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真是攤上好事兒了。”51歲的宋慧珍家住即墨市靈山鎮劉家旺疃村,由于一只眼睛不太好干不了重活,家里日子一直過得很緊巴。上個月開始,宋慧珍在村里開了一家愛心超市,低價售賣即墨國際商貿城提供的服裝,一個月下來有七八百元收入。宋慧珍家除了老兩口還有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相比從前,這筆收入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平。
????這是即墨市在精準扶貧方面的新舉措。根據宋慧珍家的情況,靈山鎮決定將第一家愛心超市交給她運營。這家愛心超市不大,只有十幾平方米,由政府出錢租賃,里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服裝,便宜的兒童短褲只要五塊錢一件,貴的也不過十幾塊。“剛開門那幾天不行,這幾天知道的人慢慢多了,買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晚上跳廣場舞的人也過來買。”宋慧珍告訴記者,超市5月2日開始營業,目前已經賣了近200件服裝,收入超過了一千元。
????“服裝是即墨國際商貿城提供的,她只管賣,算是無成本經營。”靈山鎮扶貧辦主任李偉杰介紹,目前宋慧珍售賣的首批服裝共有400件,是免費提供給她的,賣出多少錢就賺多少。以后,宋慧珍可以自己去商貿城挑衣服回來賣,每件衣服返給商貿城5元,剩下的都進自己的腰包。“這些衣裳樣式挺新而且便宜,集上也沒有這么便宜的。”宋慧珍對超市發展信心十足。據悉,宋慧珍的愛心超市是第一個試點,顯現效果后,靈山鎮將把這種扶貧方式推廣到鎮里的3個經濟薄弱村和2個貧困村。
????李偉杰介紹,通過摸底,靈山鎮共確定貧困人口201戶499人,根據貧困戶的不同實際,按照“一戶一法”原則,目前已為134戶貧困戶制定幫扶方案。大稻池村有進行臘桿工藝制作的傳統,一年臘桿制品銷售額五六百萬元,但是原材料不夠用,最遠跑到過東營進行收購。為幫助3戶4人貧困人口脫貧,村里對貧困戶實行了土地入股種臘桿,村里直接收購的方式。我們這里的地包給別人種糧食一年也就一百多塊錢,入股合作社種臘桿以后每畝地的收入能到七八百,此外村里還優先安排貧困戶到合作社打工。”大稻池村支部書記國世波介紹。74歲的徐秀美身體不好經常住院,村里將她的兩畝土地入股種植合作社,這樣徐秀美每年可以收到分紅兩千元,加上三千元的扶貧基金救助,她吃藥住院的費用將基本得到解決。
????除了立足村情進行項目幫扶,立足村莊特點進行產業幫扶,靈山鎮還成立了慈善扶貧救助中心,對貧困人口實行生活幫扶。靈山鎮慈善扶貧救助中心內,分門別類地擺放了衣物、鞋襪、電風扇、吸頂燈等各種生活用品,貧困居民可以根據家里的情況各取所需。“這些物品都是無償捐贈的。我們每季度發一次愛心卡,居民可以憑卡片到救助中心領取衣物和生活用品,衣服可以每人拿一件,物品每戶可以拿一樣。”李偉杰介紹,救助中心以前主要針對低保、五保等人群,今年開始將貧苦人口納入,目前已為貧困家庭及個人發放衣物1.5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