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農業頻道 > 自媒體 > 正文

大相家粉條:一年為全村創造效益500萬元

2019-09-16 14:34 作者:任曉萌 來源: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分享到:

手工制作、線條均勻、久沸不膩、光滑柔韌、晶瑩剔透、口感爽嫩、營養豐富、味美可口……說起傳承幾百年制作工藝的膠州大相家粉條,食客老饕們會有一連串的贊美之詞。這種以最簡單的紅薯為主要原料手工制作出來的美食,也成為膠州市洋河鎮大相家村最響亮的農產品品牌。

據史書可考,大相家村手工制作粉條的歷史從明朝洪武年間一直流傳至今。而這種代代相傳的粉條加工工藝也被列為“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曾參加2010年、2011年全國非物質遺產展覽。

每年的“大雪”節氣以后,大相家村也迎來最繁忙的粉條加工季。“往年差不多從國慶節開始,全村村民們就要開始為加工粉條做準備。”66歲村民相錫順說,要先將收獲的紅薯粉碎、摻加適量綠豆和豌豆,把漿水引入大甕中沉淀發酵,經過8至16個小時,再把上層的渣去掉,將底下沉淀的淀粉流入小盆繼續沉淀、過篩,再經過撇漿、兌漿,進行第二次沉淀,將提煉完成的淀粉放進面布兜子里淋水再曬干,淀粉這才制作完成。

“淀粉制作是第一步,大雪節氣前后,溫度降到零度以下,就得開始開足馬力加工粉條了。”相錫順說,制作粉條第一道工序和面,需要三四個壯漢手持木棍在周邊攪拌半小時,將和好的面團放進漏粉機里,用一根鐵棍在有漏孔的小盆里轉動,漏出均勻粗細的粉,經過熱水煮熟后,緊接著用筷子將煮熟的粉條撥進涼水里冷卻,就成了粉條。“差不多得經過大大小小30道工序,晶瑩剔透的手工粉條才算制作完成。”

“當然,這還不算結束,制作好的粉條還要冷卻、晾曬。”相錫順表示,要將冷卻好的粉條穿在橫桿上,一根根架在被稱為“粉洞子”的長溝里,如果溫度太低,還要在“粉洞子”點上柴火升溫,防止粉條因溫度過低被凍裂。經過一個晚上的冰凍,將粉條里水分都凍了出來,再用木棍在粉條上用力敲打,名為“捶粉”。捶掉粉條的冰后,要再用五六十攝氏度的溫水清洗掉殘余冰碴,拿到室外經過六七個小時晾曬,曬干后的粉條才是最終的成品。

而這種純手工制作、無任何添加劑、自然上凍的粉條,不僅筋道好吃,同時營養豐富。經權威機構鑒定,大相家粉條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蛋白質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和鈣、鎂、鐵、鉀、磷、鈉等礦物質,對維持和調節人體機能有益。長期食用可防止心腦血管硬化,有效防止黑色素生成。

為了讓這份傳承幾百年的工藝變成大相家村的品牌產業,洋河鎮政府幫助大相家村成立了青島大相家村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目前,該合作社擁有生產基地1000畝,社員近80戶,固定資產110萬元,年加工紅薯(地瓜)610噸,生產粉條260噸。同時制訂了無公害紅薯種植技術標準和優質粉條加工技術規程,既擦亮了大相家粉條的品牌,也在數量和質量上得到了極大地提升。大相家粉條加工生產成為村莊主導產業,平均每年為農民創造效益近500萬元,紅薯粉條成為村民冬閑增收的“金條”。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县| 类乌齐县| 越西县| 石门县| 六安市| 体育| 西丰县| 延津县| 伊吾县| 宜章县| 临湘市| 吉林省| 静乐县| 清河县| 九台市| 沿河| 论坛| 永济市| 行唐县| 灵丘县| 阿克| 德令哈市| 温泉县| 凯里市| 忻城县| 光山县| 太湖县| 塘沽区| 陇西县| 承德县| 皋兰县| 北海市| 文成县| 旬邑县| 蓬安县| 德格县| 津市市| 东乡族自治县| 蒙山县| 称多县|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