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3月12日訊(記者 劉倩倩)今天下午,市博物館將傳統文化送進青島市第三十九中學(海大附中)選修課堂,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炫動的“青島史話”VR科技體驗和“古籍修復與裝幀”趣味課程。此次活動拉開了青博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學選修課堂的序幕,本學期將分10次,為該校初一初二的學生帶來“博物館文化體驗之旅”選修課。
“博物館文化體驗之旅”選修課。
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青博結合中學課本,根據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發展規律,為39中的同學們量身定制了系列傳統文化進校園課程,希望通過“理論+實踐”“傳統+科技”“傳統+現代”的系列傳統文化課程,增強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
“碧海揚帆 海上絲綢之路”VR體驗。
借力VR 體驗別樣“海上絲綢之路”
課程伊始,市博物館宣講老師透過一件件館藏文物的介紹,將青島歷史展現在同學們眼前,從東夷先民的生活講到青島建制,也讓大家對家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講解結束,結合青島歷史推出的“碧海揚帆 海上絲綢之路”VR體驗更是賺足大家的眼球。
“VR體驗,既增加了我對海上絲綢之路知識的了解,也讓我對青島市博物館有了更多了解。”初二(五)班張峻凱告訴記者,面對學校內容豐富的選修課,愛好歷史的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博物館文化體驗之旅”課程。“這些更具時尚性和科技性的歷史元素,讓我們在玩樂中增長了知識。”
同學們現場體驗古籍修復。
親手操作 探索古籍修復樂趣
除了體驗炫動的高科技,選修課還讓同學們現場體驗了“古籍的修復與裝幀”。
課堂上,市博物館的老師講解文物修復過程,展示一件件文物修復實物和工具,讓同學們明白了,古籍修復絕對不是一件輕松的工作,需要過硬的技術和耐心。了解修復原理后,同學們領到修復工具、仿真古書,親手體驗著修復步驟。“我覺得既新奇又興奮,課程內容有趣豐富,老師的講解也很生動。”初一(七)班張超冉告訴記者,如果有機會,她希望能現場看老師們修復古籍和文物。
同學們展示課堂學習成果。
“青島市博物館,將優秀傳統文化帶進我們39中選修課堂,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讓學生們不僅重溫了歷史,同時體驗到親手修復古籍的樂趣,感受到科技創新帶給我們不一樣的人文情懷。”青島市第三十九中學(海大附中)教務處主任李倩說。
據介紹,青島市博物館將不斷推出各類傳統文化課程,并采取與校園選修課程相結合的辦法,作為宣揚與傳承中國文化、加強中學生優秀傳統文化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校園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