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考上一所好大學,高中階段比較關鍵。在山東省青島市有這樣一所高中,每年國內外著名高校都要進入學校宣講,搶占優秀生源;學校學生在國際大賽中表現突出,國外名校紛紛送出offer(錄用信);成功入選2018年全球風向標學校,成為青島唯一一所入選全國百強榜的高中學校……這所學校就是青島二中。6月24日,2019年山東高考成績公布,據記者了解,截至記者發稿時,青島二中共有13名學子收到來自清華、北大伸出的橄欖枝,他們分別是田宇辰、于搏濤、趙銜麟等13名同學。到底是什么樣的育人特色和管理理念能培養出如此眾多出類拔萃的學生呢?
特色:翻轉課堂引入“互聯網+”
近幾年,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正在得到大力推廣。它重構了傳統的教學過程,將“知識傳遞”的過程放在課堂外,學生通過觀看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并借助網絡上豐富的教育資源自主完成新知識的構建,而回到課堂上,教師則根據學生的課前學習結果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并設計一些探究型活動,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這一模式完全突破了傳統課堂的邊界,對于課堂教學的諸多概念和關系進行了重新定義。
“青島二中最初的翻轉課堂沒有引入‘互聯網+’,由于課下無法將知識傳遞到位,導致課上提供個性化指導效果不顯著。2013年青島二中開始全面實施‘互聯網+教學’模式變革,真正改變了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模式。”青島二中副校長嚴賢付表示,全校學生每人一部Pad,上面有老師們錄制的網絡教學視頻資源,形成富有學校文化特色的網絡課程,學生們課下可自行選擇各科教學視頻學習知識點。青島二中摒棄傳統主導式的講課模式,更加注重知識的應用與拓展,給學生們提供個性化指導,課上增加探究式學習環節,使知識點內化到學生心中,逐步形成了獨創的“生學為本、合作內化、師教為要、點撥升華”基于互聯網的16字課堂教學原則。
“寒假期間做作業遇到難題,老師還能在Pad上答疑,很及時很方便。”據悉,為滿足學生節假日的學習需求,學校突破傳統,建立云端互動溝通機制。從借助年級微信公眾號、到自主研發手機答疑APP,從使用Pad互動答疑,再到利用教學云平臺建立虛擬學習社區,開展課題研究、分層學習指導、學習答疑等,實現了“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泛在式學習模式。
管理:六大MT實行動態管理
數學MT學生成績驕人,5人達到清華北大錄取資格2016年,青島二中開始摒棄傳統的按照學習成績平行分班的做法,取消了行政班和班主任,在新高一組建了六個吸引力團隊( Magnet Team,簡稱MT),分別是人文、外語、經濟、數學、工程和自然科學,讓學生按照自身的興趣優勢自主進行團隊選擇。學校將權力完全下放,每個團隊在首席導師的帶領下實行動態管理,積極探索管理、課程、學術、社團和基地五位一體的新型組織管理模式,為學生量身定制,提供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發展平臺,使得學生綜合素養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與提升。
“海爾2014年推廣‘小微模式’,員工不再是鉚定在崗位上的‘螺絲釘’,而是主動進行項目創新的‘創客’。我們學校的MT借鑒了海爾這種模式,每個MT類似于一個小學校,青島二中將管理權限下放給MT,MT依據團隊實際,自主探索管理方式,學校的職能部門為其做外圍服務。”副校長諸貝貝說。
據了解,各MT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自主建設實踐基地。理工MT的支持基地之一是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研究領域包括:機械設計、軟件信息、橡膠材料、輪胎制造、光伏太陽能、金融物流及知識產權等;經濟MT自主開展學術研究,從市場類型、稅收制度、貨幣政策、股市研究、福利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角度,開展課題研究并最終形成論文。各MT還自主組建興趣社團,生化MT建立了化學求是社、海洋化學社、晶體化學社和量子物理社等學生社團;理工MT成立焦點航拍隊、單片機開發社、機器人社、魯班手工社等社團。
“管理、課程、學術、社團、基地”五位一體的首創性MT組織管理模式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各MT發展碩果累累。理工MT有49名同學分別在全國中學生信息聯賽、2017FIRST科技挑戰賽、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Botball世界錦標賽等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等獎項;數學MT有41名同學分別在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登峰杯全國中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等比賽中獲得金牌;人文MT有30名同學分別在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展示會、全國創新英語大賽等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等獎項。生化MT有20名同學分別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競賽等比賽中獲一、二、三等獎;經濟MT有15名同學分別在山東省商業挑戰賽、全國高中生商業挑戰賽等比賽中獲得各類獎項,并榮獲山東省商業挑戰賽第一名。
揭秘: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長規律
“青島二中的學生給我的印象很好,非常有禮貌,每次來青島二中宣講,同學們都主動幫忙拿行李。通過跟蹤調查顯示,考入人大的青島二中學子沒有一個掛科的,考研成功率很高,就業后在工作崗位上表現突出。”人民大學招生負責人姜曉妍說,無論是大學自招還是綜招,青島二中的學生都有極大優勢,自招的主要對象是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除了人民大學,還有很多知名高校提前來青島二中宣講,搶占優秀生源。如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
本科就讀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周彭,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獲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畢業生最高獎“百年菁才”獎,歷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生會主席、團委副書記。研究生進入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全球錄取率低于3%),兼任世界銀行駐華代表處宏觀經濟分析員,畢業后將進入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研究部宏觀研究組擔任宏觀經濟分析師。談及青島二中,周彭坦言得益于青島二中的創新人才培養,讓他能夠不斷跳出“囹圄”,并且以一個上帝的視角審視自己,不僅可以讓自己不斷進步,還可以在關鍵的人生節點“救命”。
青島二中985高校、211高校的錄取人數不斷刷新,更有大量優秀學子考入劍橋、牛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國際知名高校。在全國中學生信息聯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展示會以及全國創新英語大賽中,青島二中學子拿獎拿到手軟。光環的背后是青島二中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尊重,是學校對創新人才培養的堅守。
副校長李曉輪介紹說,創新人才培養讓青島二中學生在大學自招、綜招中優勢盡顯。學校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創新人才培養已顯成效。“青島二中構建創新人才素質培養課程體系,《創新人才培養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榮獲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并入選教育部課程改革典型案例庫。在百余門校本課程的基礎上,形成了四大類創新人才素質培養課程體系等。學校很重視學生的社會實踐,與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401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中國石油大學等共建學生學術素養提升實踐基地。”截至目前,青島二中共聘請基地導師300余人,學生通過創新實踐基地開展的課題研究400余項,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超過3000人次。
高端創新比賽是青島二中的一大特色和亮點。學校集聚資源,支持學生參與各類創新比賽,在實踐中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在山東省財政廳的支持下,青島二中建立山東省第一個高中學校基金會,支持學生四大類20種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創新類國內、國際比賽。近年來,青島二中在奧林匹克競賽中共奪得2枚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2枚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并代表中國參加機器人比賽、國際青年物理學家辯論賽、水科技比賽等賽事,為國家教育和山東教育增光添彩。
戚克栴初中與高中均在青島二中度過。曾擔任班里的班長、團支部書記、校團委委員。從初中開始,就長期參加青島二中的數學小組學習。曾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山東省二等獎。突出的數學競賽基礎使其能在以數字為基礎的金融領域取得突出成就,領導中國的大型中央企業(包括石化、銀行、保險、建筑、礦產等)完成重大的重組、改制、上市、并購項目。突出的英語基礎與口語能力使其能夠實現中西貫通,成為跨越中西資本市場的銀行家與翻譯華爾街專著進入中國的金融專家。如今,戚克栴成為望華資本董事長、總裁及首席投資官,前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青島二中組織的高端創新比賽讓我終身受益,擔任學生干部使我的領導力和綜合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希望母校培養出更多熱愛祖國、中西貫通、充滿正能量的優秀人才!”戚克栴說道。
近期,學校將再建26個創新實驗室,包括電光及近代物理數字化創新實驗室、高分子材料實驗室、生化分析實驗室(水科技大賽)、工程結構設計創新實驗室(未來工程師)、中醫藥研究實驗室、高速攝像創新實驗室等。每個實驗室都是學生實踐體驗的平臺,是孵化創客精神的平臺,是走向高端引領的平臺,青島二中學子的創新素養將得以進一步提升,青島二中學子將從這里走向成功。
創新:增設體育自主學習課
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和青島二中增設體育自主學習課的創新之舉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青島二中對學生的課時及作息時間進行了更合理的安排和調整,課間10分鐘壓縮至5分鐘,取消大課間。青島二中通過課時的結構優化和課程的調整,這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對時間無效、無意義的消耗,轉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學習資源、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從而發揮時間的最大效能。保證了每個學生每天都有一節體育課。為了滿足學生的需要,學校開設了三大球、三小球、搏擊、太極拳、旱地冰球等14門體育課。運動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和迅捷反應的水平,同時又可以改善大腦的思維能力。
同學們可以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從青島二中豐富多彩的體育課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這既可以完成國家課程所規定的體育教學要求,同時又可以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項適合自己的體育技能進行學習。體育鍛煉對于學生而言,不只是精力和體力的保障,鍛煉還增加了新的腦細胞數量、增加了細胞規模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也提高了大腦中神經遞質及生長因子的水平。運動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和迅捷反應的水平,同時又可以改善大腦的思維能力。”青島二中校長孫先亮介紹道。
課時改革讓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有了保障。“互聯網+教學”在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課時緊張,學生的自主學習很難有時間支持,這讓“先學后教”的教學流程受到影響。同時,自主學習也是真正體現“互聯網+教學”效果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只有自主學習才能讓學生的個性問題成為教師有效教學的前提,讓針對性的教學成為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自主學習的習慣養成,能夠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
課時改革后,每天下午都有一節體育課,老師們也可以跟著一起運動。“這項改革我們老師也很喜歡,有了專門運動的時間,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男老師喜歡籃球,女老師可以打打排球,體育課真正讓大家放松下來。”孫先亮說。
換思維、轉動能,引領新時代教育風尚。青島二中以辦學生發展需要的學校為宗旨,以為學生發展創值為目標,在學校管理、教學組織模式再造、創新人才素質培養以及互聯網教學方面銳意創新、改革再造,通過教育持續創新來推動學校持續改進、持續超越,用創新撬動學生未來發展,在不斷挑戰與堅守中,實現價值追求和教育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