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進行流程再造應考慮幾個重要因素:
????一是組織架構。新聞生產流程與媒體組織架構關系緊密。流程再造不僅是“做增量”更要“改存量”,要改變新老媒體“兩張皮”甚至新媒體業務之間也“各自為政”的局面,就必須調整原有的組織架構,打破一些部門之間的樊籬,該合并的合并,該打通的打通,根據新的統籌管理的需要來設置部門,使整個媒體集團更趨于平臺化,更利于資源的流通、共享。
????二是人力資源。隨著生產流程的變化,許多崗位的職能和要求也會發生變化。從現有情況看,媒體中傳統采編人員、單一技術人員偏多,復合型人才尤其是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體系的人才較少,這是傳統媒體轉型的一大痛點。因此,流程再造必須配備好相應的人才隊伍,培養新崗位所需的新型人才。
????三是技術條件。流程再造需要先進技術支撐,才能實現多種媒體業態協同、多任務同時運行、24小時不間斷發布。許多媒體在推進采編流程再造的同時,也在著力建設全媒體采編系統、數據中心等,為融合發展提供技術引擎。
四川日報報業集團也成立全媒體中心
蘇州日報的媒體融合工作平臺
????光明網記者:有專家指出,在“中央廚房”模式下,采編資源共享,就會使得集團內或者體系內各媒體的同質化更加嚴重,甚至消解內在的競爭力。您認為該如何解決建立“中央廚房”后,新聞資源共享和媒體個性訴求之間的矛盾?
????何煒:“中央廚房”的工作流程可概括為“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在采集階段,整個集團可以資源共享、協同作業,使新聞素材等資源的價值得到最大化利用。在編輯階段,應根據不同媒體的特點和需求生成多種不同的產品。需要指出的是,“中央廚房”并不是要由一個編輯部來包攬集團內所有“新聞成品”的生產,“廚房”分發的可能是“半成品”,不同的媒體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再加工。“中央廚房”的職能主要是加強整合協調,并為資源共享和協同作業提供一個有效平臺,在運行過程中,應避免千篇一律和同質化,保持不同媒體的個性和特色。
????光明網記者:人民日報在兩會期間試行“中央廚房”模式,兩會后,是如何讓這一新的采編流程形成常態化機制,實現傳播效果延續的?
????何煒:兩會后,在博鰲亞洲論壇、習近平主席出訪等重大報道戰役中,人民日報社也多次運行“中央廚房”機制,為下一步的融合發展積累實戰經驗。同時,抓緊建設“人民日報社全媒體平臺”項目,為采編流程再造提供所需要的軟硬件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