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輿情頻道 > 正文

構建就業全域化扶持體系 讓更多人“就在市南”

2021-08-03 09:43 來源:青島新聞網政務
分享到:

青島新聞網7月26日訊 (通訊員 齊之虎)2021年,我國需要安排就業的城鎮新增長勞動力在1500萬人左右,高校畢業生909萬人,達到新高。加之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就業形勢依然比較復雜。為此,市南區從就業服務體系化建設入手,以政策、服務、平臺為著力點,持續深化流程再造,提升服務品質,創新支撐平臺,千方百計賦能就業,讓更多求職人員“就在市南”,讓就業服務延伸到大街小巷。

深化兩大就業政策宣傳體系 實現政策推送“一鍵達”

“他們送給我們這個小冊子太好用了,我們直接掃那個用人單位的二維碼就能看到可以享受的各項政策,很直觀,也很精準,感覺這種分類方式,政府真是用心了。”創益邦創業孵化基地工會主席姜文博說。

該負責人所說的小冊子就是市南區人社局今年新印制的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指南。該指南按照服務對象類別進行政策畫像,以“我+”的形式引導服務對象掃碼了解政策,如創業人員可掃“我是創業者”二維碼,人力資源機構可掃“我是人力資源機構”二維碼。

“相比于以往厚厚一本的政策宣傳手冊和單頁,這種按服務對象類別進行政策畫像的方式免去了居民和企業一項項政策去找的麻煩,省時省心也省力。簡單、精準、快捷是我們今后宣傳落實政策的主攻方向。”市南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段薇介紹說。

政策宣傳指南已相繼在市南區10個街道人社中心、創業孵化基地和高校等場所投放推廣,工作人員入戶入企或開展活動時時,也及時進行了推送。

除了線下的推廣宣傳,市南區還依托“市南人社微服務”微信公眾號和就業招聘云平臺等線上渠道廣泛宣傳。其中就業招聘云平臺中也創新性的將政策分為個人業務和單位業務,引導服務對象進入相應模塊了解政策。

好政策只有居民和企業享受到了才算是真正的落實落地。所以,政策宣傳是市南區做好穩就業工作的重要著力點,截至目前,市南區發放靈活就業社保補貼1106.568萬元,家庭服務業崗位補貼31.395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2917.2萬元,企業創業擔保貸款3105萬元,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1939.6萬元,發放青年人才補貼5828萬元。

升級三大就業服務體系 實現服務方式“隨心選”

服務無止境,讓居民和企業感到舒服的服務是市南區一直以來的追求。

為更好的服務居民和企業,市南區成立了就業人才專員隊伍。隊伍由各街道人社中心負責就業的具體工作人員組成,主要負責轄區內的專項就業服務工作。

“我們轄區居民和企業較多,就業人才專員的作用就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居民層面,專員依托就業援助平臺,可點對點的服務失業人員,這是幫扶失業人員再就業的重要途徑,在企業層面,專員可依托建立的企業微信號,及時向企業推送政策、解答企業在辦理補貼等時遇到的各類問題。”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人社中心負責人付帥說。

專員服務體系是市南區做好就業服務工作的重要法寶,尤其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專員與1140家“四上”企業進行了全部進行了對接服務,幫助11720家企業申領了穩崗返還補貼、1003家企業申領了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如果說專員是市南區就業服務的“心靈捕手”,那街道人社中心就是就業服務的前沿陣地。

“我們目前有10個街道人社服務中心,基本上可提供所有的就業服務,居民和企業可就近辦理各項就業業務。尤其是今年,我們在香港中路街道人社中心開展了流程再造,通過‘全域化+沉浸式’的服務試點,將街道人社中心打造成更全面、更智能、更便捷的轄區人社服務站點,不斷營造‘有需求找中心’的服務氛圍。”段薇介紹說。

街道人社中心的就業服務工作受到了居民好評,很多居民打12345市長公開熱線等進行表揚,香港中路街道人社中心等基層中心也被評為全市“就業先鋒”等榮譽稱號。

“有地兒找”暢通了服務渠道,“送上門”則進一步節約了居民和企業辦事時間。

據了解,市南區開展了“政策進樓宇業務現場辦”“靈動市南馬上就辦”等一系列上門服務活動,將就業創業等政策送到企業家門口,及時解決了企業在網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深受企業好評。尤其在服務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方面,市南區還創新推行政校企“就業共同體”模式,在全市率先啟動“青才實訓營”市南站,推動青島鼎信通訊等市南區13家知名企事業分別與山東大學(青島)、中國海洋大學等12所院校簽訂校企深度合作協議,實現區內企業就業“定向招聘”和“靶向引才”,提升了在青高校畢業生留青率。

段薇介紹說,“專員+陣地+活動”是就業服務的主渠道,無論居民和企業選擇哪一個服務渠道,我們都全力以赴做好服務,讓他們“帶著疑問來,帶著鑰匙回”。

打造四大就業支撐平臺 做大做深就業“蓄水池”

用人單位是求職者就業的大池塘。如何以平臺思維擴增池塘蓄水量,這是市南區人社局一直以來堅持的就業對接探索之路。

“我就是通過見習進入到這家單位工作的,從見習到就業,免去了東奔西走投簡歷面試了,很感謝市南區人社局提供的見習機會。”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王天怡說。

見習實訓是市南區就業對接的最前沿陣線。近年來,見習實訓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目前,市南區已認定海信集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61家企業見習基地。今年以來,基地共吸納1650名高校畢業生見習實訓。

相比于見習實訓,招聘依然是促進社會群體就業的主渠道。

“我們用這個就業云平臺展示了我們企業的名片,還招聘了不少人,解決了招工難問題。平臺還是免費向我們開放,真是既好用,又實惠!”優創數據中國區高級招聘經理賈琳潔說。

該負責人所說的就業云平臺就是市南區就業對接探索之路的突破口——“匯才智業”就業云平臺。

市南區在做好傳統線下招聘的同時,針對企業崗位信息碎片化問題,融合區政府、企業、高校資源,打造“政策一點通、招聘一條龍、面試一鍵達、培訓一體化”的就業招聘云平臺。平臺內聚焦轄區總部經濟、數字經濟兩大新興業態,發布重點產業崗位緊缺目錄和特色產業崗位。目前已累計發布招聘崗位10.2萬個,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豐厚的崗位儲備。

云平臺解決了大部分崗位對接的問題。根據行業帶動就業趨勢發展,市南區探索促進就業新領域,依托人力資源機構等促進就業。

目前,人力資源服務業在促進產業創新發展、人才集聚、就業保障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愈加明顯,為此,市南區積極放大行業效應,搭建了區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平臺,納入了北京外企、中智等6家轄區重點人力資源服務業機構,提供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檔案存放、技能培訓等“一門式”受理、“一站式”服務,通過搭建服務平臺推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向專業化和高端價值鏈延伸,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市南區6家重點人力資源服務業機構實現就業和流動6474人次。

此外,市南區還發揮創業帶動就業效應,不斷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目前,市南區建立了集動漫傳媒、科教文化、電子商務、商貿服務等不同產業特色的省級、市級、區級、街道級創業孵化載體9處,帶動就業成效明顯,共扶持創業458人,帶動就業1274人。下一步,市南區還將進一步賦能孵化基地,以平臺引企業、引項目、引人才,不斷豐富創業孵化載體功能,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我們千方百計穩就業,就是要不斷提升民生獲得感,不斷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下一步,市南區將聚全區之力,通過多渠道宣傳落實就業政策、多維度探索就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多形式優化就業服務環境、多元素賦能就業工作,保持轄區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市南區人社局局長洪琳介紹說。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太仆寺旗| 闽清县| 台州市| 瑞丽市| 陇西县| 绿春县| 清水县| 大余县| 临夏市| 元谋县| 涞源县| 安阳县| 洪洞县| 安溪县| 巴塘县| 务川| 兴国县| 宁国市| 平果县| 高碑店市| 调兵山市| 昆山市| 上饶县| 博兴县| 南宁市| 资源县| 东阳市| 吉木乃县| 宜君县| 蓝田县| 福安市| 登封市| 江阴市| 托克托县| 彰武县| 丹寨县| 女性| 南宁市| 当阳市| 开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