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勞模管益輝
青島新聞網5月8日訊(記者 于泓)與行業大咖面對面交流是種什么樣的體驗?5月7日下午,青島工貿學校勞模工匠進校園暨第十三屆校技能節啟動,作為特邀嘉賓,中國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軸箱體柔性加工生產線項目負責人、中車勞模管益輝師傅走進校園,為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工匠精神”課!
27年一心專業 工匠事跡感動師生
“當你一心一意專注于某一件事的時候,你的的工藝或者手藝必定是精湛的。”在分享環節,管益輝師傅樸實的分享贏得了師生的一片掌聲。今年是管益輝師傅參加工作的第27個年頭,在職業生涯中,管師傅先后考取了銑床、加工中心兩個工種的技師和高級技師的職業技能證書,被單位領導同事稱為“雙料技師”。
同時作為青島市首席技師、青島市拔尖人才、青島市工人先鋒、中車資深專家、中車“管益輝資深技能專家工作室”、中車“模范技能人才工作室”的主持人,管益輝參與了動車組、城軌地鐵等各種車型軸箱體數控加工和創新優化工作,共計完成29種產品。
由管師傅主持的《高速動車組軸箱體先進加工技術與應用》項目入圍中華全國總工會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工人農民技術創新組)前3名,并推薦至科技部進行最終評選。
管益輝:“我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幫助到同學們,讓孩子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專業?!?/p>
近年來,由管師傅創造的《軸箱體同軸度檢測法》、《軸箱體裝夾先進操作法》獲中國南車先進操作法,完成公司級解決生產技術難題、提質增效、QC攻關及改善提案31項,主持公司技師工作站攻關課題獲一等獎5項?,F已獲得3項授權發明專利和5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受理的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表論文9篇,而管師傅取得的成績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鼓舞,“心在一藝,其藝必工,一心在一職,其職必舉”!
青島工貿學校副校長于萬成
“讓工匠精神真正進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strong>
“當下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時期,學校希望通過這種工匠進校園的形式,讓同學們認識到勞動的光榮以及專業技能的可貴之處?!弊鳛榍鄭u工貿學校副校長,同時也是教育部萬人計劃成員、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數控大賽專家組成員、山東省特級教師、青島市機械數控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于萬成向記者介紹了學校把工匠精神引入學生德育的創新做法。
在于萬成看來,同學們學習工匠精神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應該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去,目前,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大國重器”的生力軍,中職學校要和學生一起不斷提高技能水平,提高技能學習的質量,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力爭取得學生技能提高和專業建設發展的新成績,為中國制造2025選拔更多人才。
2017年青島市職業技能大賽數控銑職工組狀元秦似杰老師輔導學生2014級趙澤(初中城陽11中學)獲學生組狀元
亮相技能大賽 拿下12枚金牌
作為老牌工科強校、市教育局局屬學校青島工貿職業學校始建于1965年,現開設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廣告設計與制作、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機電產品檢測技術、鐵道運輸管理等6個中高職專業,分為五年制貫通大專、三二連讀大專和職業中專三種學制,現有在校生1300余人。
學校作為首批國家數控技術緊缺人才培訓基地,是全國機械行業智能制造技術應用中心和全國機械行業精密檢測校企協同創新中心,2016年4月,學校被確立為全國機械職業院校師資培訓中心,全國僅8所中職學校有此資質。學校是教育部中德DMG MS職業教育數控專業領域校企合作項目的全國20所中職學校之一,是山東省技師、高級技師“金藍領”培訓基地。
2016年以來,青島工貿職業學校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9項國家級技能大賽中,先后在機械裝配技術、數控綜合加工、計算機平面設計等8個賽項中取得12金7銀2銅的優異成績。
2015級孫勝利(初中萊西實驗中學)獲得2017年全國大賽機械裝配技術項目金牌
同時,學校作為青島市首批五年制大專貫通培養試點單位,與國家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在數控技術和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中,聯合開展五年一體化人才培養。2018年,學校又攜手省內另一所國家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威海職業學院,開設廣告設計與制作、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2個專業。根據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等共同發布的《2018年中國高職院校競爭力排行榜》,全國1386所高職院校中,威海職業學院排名全國第16名,山東省第3名;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排名全國第30名,山東省第4名,兩所高校的辦學實力綜合評價均為最高等級5星。
學校以“弘揚工匠精神,成就職業理想”為育人理念,要求每一個學生能夠專注自己的技術領域,精益求精。面向優質企業開展訂單就業是我校的傳統優勢,2018年招生中,學校繼續與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博世汽車柴油系統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青島海通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濟南鐵路局青島客運段等4家企業設立“招生實習就業一體化訂單班”,與企業共同開展精準定位的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