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中心 > 青島要聞焦點 > 正文

第一屆中國心理咨詢師職業發展大會在城陽隆重開幕

2019-10-12 14:56 作者:任俊峰 來源:青島新聞網
分享到:

第一屆中國心理咨詢師職業發展大會在城陽區隆重開幕。

青島新聞網10月12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段存曉)今日上午,第一屆中國心理咨詢師職業發展大會在青島市城陽區開幕,國內心理咨詢研究專家在開幕式上做了主題報告,城陽區向大會介紹了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經驗。來自全國的230余位心理咨詢專家學者、1000余名咨詢師代表參加大會。

近年來,城陽區認真落實省委“八大發展戰略”,市委立體、綜合、全方位、內生地“搞活一座城”的要求,扎實推進“陽光城陽”建設,一直把做好社會心理服務工作作為新時代賦予的新任務,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作為社會治理創新和“陽光城陽”建設的重要內容,綜合運用“專業化、市場化、平臺化”思維,建設覆蓋全社會的陽光心態培育體系、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危機干預和矛盾化解體系,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品質活力的膠州灣北岸中心區,努力為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貢獻城陽力量、展現城陽擔當。

大會開幕儀式,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千余名心理咨詢師參加。

據了解,第一屆中國心理咨詢師職業發展大會由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辦,城陽區委、區政府協辦,城陽區委政法委、城陽區衛生健康局、青島瑞陽心語心理學應用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會期從10月11日至14日,活動包含《中國心理咨詢師職業化:歷史回顧與趨勢展望》《健康中國行動中心理咨詢師的作用》等10場主題報告,推出《關于心理咨詢類培訓課程與證書的共識與聲明》《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咨詢師登記與注冊系統》《心理咨詢師成長指南》三項大會發布,并實地參觀考察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棘洪灘街道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后田社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青島瑞陽心語心理學應用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等觀摩點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社會心理服務發展情況現場。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快速轉型期,個體心理行為問題及其引發的社會問題日益凸顯,對社會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會心理服務愈來愈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課題和民生工程。城陽區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作為社會治理創新和“陽光城陽”建設的重要內容,綜合運用“專業化、市場化、平臺化”思維,建設覆蓋全社會的陽光心態培育體系、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危機干預和矛盾化解體系,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與會專家在開幕儀式上致辭。

堅持黨委政府領導和部門協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健全組織領導體系。成立城陽區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構建了“由上而下”的頂格協調推進機制,最大化提高決策效率、管理效力。將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納入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先后出臺《城陽區健康心理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大力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為社會心理服務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建立督導考核體系。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制定建設標準和考評細則,明確各部門、各單位和街道社區職責,并將考核結果作為陽光社區、陽光校園、陽光企業、陽光家庭和陽光志愿團隊評比的重要參考依據,做到建有標準,做有實效。

健全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全區二級以上綜合醫療機構心理咨詢門診、基層醫療機構心理咨詢室、學校心理輔導室設置率均達到100%,搭建起貫穿區、街道、社區三層級,集信息搜集、定點處置、上門服務為一體的社會心理健康服務網絡。按照層次和職責打造標準化心理服務場所,目前已建成區級社會心理服務基地1個、區級社會心理服務中心1個、街道級社會心理服務中心6個;20個社區級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和一批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心理服務示范工作室正在建設中;社區居委會心理工作室覆蓋率到年底達到50%,2020年達到100%,覆蓋全區195個社區。

建立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機制。創辦全市首家心理專刊,編印《心理健康手冊》4萬余冊、心理健康科普材料1.6萬份,全部向居民免費發放;在全市率先成立“幸福家?心溝通”心理援助服務基地,定期舉辦“菜單式”公益講座,受益群眾達4000余人;創建“城陽區陽光心理援助服務平臺”,集合心理測評、知識普及、放松訓練等功能,為廣大市民打造了“心靈驛站”。

全國心理學大咖云集城陽。

堅持專業化思維,構建涵蓋多領域的心理健康服務格局

堅持“讓專業人做專業事”,積極培養不同領域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將社會心理服務作為健康細胞工程(健康社區、健康學校、健康企業、健康家庭)和基層平安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快構建覆蓋各領域的心理咨詢服務體系。

加強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建立社會救助心理關愛機制,在全市建成首家社會救助心理關愛基地,建立“物質救助+心理救助”的多元綜合救助模式,為困難群眾搭建心理溝通和對話平臺。建立特殊人群心理矯治機制,將全部社區矯正人員和重點安置幫教人員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納入心理健康評估范疇,3年來累計完成個體評估2000余人次(特別是重大活動期間,及時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心理測評、疏導,有效保證了重大活動期間社區矯正人員的心理健康穩定)。

建立殘疾人心理疏導機制,實現由單純“救助保障”到“精神幫扶”服務方式轉變,在全省率先成立第一家專業性“殘疾人心理健康關愛中心”,初步形成了“機構+社區+家庭”心理健康服務模式,目前已有1000余名殘疾人通過專業心理服務得到緩解和康復。建立涉軍、涉訪群體心理疏導機制,對退役軍人開展心理健康培訓,心理健康服務2600人次,讓他們平穩度過過渡期,實現軍隊到社會的成功轉型。探索將心理疏導干預、心理救治救助融入信訪積案化解攻堅全過程,舒緩情緒,解開心結,促進案結事了。

與會專家進行主題演講。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服務。廣泛開展中小學生“關照情緒,溫暖身心”百場行活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暨宿舍心理文化節活動,“心理健康教育進社區”、“心理體悟式家長會”系列主題實踐活動,構建起學校、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成立城陽區心理教師專業成長“心靈港灣”“心探索”和“心陽光”工作坊對專兼職教師和班主任每年進行20多期的專業培訓,目前取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證書的教師81人、三級證書的教師271人,10人被評為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個人。全區有6所學校獲評山東省心理健康先進單位,1所榮獲國家級研究成果、5所獲省級研究成果,城陽街道入選國家教育科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中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發展研究》實驗點。

加強重點行業心理健康服務。探索為職工提供普惠式心理健康服務,幫助職工解決職場壓力、家庭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心理困擾,先后服務企事業單位近600家、1400多場次、職工17萬人次。打造了“瑞陽心語”心理服務品牌,形成了以“政府主導、工會搭臺、企業參與、專業服務”為主要模式的“城陽經驗”。建立“職工陽光心靈驛站”,為一線職工提供線上線下、方便快捷的心理健康服務,目前已建成 8家、在建5家;建立職工訂單式服務機制,針對職工的心理困惑,集中開展了“培育陽光心態、創造幸福生活”專題講座,目前已舉辦80場、受益職工2萬余人。城陽公安分局每年為800余名公安干警提供心理疏導服務,特別是在上合青島峰會、海軍節等重大活動期間,強化心理健康輔導,有效緩解了干警壓力。司法部門將心理知識教育納入調解員培訓,提高調解水平,構建糾紛化解大格局,全年各級調解組織化解矛盾糾紛6000余件;與“瑞陽心語”心理服務中心、“城陽琦祥心理咨詢服務公司”合作,建立聯合心理幫教基地,并在各街道建立心理服務站點,形成了心理幫扶長效機制。

剛剛成立的城陽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

堅持平臺化運作,打造引領全行業的示范發展高地

城陽區堅持平臺化、市場化思維,發揮中科院心理所、中國社會心理服務高峰論壇、龍頭企業“瑞陽心語”在行業內的引領作用,打造國內領先的心理健康服務發展高地。打造全國社會心理服務發展策源地。依托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等國內知名前沿研究院所,舉辦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高峰論壇。目前,城陽區已成功承辦中國心理咨詢師職業發展研討會暨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咨詢師工作委員會(籌)第一次會議、第二屆中國社會心理服務高峰論壇,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全國社會心理服務組織代表等400余人參加會議。

打造全國心理健康服務人才集聚地。深化與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人才培訓合作,率先聯合開展城陽區領導干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專題培訓,持續開展多層次的心理健康服務人員培訓,全面提升心理健康專業服務水平。截至目前,已培訓心理咨詢師、中小學教師、醫護人員、社會心理服務專員、政法干部 750余人,其中 100人取得國家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全區擁有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證人員達到500余人,每萬人口擁有心理咨詢師7.04人。到2019年底,將完成300名政法干部、200名社會心理服務專員、800名基層綜治人員的培訓。

城陽打造全國心理健康服務產業先行區。

打造全國心理健康服務產業先行區。堅持把社會心理服務的“城陽經驗”“青島模式”作為重要資源,積極引進心理健康服務專業機構,目前已落戶全省首家社會辦國家三級精神衛生專科醫院—青島正陽心理醫院。建成全市首家心理健康產業基地,共設EAP服務中心等12個中心、26個功能區,被確定為全國總工會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山東省總工會唯一的 EAP服務基地以及北京大學心理教育中心、青島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心理專業實訓基地,研發生產包括心理科普、應用、智能云等3大系列、18個種類、150余種產品,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服務地域正向全國延伸,初步形成集研發、生產、展示、銷售于一體的心理健康服務產業化雛形。

目前,城陽區已把社會心理服務工作納入“陽光城陽”建設總體設計,引入社會治理,重點推進,在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不僅彌補了基層社會治理的短板,還營造了引領社會向上向善的“陽光心態”,逐漸形成具有時代特征、城陽特色的實踐經驗。2018年,全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1.8%,省以上上訪下降32.5%,安全責任事故同比下降53.3%;社區換屆期間信訪和網絡輿情下降了60%以上,實現了換屆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兩個“零發生”,群眾滿意度、安全度顯著提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社會治理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济纳旗| 印江| 梅河口市| 磴口县| 肃宁县| 读书| 遵义县| 张家界市| 那坡县| 新津县| 霞浦县| 新乐市| 永胜县| 湖南省| 泰兴市| 庄浪县| 泰安市| 肃北| 灵川县| 安吉县| 托克逊县| 雷州市| 津南区| 苍山县| 镇原县| 时尚| 江阴市| 吉首市| 西乡县| 杭州市| 鄄城县| 麻城市| 礼泉县| 孝义市| 齐河县| 石门县| 金沙县| 丰宁| 海林市| 澜沧|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