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相約上合⑨】青島:擔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2018-05-28 14:34 來源:青島日報
分享到:

加快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開啟波瀾壯闊的動能轉換之旅

青島:擔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城市發展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GDP突破萬億大關,無疑是青島城市發展史上極為緊要的一步。2016年,青島GDP突破萬億元,成為山東首個、中國北方第三個“萬億之城”,2017年,又一舉突破1.1萬億元。這在青島城市發展史上極具里程碑意義。

這是量的突破,更是質的升華——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實體經濟根基越來越牢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經濟發展結構更趨合理,內生活力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明確要求,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一戰略為青島實現新的跨越指明了方向。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傅學軍 攝 

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在實現著人們夢想的同時,拓展著經濟發展的“視界”。

海洋科技是發展藍色經濟、建設海洋強國的智力支撐。一個多月前,搭載4500米級無人無纜“海龍三號”潛水器的“大洋一號”從青島起航執行2018年綜合海試任務。“此次海試及試驗性應用將進一步夯實我國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的技術基礎,提升我國國際海域資源勘查水平,助推深海科學研究發展。”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副主任李波表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緊緊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努力建設活力青島,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創新是全方位的,不是哪一個方面、哪一個領域、哪一個部門的創新。青島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產業創新為主導,以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開放創新、文化創新、金融創新為重點的一攬子創新行動。

在創新驅動戰略引領下,一大批“國字號”試點、試驗、示范項目紛紛花落青島,其中包括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國家首批知識產權示范城市、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城市、國家城鄉居民增收綜合配套政策試點、全國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高速列車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這些項目不僅給青島帶來了“金字招牌”的榮耀、政策惠顧的優勢以及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更顯示出青島積極承擔國家層面先行先試創新使命的實力與擔當,給城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和強大后勁。

毫無疑問,創新的主體是企業。青島著力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大力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激發和釋放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加快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在青島,無論是“老字號”企業還是“新生代”企業,無不將創新置于首位,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工藝流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實現了“穿新鞋、走新路”。

結構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轉方式調結構。萬億之城的背后是對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是對資源配置效率的不斷提高。

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也是萬億之城的根基。經濟結構優不優,關鍵是看實體經濟強不強,特別是制造業強不強。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淀,青島已構建起門類齊全、規模龐大的制造業體系,成就了青島制造業名城和品牌之都的閃耀光環。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咬定實體經濟不放松,使青島制造業在實踐“中國制造2025”的過程中先行一步,呈現服務化、藍色化、國際化、智能化、集群化五大升級發展趨勢,實體經濟的本錢越來越厚實,經濟轉型發展的根基越來越牢固。

優化資源配置,必須調整產業布局。青島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老城區企業“大遷徙”。這不是簡單的空間位移,而是一場旨在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轉型發展、加強環境保護、提升城市功能的自我變革。輾轉騰挪間實現鳳凰涅槃。截至去年底,青島129戶規劃內搬遷企業中,已關停的搬遷企業達125戶。經此一役,青島老城區面貌煥然一新,企業煥發生機,產業布局更趨合理。2017年,全市三次產業比例為3.4:41.2:55.4,服務業成為推動我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貢獻率為59%,超過工業、建筑業等其他行業之和。

在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的同時,青島的投資結構、消費結構、出口結構也持續向好。

投資是萬億之城的有力推手。青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連年以千億級的增量進階。2017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777.1億元,增長7.4%;其中,第三產業投資增速高達22.5%,高技術投資增長15.5%,全市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701個,完成投資1984億元,增長29%。投資量質齊升,為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消費肩負著拉動經濟增長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雙重責任。青島實施內外貿融合發展,推動商業模式轉型升級,加快商貿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跨境電商服務試點,積極擴內需、促消費。2017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541.0億元,消費需求不斷得到釋放,市場活力不斷得到提升。

對于一個因海而生、因貿而興的城市來講,出口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無需贅述。無論國際環境如何風云詭譎,青島始終一門心思做好自己。青島著力推進現代國際貿易運行新體系新機制建設,在鞏固傳統發展優勢的基礎上,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積極推動貨物出口穩定增長。2017年,全市實現外貿貨物出口總額3031.8億元,增長7.5%。尤其值得欣喜的是,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到241.3億元,增速高達101.1%。

動能轉換,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蓄積

邁向高質量發展必須突破既有的路徑依賴,加快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為推進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青島展開了一場壯闊的“制造業變革”——在國內率先實施“互聯網+”戰略,依托國家“智慧城市”技術和標準試點城市、國家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城市等優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全力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打造青島經濟升級版。

擁抱互聯網,青島企業當仁不讓。以海爾、海信、酷特智能、賽輪金宇、雙星等一批先鋒企業為先導,青島制造圍繞互聯網工業的智能制造這一關鍵環節,展開了轉型升級的全面探索。越來越多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開發應用智能制造技術和裝備,實施流程制造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工程,探索智能制造生產方式。

在青島,智能制造已經蔚然成風。海爾的互聯工廠、雙星的工業4.0生態圈、青啤的流程制造自動化生產線、中車青島四方股份的設計裝配與試驗驗證仿真一體化平臺,青特、德盛機械的離散制造數字化車間,賽輪金宇、森麒麟的輪胎智能工廠,特來電的電動汽車群智能充電服務……短短幾年間,“互聯網+”戰略為青島制造注入互聯網基因、厚植下互聯網思維,讓創新源泉不斷噴涌,讓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風生水起,讓青島制造加速邁向青島智造、青島創造,為青島激活傳統產業、搶占新興業態制高點找到了最佳路徑,為實體經濟新一輪振興打下了深厚根基。

眼下,一場更為波瀾壯闊的新舊動能轉換旅程業已開啟。

2018年1月3日,國務院批復《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青島被明確定位為引領試驗區建設的“三核”之一,被賦予“形成東部地區轉型發展增長極”的國家使命。這一“大事件”開啟了青島新的發展機遇期,令人振奮,催人奮進。

4月20日,青島宣布設立30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以政府出資引導帶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重點領域。此舉無疑將成為青島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推手。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的重大歷史性機遇面前,青島正積極搶抓機遇、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努力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當好排頭兵、驅動器、示范區,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沈俊霖)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小金县| 化州市| 桓台县| 厦门市| 普安县| 彭山县| 苏尼特右旗| 鄱阳县| 山东省| 阳高县| 阳原县| 静宁县| 广灵县| 班戈县| 扎鲁特旗| 赤壁市| 镇远县| 日土县| 秦皇岛市| 广平县| 松原市| 兖州市| 黎平县| 镇巴县| 宁蒗| 东乡| 尚志市| 明溪县| 哈尔滨市| 屏南县| 大田县| 大洼县| 额尔古纳市| 宿松县| 溧阳市| 葫芦岛市| 梅州市| 栖霞市| 方山县|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