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記者昨從市科技局獎勵辦了解到,我市2009年、2014年連續承擔兩期“國家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試點城市”,在國內率先搭建標準體系。
????近日,市科技局、市質監局聯合發布《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規范》,對我市改革試點經驗進行了總結和凝練,這是科技部自去年11月正式取消科技成果鑒定后,國內首個出臺的科技成果評價地方服務業標準規范,為國家制定技術轉移服務標準和推行科技成果市場化評價提供了經驗。
????據了解,科技成果評判最初的模式,是邀請專家團來“打分”,但這種方式存在繁瑣、不夠標準等較多缺點。自2009年科技部開展科技成果評價改革以來,我市2009年、2014年連續承擔兩期改革試點,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簡政放權,取得良好成效。目前,我市作為兩期試點的唯一計劃單列市,在全國率先建立起政府、行業、評價機構和評估師“四位一體”的科技成果評價工作體系。
????2014年12月,由市科技局組織實施了青島市第一批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機構認定工作,28家社會化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機構獲批,打破了以往由少數事業編制評價機構壟斷的格局,實現科技成果評價的全面市場化。
????2015年以來,在技術交易市場和科技金融等領域全面開展市場化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技術轉移機構在推薦科技成果掛牌交易業務中,引入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由持證上崗的科技成果評價師,對掛牌交易的科技成果開展標準化評價。
????我市根據科技成果行政管理、科技成果過程管理以及科技成果交易對科技成果評價三大類、九小類的分類需求,按科技成果不同行業和領域,在生物技術、新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17個專業領域,建設分行業和領域的評價標準體系。截至2016年底,我市共培育社會化綜合類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機構30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專業領域評價機構7家,科技評估師129名,備案各技術領域專家1043人,共完成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項目1160項。(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