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構建“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建設新格局
青島,創新書寫“絲路故事”
中車四方股份建設的新加坡地鐵項目廣受當地好評。
一個城市要持續發展,必須在歷史演進的邏輯中順勢而為,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借勢而上。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視野宏闊、思想深邃,體現了傳承古今、面向未來的戰略眼光,體現了連接內外、開放共贏的高層思維,體現了互利合作、共建共享的行動邏輯,賦予“絲綢之路”以豐富的時代內涵,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力。“一帶一路”倡議為深植開放基因的青島打開了全新的“機遇之窗”。青島充分發揮“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的雙定位優勢,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改革,以加速產業轉移帶動結構升級,以擴大經貿合作帶動開放升級,以推進海上合作帶動藍色經濟升級,全力構建“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建設新格局。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步伐加快、層次加深,青島對外經貿水平不斷提升,對外交往能力不斷增強,企業跨國經營局面不斷改善,城市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2017年,全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達到2485.27億元、增長11.2%、占比上升至49.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額21.9億美元,同比增長14%,占全市比重達到34.06%。
“一帶一路”的不斷延伸,為深化青島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家經貿往來提供了絕佳契機。據統計,2017年,青島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家貿易進出口實現46億美元,同比增長9.8%。截至2017年底,上合組織成員國家累計在青投資項目162個,實際到賬外資1.1億美元。青島累計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家投資設立74個項目,中方投資總額5.39億美元。
上合峰會,舉世矚目。青青之島,郁郁蔥蔥。推開這扇“機遇之門”,青島正積極創建中國首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探索與上合組織國家經貿合作模式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經驗做法,全力打造面向上合組織國家的對外開放新高地,創新融入“一帶一路”,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邁進。
沿著這條路,青島用“絲路對話”搭建通商平臺
經貿往來是“一帶一路”的基石。主動伸出友誼之手、用心講述“青島故事”、推廣城市品牌、共享發展商機……青島用一場場“絲路對話”搭建起與世界合作的新平臺。
迄今,青島先后在“一帶一路”沿線歐亞非洲30個國家舉辦40余場以“通商青島新絲路、經濟合作新伙伴”為主題的“絲路對話”經貿活動,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有效搭建了境內外政企間雙向對話投資合作平臺。
全新的路徑,需要全新的布局。青島著力完善優化全球經貿合作戰略布局,推動與世界上75個城市(省、州、商務機構)建立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同時,在新加坡、韓國、美國、德國、日本、以色列、中國香港建成7個青島工商中心,編織起一張廣闊且縝密、暢通且高效的全球合作網絡,有效提高了青島作為“一帶一路”雙定位城市的知名度,切實推動了青島與沿線國家的經貿交流與合作。
經過多年耕耘,青島與沿線國家和地區一起,澆灌出合作互助之花,培育出互利共贏之果?!耙粠б宦贰毖鼐€已經成為青島最為重要的進出口市場和境外投資地。
沿著這條路,青島靠“企業揚帆”拓展空間
多年來,青島積極探索企業“走出去”路徑,“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絕佳機遇。
在融入“一帶一路”過程中,廣大企業充分運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巧妙參與國際分工,深挖“一帶一路”富礦。它們在開辟自身生存空間的同時,輸出了打著鮮明青島印記的資本、人才、技術,成為青島國際化的先鋒。
馬來西亞吉打州地處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出???、海上絲綢之路的要沖,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一家來自青島的民營企業——魯海豐,正致力于在這里建設占地25平方公里,集漁業商業碼頭、交易市場、冷藏基地、水產品加工基地、補給整備基地、配套商業行政辦公、住宿培訓休閑服務等于一體的國際化遠洋漁業基地。目前,全市共有10家遠洋漁業企業與12個國家建立遠洋漁業合作項目,其中在緬甸、剛果(布)、幾內亞比紹、塞內加爾、馬來西亞等地建設了海外綜合性遠洋漁業基地。
青島建筑企業深耕海外市場多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初步形成了南亞、西亞、東南亞三大運營區域的戰略格局。青建集團是青島企業“走出去”的“急先鋒”,迄今承攬海外工程項目已有30多年的歷史,在“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一枝獨秀不是春。依托青建集團海外發展優勢,青島創新實施“青建+”模式,以其海外布局為主體,重點推廣“青建+國際市場”“青建+重點項目”“青建+產業金融”“青建+現代服務”等新的“走出去”發展模式,加強與相關企業緊密合作,抱團開拓國際市場,共同打造“一帶一路”資金平臺、貿易平臺和對外承包平臺。截至目前,“青建+”模式共計為1500家企業提供各類服務,帶領近50家企業開啟國際業務。
沿著這條路,青島用“園區集聚”另辟蹊徑
長期以來,廣大走出去企業各自為戰,難以形成聚合效應,抗風險能力不強。在融入“一帶一路”過程中,青島以園區為載體,開拓走出去新路徑,不僅使青島優勢產業在海外形成集聚效應,還大大降低了青島企業“走出去”的風險與成本。
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區便是青島融入“一帶一路”、擴大與上合組織成員經貿往來的創新之舉。從誕生之初,這一園區就打上了開放與包容的深深烙印。2015年8月,上海合作組織實業家委員會與青島簽署《共建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區戰略合作備忘錄》。此舉很快進入國家視野,商務部先后三次復函青島,就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區建設發展作出明確指示。不同于傳統產業園區,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區突破傳統單向招商引資“單體園區”模式,通過多雙邊區域雙向投資貿易合作推進跨境發展模式,面向上合組織相關國家共商共建、實現共享共贏。這一模式契合了“一帶一路”的精神內涵,推動了國際雙向投資貿易合作,促進了國際貿易與產業投資合作,實現了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融合發展。
這一令人耳目一新的“青島模式”引發普遍關注。目前,境內的膠州先導區已經吸引中外運、青島華通等總投資238億元的21個項目集中簽約落戶,同時,一批境外重點產能合作項目順利推進。如今的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區輻射范圍已經從最初的上合組織國家,逐步拓展到了歐洲、亞洲、非洲、拉美和葡語系國家,初步形成了“面向歐亞、對接日韓、輻射亞太、拓展拉非”的全球開放格局。
率先而為,乘勢而上。基于的良好合作基礎,眼下,青島正在謀求與上合組織國家更為廣闊的合作前景——創建中國首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沿著這一目標,青島正積極對接上合組織等國際多雙邊經貿合作機制,以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為主體,打造成為上合組織國家面向日韓和亞太市場的“出??凇薄⑷枕n商品面向中亞和歐洲市場的國際海鐵聯運貿易物流綜合樞紐,打造成為服務“一帶一路”的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面向上合組織國家的對外開放新高地。
沿著這條路,青島以“改革創新”通達世界
政策溝通、設施聯通,方可貿易暢通、民心相通。青島以“一帶一路”為契機,手持“改革利劍”,披荊斬棘,深化改革,大膽創新,暢通絲路。
2017年5月12日,青島海關與西安海關、山東檢驗檢疫局與陜西檢驗檢疫局、青島港與西安國際港務區分別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區域物流供應鏈一體化,大力推進港港聯動和多式聯運業務發展,加密開行往返班列,把港口功能向西延伸,打造內陸最便捷的東方“出??凇?,把中歐班列開到海邊,開通青島向西開放的“黃金通道”。
此前,青島海關牽頭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覆蓋山東、陜西、新疆等9省區內10個海關,形成了“十關如一關”的通關新格局,鋪設了一條貫穿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通關高速路”,搭建了企業從青島進出境的“低成本、高效率”大通道,極大地提升了青島港口的腹地競爭新優勢,為青島外向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變則通,通則久?!耙粠б宦贰北旧砭褪且粭l創新之路。青島改革既有管理模式,創新實施以備案制為主的海外投資管理模式,以“鼓勵發展+負面清單”模式引導和規范企業境外投資方向,建立了商務、發改、外匯管理三部門境外投資重點項目聯審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了全市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強勁合力。
沿著這條路,青島以“文明互鑒”增進友誼
“一帶一路”不僅是商旅貿易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共生之路。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青島抓住“一帶一路”契機,與沿線國家民眾加強交流、增進理解,講好“青島故事”,與不同文化和文明加強對話、交流互鑒,不斷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極大豐富了“國相近、民相親”的絲路內涵,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現代文化的創新。
與“一帶一路”悠久的歷史淵源、精彩的歷史故事,成為青島和“一帶一路”交流互鑒的紐帶。1600多年前,東晉高僧法顯,經陸上絲綢之路,穿越位于今河西走廊和新疆的9國,赴古印度尋求真經。10年后,他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最終北上登陸青島,歸國后寫成《佛國記》,留下了關于絲綢之路的珍貴歷史印記。2016年6月11日,根據這段歷史創作的史詩舞劇《法顯》在北京中國劇院首演,盛況空前。法顯,這位舍身求法、矢志不渝、勇于圓夢的大德高僧,成為一盞引導青島駛向“一帶一路”偉大航線的不滅明燈。
眼下,這樣的跨文化交流在青島精彩紛呈。亞太經合組織第二次高官會及貿易部長會議、二十國集團民間社會會議(C20)、世界休閑體育大會、“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即將舉行的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涉外活動在青舉辦,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人士走進青島,感受這里非同一般的魅力與活力。
繼往開來,逐夢前行。遵循“一帶一路”倡議的宏大指引,緊抓上合峰會的難得機遇,青島篤定前行,正在書寫著率先發展、走在前列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