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城陽區特殊教育中心專業校車線路開通運行,三條線路沿途接送城陽、夏莊、惜福鎮、流亭、棘洪灘、上馬和紅島、河套8個街道的120余名學生。其中,自棘洪灘車站至教育中心的城陽特教中心西線單程行駛里程98公里,是青島目前運營里程最長、站點最多、覆蓋面最廣的專業校車線路。
????這條最長線路,在溫馨校車穿梭于城鄉各地的通達線網中只是一個普通的點。從2011年開通首批專業校車線路,到現在擁有1800部校車,躋身全國規模最大的校車運營企業,交運溫馨校車用了不到5年時間。目前,溫馨校車已開通線路3200多條,每天接送400多所學校的12萬余名學生上下學。
????交織真情,運送未來。迎朝陽出發,披晚霞回家。一部部溫馨的黃色“大鼻子”載著莘莘學子,在家與學校間穿梭,成為這座城市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從國企的社會責任出發
????目前,國內多個城市都在探索推進校車發展,但在實際運行中卻陷入尷尬。
????從運營方式上看,沒有形成統一規范的專業運營模式:有的是當地多家企業自購車輛運營,服務標準和車輛技術條件千差萬別;有的是政府出資購車,再委托企業經營。“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國內很多城市對校車都有這樣一個理念,認為校車是政府的事,政府應該出錢買車。”交運集團副總經理、溫馨校車公司總經理毛德豐說,校車購回之后承包給企業,這種方式投入很大,也讓政府有很重的負擔。這種模式下,校車運行壓力很大。
????島城首批專業校車上路時,不少人心中也存有這樣的疑問:只能運載學生的專業校車,運營時間、里程較短,卻要承擔相對較重的人員、車輛等成本費用,如何實現持續經營?
????這種疑問不無道理。“作為企業,要衡量投入與產出,要考慮市場和效益。但作為一個國有公益服務企業,必須要承擔社會責任。”在交運集團董事長劉永康看來,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交運集團有責任和義務推動校車普及,為學生提供安全舒適溫馨的交通工具。
????從國企肩負的社會責任出發,交運集團決定摸著石頭過河,大膽探索和實踐。在當時國家和青島市都沒有出臺支持政策的情況下,企業毅然自行出資,采購了20輛校車。2011年9月22日,首批專業校車上路,分別發往青島實驗小學和大學路小學。當時,在市實驗小學就讀的五年級小學生陳俊逸有幸成為首批專業校車的第一批小乘客。第一次登上校車,他忍不住左看右看。 (下轉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不只乘車學生,第一次見到專業校車的學生家長也非常興奮。“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事件,讓孩子坐校車上學是我們家長多年的心愿”。有的家長還專門拿相機給孩子在校車前拍照留念,有些家長甚至一路開車尾隨校車至學校。
????最多時一個月100多輛校車投入運行
????2012年和2013年是校車加速發展、高效推進的關鍵年。連續兩年,政府都將亟需校車的農村地區列入財政補貼計劃,農村校車工程成為市政府重點推進的年度“市辦實事”。
????“抓住這一政策紅利,在市區開通試點線路的基礎上,從2012年起,交運溫馨校車拉開了農村專業校車快速推進的序幕。”毛德豐介紹,以市區校車為起點,根據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農村校車發展需求情況,溫馨校車以近郊社區、區市郊區、經濟新區、偏遠山區和農村地區等為重點區域,點面結合,快速布局。
????當年5月,交運溫馨校車在城陽區北部及夏莊、惜福鎮街道開通64條專業校車線路,首次開進了農村社區和山區。隨后,便以讓人驚詫的“加速度”相繼開進了膠州、萊西、平度、黃島、嶗山等區市,最多時一個月有100多輛校車投入運行,這在中國道路運輸和校車發展歷史上都是空前的。到2013年初,交運溫馨校車實現了青島六區四市的全域覆蓋,形成了“市區校車、社區校車、郊區校車、新區校車、山區校車和農村校車”六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其中,農村校車已達1500部。
????隨著校車規模不斷壯大,市教育、財政、安監、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門開始探討總結青島校車發展模式。在對國內城市校車發展現狀多次調研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青島校車運營模式——“政府主導、企業運營、部門監管、規范管理”,即政府主導項目目標和統籌推進,交運集團購置車輛實施運營,教育部門監管車輛分配運行,安監、交警等部門實施安全監督,財政定向(乘車學生)補貼。
????校車安全牽動著家長和社會的心弦。溫馨校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對駕駛員實施嚴格的準入制度,在校車上配備了應急窗口自爆系統、后置逃生門、外置停車警鈴等超越國家標準的交運專屬定制安全裝置。同時,依托先進的電子信息系統,通過“藍狐”智能管理系統和定位導航平臺全面監控車輛和控制車速,最大化地保障學生安全。
????為更好地加強現場管理,確保服務標準統一規范,交運溫馨校車公司陸續設立了12個分公司,就近成立校車調度中心,負責溫馨校車的日常經營和現場管理,形成了公司(總部)—分公司(區、市)—調度中心(街道、鄉鎮)—班組(學校、社區)—車組(線路)的五級管理體系。“校車具有散點經營的特點,這種‘屬地化、網格化、層級化、標準化’的管理架構契合實際,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有助于為學子提供更好的服務。”毛德豐表示。
????如今,這一獨創的“青島模式”已享譽全國,成為國內校車企業爭相效仿觀摩的標桿。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百余個參觀或考察團來青島考察學習。“怪不得青島的校車發展這么快,管理這么安全,根源是你們的模式好,我們一定好好學習。”在交運溫馨校車考察時,河南省許昌萬里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立干曾發出這樣的感慨。
????培育校車文化,打造“第二課堂”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校車和長途車、公交車一樣,只是一種簡單的交通工具。但在交運溫馨校車,校車不單單是簡單的運輸工具,而是可以成為兼具文化教育、美德培養等多個育人功能的“第二課堂”。
????“一邊連著家庭,一邊連著學校。小小的校車車廂其實肩負著很大的責任。”交運溫馨校車公司黨委書記賀業榮表示,基于這一認知,溫馨校車提出了“學生溫馨的港灣,家長放心的課堂”的理念,通過打造“主題車廂—流動講堂—書香校車”為主線的校車文化,將車廂變為青少年校外教育新基地和學生的文化體驗課堂。
????“最初,交運溫馨校車只是提出簡單的車廂主題概念,制作敬老孝道、節約資源、音樂知識等小貼士張貼在車廂內,學生們也把自己喜歡的圖畫、圖片、裝飾物安置在車廂內、座位旁。”賀業榮告訴記者,漸漸地,經過專業培訓的隨車照管員便利用上學或放學途中的幾十分鐘時間,為學生介紹課堂外的知識。遇有傳統文化、民間習俗以及環保、消防、普法教育等主題日,車廂內還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讓車廂成為延伸的課堂。
????2015年,溫馨校車在車廂內啟動“青少年流動書香”活動,在車廂內增設圖書角,提供內容健康的圖書供乘車學生借閱。因為溫馨校車絕大多數服務于農村地區,“青少年流動書香”活動為乘車學生開辟了新的閱讀渠道,贏得學子一致好評。
????加快市場化步伐,轉型個性化定制
????目前,島城專業校車發展已進入平穩期。與此同時,從今年1月起,《青島市校車安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管理辦法帶來了更為嚴格的市場準入條件,更嚴格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更為精細的服務標準。而這些,正是交運溫馨校車的優勢所在。”毛德豐認為,隨著管理辦法的實施,黑校車和社會校車將逐漸減少,專業校車市場將更加規范,溫馨校車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保障骨干運力服務農村專業校車市場的基礎上,我們將加快推進市場化步伐。憑借品牌力量和管理優勢進一步整合、拓展私立學校及國際化學校的校車服務市場。”提及今后發展目標,毛德豐表示,下一步,將在個性化定制方面拓展更大的市場空間。
????“目前,我們已為青島二十六中、青島嘉峪關小學、青島大樹語言藝術培訓學校等多所學校開通了近90條定制校車線路,這說明市區定制校車服務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毛德豐說,下一步,將充分利用定制校車網絡服務平臺,針對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國際學校、特教學校和教育機構全面推出個性化定制服務,按照“一校一模式、一線一模式、一車一模式”的靈活機制,做到“如有需求,必有所為”,以滿足不同群體的定制需求。此外,還將適時跟進市區外遷重點高中校車服務業務,將學生校車的服務領域從幼兒園、小學、初中拓展到高中。
????“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坐上專業校車,讓他們的上學和放學之路更加安全、舒適、溫馨!”展望未來,毛德豐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