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2月5日訊(記者王美佳)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為防控疫情,景區(qū)關停,聚會取消,全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陸續(xù)臨時性閉館,每天在家,一邊刷手機關注疫情進展!喜歡博物館的你們,想逛博物館怎么辦呢?為滿足各界公眾足不出戶在線觀展的需求。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緊急擴增線上展覽內容,組織錄制了“走進大沽河博物館——線上觀展”的視頻,帶大家線上逛博物館!
大沽河博物館簡介:大沽河博物館位于青島大沽河省級生態(tài)旅游度假區(qū)內,是一座系統(tǒng)展示大沽河流域自然生態(tài)、水利治理、歷史文明、民俗風情的綜合性博物館。建筑外觀采用中國書法“三點水”的結構設計而成,頂部為綠化觀光坡道,體現水文化的同時極具現代氣息。全館規(guī)劃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包括自然生態(tài)展廳、古代文明展廳、民俗風情展廳、膠州歷史展廳、文化交流展廳、科技館、黨史館以及游客服務中心。
是不是感覺意猶未盡?沒逛夠?沒關系,明天小編帶你繼續(xù)游覽大沽河博物館——歷史展廳(下)!下面為大家準備了文博小知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博物館”一詞的來源及含義是什么?
西方博物館一詞(Museum)起源于繆斯(Muses)神廟意即供奉繆斯及從事研究的處所。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fā)展服務的、非盈利的永久性機構,并向大眾開放。它為研究、教育、欣賞之目的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人類及人類環(huán)境的物證。
2、國際博物館日是哪一天?
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ICOM)發(fā)起并創(chuàng)立的。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yè)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并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3、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什么?
2020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在為不同身世和背景的人們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體驗方面的潛力,是各博物館社會價值的中心。作為變革的推動者和被信賴的機構,博物館從未像今天這樣以建設性的姿態(tài)參與現代社會政治、社會、文化議題,以此展示其與社會的緊密聯(lián)系。在日趨極端化的環(huán)境下,多元與包容面臨挑戰(zhàn)和各種社會問題的復雜性,雖不是博物館和文化機構所獨有的,卻因為社會對博物館的高度重視而顯得尤為重要。
4、博物館里的復制品有啥好看的?
大家去看展的時候肯定有在展牌上見到過“臨/摹本”“復制品”這樣的標注,一些對原件有執(zhí)念的觀眾常常會對這類展品嗤之以鼻。但如果他們知道了復制品的來之不易,也許就能理解其存在的意義了。復制不是隨意的仿制,復制品必須在各方面都與原件保持高度的一致。一般用于陳列的復制品需要在外形上與原件分毫不差,要求更高的連材質、輕重等都要基本一樣。所以這些在博物館里展出的復制品也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