????今年9月3日,萬眾期待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盛大上演。
????7月2日,空中梯隊在北京東郊的通州進行了彩排。解放軍海陸空三軍航空兵總計189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組成了建國以來最大的閱兵空中梯隊。這一規模,大大超過了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時151架的規模。
????當天,有網友在通州拍到多達10個空中方隊進行編隊訓練的照片。與2009年國慶閱兵相比,除了規模增加以外,殲-7、殲-8、轟-6H等老舊機型不見了蹤影,國產新機型比重有了顯著增加,尤其是??哲姷念A警機、電子偵察機、海上警戒機等特種支援機型,顯示了我軍空中力量對于信息化的極端重視與建設成果。
????尤為引人矚目的,是在我國大型閱兵式上首度亮相的六個新機型——殲-15、殲-10S、轟-6K、高新八號、武直-10和直-19。錢報記者邀請超級大本營軍事網站主編李小健,為讀者解說這掠過藍天的六張新面孔。
????新面孔之一:
????海軍殲-15“飛鯊”艦載戰斗機
????亮點:為固定翼戰機機群壓軸的第9梯隊,由“遼寧”號航母艦載機聯隊的5架殲-15組成,五機排成V字箭形隊列通過,還放下尾鉤以示致敬。這是中國海軍艦載機首次參與盛大閱兵式,將成為中國海軍航空力量崛起的一個標志。
????專家解讀:“遼寧”號航空母艦以及艦上搭載的殲-15,在前幾年的密集報道中,公眾已經較為熟悉了。不過,過去大家熟悉的是“黃皮”的殲-15原型機,而這次出現的是淺?;疑垦b的量產型殲-15,座艙兩側還涂有紅黃兩色色帶和五星紅旗圖案,應該是為本次閱兵而設計的專門涂裝。
????殲-15是在蘇-33和殲-11基礎上發展的重型艦載戰機。外界推測“遼寧”號的載機量僅有二三十架。但是相對更小更輕的F/A-18“大黃蜂”、米格-29K、“陣風”那樣的中型艦載機,“飛鯊”的作戰半徑更大、滯空時間更長,掛載投放重型彈藥能力更強悍,更粗的機頭也能容納直徑更大的相控陣雷達,而且更強勁的發動機也能提供更給力的發電量,支撐更大的雷達功率,增大探測距離和抗干擾能力。
????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殲-15將是中國航母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艦載戰斗機。
????新面孔之二:
????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S雙座戰機
????亮點:八一飛行表演隊八機與空警2000戰略預警機組成了箭形隊列,彩排時該梯隊只拉黑煙,估計正式閱兵時會拉彩煙。
????專家解讀:在2009年國慶閱兵時,與空警2000組隊的八一飛行表演隊駕駛的還是殲-7輕型戰機,這種老舊的二代機“魔改”在解放軍空海軍已經徹底邊緣化,接近退役。國慶60周年閱兵后,便換成了殲-10。
????八一飛行表演隊隊員飛行時間均在1000小時以上,殲-10飛行時間在300小時以上,飛行等級在一級以上,勝任超密編隊等高難課目飛行。超密集編隊指機翼間隔0.5米至1米、垂直1至2米、高度差基本為0,出現哪怕是極小的誤差,就可能導致相撞的事故。這顯示出飛行員追求卓越、密切協作的品質和精神。
????新面孔之三:
????轟-6K“戰神”戰略轟炸機
亮點:第5梯隊,9架轟-6K組成3個品字形編隊。
????專家解讀:今年3月,中國空軍轟-6K編隊首次飛越宮古海峽抵達西太平洋空域,進行跨地區軍演。
????據《漢和防務評論》推斷,轟6K的最大載油量有可能從34360公斤提升到接近40000公斤,這使得轟-6K擁有了9000公里以上的航程,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俄、英之后第四個自行研發并裝備了戰略轟炸機的國家。
????同時,轟-6K的最大載彈量從原來的9噸提高到12噸。它還采用最新電子設備和“玻璃化”座艙,采用了電傳操縱、隱身涂料。
????轟-6K可以在機翼下掛載6枚長劍-10巡航導彈,4000公里的作戰半徑加上長劍-10有2000多公里的射程,轟-6K可以威脅到第二島鏈上的關島,甚至夏威夷群島。
????新面孔之四:
????高新八號電子情報飛機
????亮點:第4梯隊似乎是海航的信息化建設成果展示,在空警200的領銜下,預警、警戒、偵察機一應俱全,后面則跟了兩隊。該梯隊里的高新八號是首次公開亮相。
????專家解讀:高新八號以運-9運輸機為運載平臺,發動機和螺旋槳都有改進,飛機鼻部增加了雷達,機身有多處天線整流罩。
????據外媒分析,高新八號電子情報飛機能夠為戰區的指揮員提供有關敵方軍事力量戰術態勢的實時信息。
????如果說預警機是空中指揮所,那么電子情報飛機就是空中的“順風耳”和“千里眼”。
????新面孔之五:
????武直-10“霹靂火”攻擊直升機
????亮點:第10梯隊被網友譽為“喪心病狂的陸航大巡游”,其中武直-10是解放軍第一種專業攻擊直升機,也是亞洲各國第一種自研的專業武裝直升機,結束了陸航長期依賴法國海豚直升機兼當武裝直升機的歷史,大大提高了陸航的航空突擊與反裝甲能力。
????專家解讀:武直-10配備一座旋轉式機炮塔,機體兩側武器短翼可掛載反坦克導彈及空空導彈,采用串列雙座式設計,在設計上與世界專業武裝直升機完全一致。2012年11月,武直-10在第九屆珠海航展中首次正式曝光。當月軍事新聞中,直-10已經正式加入現役。
????新面孔之六:
????直-19偵察武裝直升機
亮點:出現在壓軸的第10梯隊,數量眾多
????專家解讀:在各強國的陸航,都有與重型攻擊直升機搭配使用的輕型偵察直升機。在直-9W基礎上研發的武直-19,噸位較小,使用成本較低,與武直-10形成了高低搭配。由于基本結構和技術與直-9一脈相承,直-19繼承直-9便宜、皮實、耐用的優點。
????直-19采用了串列式座艙布局、四頁復合材料旋翼、函道式尾槳、外置4個武器外掛點和前三點式起落架等武裝直升機的典型特色,可以同時掛8枚紅箭-10反坦克導彈與兩個火箭彈發射巢,比武直-10更適合執行低強度的作戰機動,顯得“便宜量又足”。
上一篇:敬禮,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