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老字號是城市文化的象征,不僅是品牌,更是一座城市的溫度。她們承載著獨特的技藝和精深的文化,更承載著城市變遷的歷史和老百姓心中美好的記憶。青島市老字號企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島城擁有“中華老字號”企業19家,“山東老字號”企業18家。新時代,不少“老字號”以新舊動能轉換為契機,應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發展新產業,推動企業脫胎換骨、迸發活力。近日,在青島市老字號企業協會的推動下,本網特推出《老字號新品牌》系列報道,帶您細數那些老字號的“前世今生”,解讀他們“老樹發新芽”的故事。本期,共同走進利群集團,看80多年老商超如何遍地開花。
視頻專訪
說起利群,你腦海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是你經常光顧的那家商廈,是去年4月A股上市的那家公司,還是今年5月并購樂天、邁向全國規模化擴張新征程的那個集團?亦或,其實她是一家有著85年發展歷史的“中華老字號”。這家上世紀30年代誕生于青島臺東三路的商超老字號,見證了中國商業發展歷程,也經歷了現代零售業的改革變遷。
“小商鋪”聚成“百貨商店”
20世紀30年代初,在以臺東三路為核心,與人和路、長興路相接形成十字形的街面上,陸續聚集了40多家大小商鋪,盡管絕大多數店面都低矮而狹小,但臺東三路商業街自此已初具規模。
那時候,福興祥和德源泰只是臺東三路上名不見經傳的小商鋪,店面十分狹窄,國內光線暗淡,掌柜和伙計加起來只有五六人。起初他們只經營些小雜貨,后來逐漸地擴大經營范圍,增加了日用百貨、綢布之類商品。30年代后期,德源泰老板拿出全部積蓄,在原店鋪上加高一層,樓上住人,樓下開店。雖然只有100多平米,但是店鋪位置好,在當地商鋪中頗有名氣。此后,福興祥和德源泰等一些店鋪的生意,都經歷了40年代的短暫沒落。
到新中國成立以后,政府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在1956年的公私合營浪潮中,臺東三路商業街上的名德、萬象、天興三家百貨店和裕龍、三星、永豐、福興泰、益聚德五家綢布店并入德源泰;瑞城書局、永昌書局、大光明眼鏡店并入福興祥,使德源泰和福興祥兩家店都得到了一定的擴張。
1964年,青島商業主管部門將福興祥與德源泰合并,正式冠名為“利群百貨商店”,又將臺東三路商業街上的永信布店以及周圍的一些小商鋪劃歸利群,基本形成了利群百貨商店的雛形。商業資源的“整合”,讓利群百貨商店變成國有商業企業,經營面積擴大到近1000平方米。等到1988年,利群百貨商店就改制成為青島利群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山東省商業首家股份制試點企業。
建商廈“重新創業”
“1992年是讓利群人難忘的一年。”青島利群商廈總經理紀淑珍回憶,當時改革開放的號角再一次響徹中國大地,這種激情澎湃的時代背景下,現利群集團董事局主席、利群商業集團董事長徐恭藻在任職后的第十二天,就在領導班子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建造利群人自己的商業大廈——利群商廈!”伴隨著擲地有聲的話語,利群踏上改革的征途。
紀淑珍回憶,當時,面對缺少兩億多元建設資金的問題,徐恭藻帶領利群人到北京申請發行企業債券,成為青島第一家向社會發行股票的企業,簽訂了青島乃至山東第一筆銀團貸款協議。面對承建方違約撤出,徐恭藻當起了大廈的“總設計師”,帶領大家邊設計邊施工。
時至今日,談起大廈的建設,紀淑珍依然激動與自豪。紀淑珍永遠忘不了1993年7月天,那個在強臺風和暴雨中度過的夜晚。強臺風襲擊了島城,午夜兩點多鐘,暴雨仍然沒有要停的意思。沒有號令,沒有集結通知,徐恭藻和許多利群人不約而同地從家里來到施工現場。“奔流而下的雨水順著電纜通過墻體基坑里灌水,基坑四周土坯已經出現了塌方,而這根粗重的電纜已經垂落于水坑內,隨時都會被新出現的塌方砸斷。”紀淑珍說,那時候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到。“沒任何猶豫,我們徐總第一個跳了下去,用自己的肩膀托起電纜,使勁向外拖拽。”看到這里,在場的人也都跟著跳了下去。一瞬間,一排由人力組成的傳輸帶形成了,大家蹚著渾水,肩上扛著粗重的電纜快速向外移動,更多的人則站在沒膝的水中向外排水……
1994年11月,由集團自行承建的集購物、娛樂、餐飲、住宿于一體的3.8萬平米的利群商廈竣工營業,標志著利群集團“重新創業”的開始。從1997年開始,利群集團就通過自建、租賃、并購、控股等多種擴張方式,走出了一條穩步快速擴張之路。在堅持以商業零售連鎖為主的同時,利群集團積極推進多業態同步發展,不斷完善品牌經營架構。
與此同時,在沉寂30多年后,作為利群前身的老商號“福興祥”又重出江湖。1997年5月,利群成立了以經營文化、百貨、飾品為主題的福興祥商品配送有限公司。重新現身的“福興祥”已經舍棄了零售老本行,做起了商品配送的新行當,只用了不到10年時間,不僅成功躋身全國物流100強企業,而且成為全國唯一入選的第三方商業物流企業。2006年實現了年配送額30億元、年銷售額16億元的輝煌業績,既滿足利群自身物流需求,也為中國眾多商業企業未來發展的提供參考。
收購樂天邁向全國化
去年4月12日,青島利群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正式登陸主板A股資本市場,打破了青島近二十年來沒有零售業企業上市的沉寂。利群集團董事局主席、利群股份董事長徐恭藻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利群股份在經營模式、商業物流和電子商務方面均有獨特創新優勢。
比如采用“買斷經營+自營”的經營模式,有效將經營利潤最大化,保證持續強勁盈利能力;集成高效物流體系,六大批發公司強化總經銷、總代理品牌的品牌掌控和規模化運作,有效把控商業資源,經銷對象中甚至包括利群的競爭對手;依托利群線下渠道優勢和品牌優勢。
“利群網商”APP保證了線上線下商品價格、質量、品類的同步,創造出具有利群特色的全新O2O模式,開創了傳統零售企業踐行線上線下全渠道經營新模式;與同行業普遍采用租賃物業進行商業經營相比,利群股份商業自有物業經營占總體經營面積比例超過三分之一,這意味著潛在后續經營利潤保障和房產增值不容小覷。此外,借助上市的契機,2017年,利群主打生鮮品類的利群直營店新業態——“利群·福記農場”社區生鮮店全面運營,依托強大的生鮮采購和配送能力,成為集團發展新的利益增長點。
今年5月11日晚間,利群股份發布公告稱,擬以16.65億元將樂天瑪特的72家門店和15處房產收為己有,此次收購被業內視為上演了一場“蛇吞象”。
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徐恭藻表示,此次兼并收購計劃完成后,利群集團門店數量將翻倍增長,經營規模也將持續擴大,區域發展范圍不斷擴張。根據公司目前的經營管理架構和管理層的經營決策水平,將進一步增強盈利能力。此次收購所接收門店,將分三批于2019年春節前開業。記者從利群方面獲悉,利群時代上海普陀店、利群時代揚州店、利群時代南通海安店、利群時代淮安淮海北路店及利群時代連云港朝陽路店,將于8月3日亮相華東地區。
據介紹,今年12月1日,利群將正式上線智慧供應鏈,這將極大地解決韓國樂天瑪特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以來的市場困境,使其供應鏈重新煥發活力。“相信隨著公司的跨區域發展,結合公司成熟的管理決策體制、依托強大的智慧供應鏈支撐和信息化戰略持續推進升級優勢,并借助華東區域一直展現強勁的活力經濟氛圍,利群股份必將在智慧零售商業模式的道路上迎來再次騰飛。”
“‘利澤群惠’是利群的品牌內涵,是我們的立業之本。”徐恭藻總結,進入新時代,利群不斷在零售發展創新之路上前行,成功摸索出一條全新的從B2C延伸到O2O和B2B的經營之路。親歷從計劃經濟專項市場經濟的艱難探索的他,也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表示,新舊體制交替推動了企業變革發展,首先要“感謝這個時代”。同時表示,將繼續“用心去做,永不滿足”,共同譜寫利群集團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