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3月18日訊 (記者 曲妍妮)3月16日晚,一位溫婉卻干練的女企業家出現在正和島與市工商聯共同舉辦“化危為機乘勢而上·青島與企業共發展”線上懇談會鏡頭中,其此前提出的加強對創業失敗者的關懷力度的建議,受到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的肯定,引起網友普遍關注。這位年輕企業家,就是青島酷特智能總裁張蘊藍。
(張蘊藍參加“化危為機乘勢而上·青島與企業共發展”線上懇談會)
作為酷特智能的“舵手”,張蘊藍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她是青島諸多優秀中小企業家的代表。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青島企業家積極向上、待人誠懇、銳意創新的明顯特點。
今天,我們與張蘊藍對話,進一步了解酷特智能的發展路徑和規劃,以期挖掘出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
1.此次疫情期間,很多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受到了較大影響,酷特智能在外在扶持方面獲得了哪些利好?在內生動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疫情期間,我們得到了來自青島市委市政府、山東省和中央的一系列政策幫扶,特別是青島市“18+N”惠企政策體系,分別從“穩崗就業、財稅支持、金融服務、降低成本、房租減免、對外貿易”6方面給了我們大力支持。同時為了盡量減小疫情給生產經營帶來的影響,我們第一時間調整業務策略,轉產一次性口罩、隔離衣。
2.疫情期間,酷特智能把握時機轉向健康產業、轉產口罩,酷特智能內部的哪些機制為此次快速轉產、轉型提供了保障?目前的產能和營收如何?
酷特智能的源點論數字化企業治理體系為此次快速轉產、轉型提供了保障,確保企業快速轉產搭建了基礎。酷特智能轉產口罩生產,目前一次性口罩可日產100萬個。
3.在“化危為機乘勢而上”線上懇談演講中,您談到酷特智能過去十年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打破個性化和工業化的矛盾,這也正是目前很多企業在探索的方向,酷特智能在這方面有哪些經驗?
工商一體化的C 2M商業生態模式(消費者需求驅動工廠有效供給)可以有效實現用工業化的效率和成本進行個性化產品的大規模定制。酷特智能的戰略是C2M,即消費者(C)先提出個性化的需求,省略所有的中間渠道,直接對接工廠(M),由工廠直接滿足每一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這個戰略的確定基于幾個判斷:一是消費者主權時代已經到來,未來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的商家才能健康持續發展。第二,未來所有的產業都要與網絡融合,制造業也不例外,制造與服務要融為一體。最后,智能制造和柔性化、個性化制造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所以,在過去十多年,酷特智能先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用我們自己的服裝工廠做實驗,打破個性化與工業化的矛盾,實現了用工業化的手段和效率制造個性化的產品。酷特智能自己工廠摸索轉型成功的同時,我們也把這套方法形成了工具(SDE,源點論數據工程)對外輸出,幫助傳統企業進行轉型升級。目前簽約了近100家企業,涵蓋了數十個行業。
4.前不久,王清憲書記提出要將青島打造成為工業互聯網之都,而這恰好也是目前酷特智能在重點部署的方向,在這一點上,酷特智能走在全市前列,請簡要介紹目前所取得的成績和近期發展規劃。
如果說過去十多年,酷特智能在智能制造端完成了“從零到一”的質變,未來十年,酷特智能將著重于“從制造端的復制”和“消費者端的建設”兩方面打造“從一到N”的裂變。我們做了兩個動作:一是在制造端的復制,酷特智能推出了我們的Sass平臺——一套能讓傳統企業消費得起,轉型升級急需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一方面,能夠實實在在的降低企業的成本,另一方面實現生產的柔性化和個性化,按需生產。二是針對C端的觸達渠道建設。2020年,借著由青島市政府發起、市工信局指導的“品牌之都工匠之城”主題的青島制造宣傳活動的東風,全面打造定制品牌。
5. 2020年,酷特智能將重點打造兩大品牌,并坐上中國服裝定制的“第一把交椅”,為此酷特智能都做了哪些準備和籌劃?
2020年,針對 C端的觸達渠道建設,我們與專業的營銷公司合作,我們重點打造兩大品牌,一個是CotteYolan,定位于90后的年輕人,以線上為主。另一個我們會重生“紅領”品牌,線上線下結合,煥發新的魅力,讓“紅領”真正變成中國定制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