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6)》指出,青島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總體滿意度在參與調查的全國19個重點大城市中位居第一,其中,在小學、初中實行劃片就近入學滿意度方面位列第一,在校際差異方面位列第二。
????萊西市院上鎮武備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以前,大部分校舍建于上世紀80年代,半數校舍為D級危房需拆除重建,三分之一校舍為B、C級需抗震加固,課桌椅也都是上世紀的。新學期里,308名學生也迎來新變化——身處修葺一新的校舍中,坐在可升降的課桌椅旁,聽課的感覺都和以前不一樣。記者了解到,從2014年開始,我市各級政府加大對學校的資金投入,徹底消除了危房,還新建了廁所,更新了師生課桌椅。近年來,青島市堅持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擺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薄弱學校和薄弱環節,令許多像武備小學這樣的學校舊貌換新顏,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在中小學“硬件”升級方面,青島市以新建居民區和農村新型社區學校規劃建設為重點,積極適應城鎮化推進、新功能區建設和計劃生育、戶籍制度改革等新形勢,加強學校規劃建設。《青島市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 (2014-2020年)》出臺并規劃新開工建設義務教育學校325所,讓更多學生在家門口上好學。
????我市還大力推進中小學標準化、現代化學校建設,2008年起在全省率先實施標準化建設工程,到2012年底,市本級安排約16億元用于改造校舍和更新教育設施等,全市普通中小學均達到省定辦學條件標準。2012年起,以提升學校裝備現代化水平和內涵發展水平為重點,青島市普通中小學現代化學校建設啟動,截至2015年,全市87%的中小學達到市定現代化學校標準。
????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一直是青島市中小學建設的“重頭戲”。我市堅持在資源配置上向農村傾斜,建立農村薄弱學校建設扶持機制。2008年至2013年,市級財政重點支持5個農村市(區)改造近 600所農村薄弱中小學;2014年至2015年,市級財政扶持15個欠發達鎮中小學改造12.5萬平方米校舍,更新4.6萬余套課桌椅。2015年開始,市教育局等7部門聯合印發實施《關于全面改善我市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的實施意見》,著力打造“全面改薄”升級版。2016年,市級財政重點支持四市一區改造100所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并納入年度市辦實事。
????與此同時,我市教育均衡發展注重“軟件”升級。一方面,青島市加快辦學模式改革擴大優質教育資源。2014年開始,名校辦分校、委托管理、集團化辦學、高校或科研院校輻射中小學、學區制管理等辦學模式改革在青島次第展開,采取名校+新校、強校+弱校、城區學校+農村學校、中小學+高校、民辦學校+公辦學校等合作形式,推動校際間優質課程、教師資源和管理模式共享。目前,青島市已經有三批共30所優質中小學與包括平度、萊西的鎮村中小學等35所新建和發展中學校進行跨區域合作辦學,全市一半以上的中小學參與辦學模式改革試點,受益學生數占義務教育學生總數的50%。
????另一方面,我市還加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補充交流工作力度,讓均衡教育從均衡師資開始。青島市今年啟動鄉村學校緊缺學科教師補充工程,計劃到2017年為鄉村中小學配備1400余名音、體、美等學科專任教師。青島市加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尤其是優秀校長、教師在“縣域”內的統籌調配力度,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僅2015年一年,青島市校長和教師交流輪崗、骨干教師比例分別為 36.7%、16.3%、32.8%,分別比2014年增長14個、4個、6個百分點。
????均衡發展是青島教育的不懈追求。我市正在研究制定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統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意見,按照城鄉統籌治理、全力扶弱擴優、全域一體發展的原則,統籌新老城區公共服務資源均衡配置,一個布局合理、資源充足、公平普惠、質量優良的義務教育發展新格局將會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