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1月8日訊 城市管理服務和居住環境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最能反映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來,城陽街道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推動城市管理與社會治理延伸,通過一個中心統籌,四個領域攻堅發力,城市環境、居民生活環境等方面呈現新氣象。
“一中心”統籌 健全城市管理“快”反應機制
在全區率先成立街道級城市管理發展中心,負責統籌協調、督促推動城市管理領域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定期組織召開街道城管委工作例會,高效率抓好規劃建設、城管執法、園林環衛、物業管理、市政環保等相關部門和各社區聯動,壓實主體責任。在70個社區分別成立城市治理服務站分站,探索“城市體檢員”工作模式,以黨組織帶動社會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城市管理工作開展。今年以來,共完成重點路域專項督查20余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20余處;共處置數字化城管案件2萬余件,按期辦結率達96.9%;處置督查件438件,反饋完成率100%。
從“嚴”處執法 打好城市秩序維護攻堅戰
針對夜間燒烤油煙、噪音擾民,占路經營等問題,先后組織開展露天燒烤整治行動60余次,累計取締占路燒烤攤位230處次。在重點區域設立13個定崗管理處,全天候巡查城市秩序亂象,累計清理亂貼亂畫小廣告400余處、亂堆亂放1900余處,拆除違設廣告396處,臨時宣傳品5800處。整合4個網格骨干執法力量,以“零容忍”為態度,狠抓違法建設治理突破,今年以來,共拆除違法建筑35萬平方米,拆除新生違建約0.6萬平方米。同時,今年還部署開展了節日期間建筑工地執法、夜間施工噪聲污染執法、“為考生送安靜”等專項行動26次,為居民營造了良好的生活和休息環境。
從“真”處用情 打好城市物業管理攻堅戰
強化物管行業黨建引領,深化推進“紅色管家”服務工程,截至目前,已成立小區黨支部33個,成立物業黨支部40個、覆蓋率達100%,組建業委會41個、“環物委”32個,成員黨員占比達到70%,進一步加強基層物業管理工作力量,推動物業管理有效融入社區治理。創新開展“熟人社區”建設,制定《城陽街道“創建熟人社區”三年行動計劃》,召開“創熟”社區推進會6次,年底前,各物業小區“創熟”工作將相繼展開。實施老舊小區改造與物業管理提升“一體化”,實現老舊小區“硬環境”和“軟服務”雙改善;對物業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實行“派單整改制”,今年以來,共督促物業整改環境衛生、疫情防控等問題70余處,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降低投訴率、切實提高了居民滿意度。
從“細”處著手 打好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戰
建立以機械化為主,人工為輔,定時守崗的標準化作業模式,打造省級“深度保潔路”9條。落實河湖長巡河制度,對轄區水域實施專業管護,開展行業衛生集中整治行動18次,清理河道周邊生活垃圾及固體廢棄物150余噸。每周六組織開展“人人動手、潔凈家園”集中整治行動,倡導居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截至目前,共出動人員10000余人次,出動機械500余臺次,居民生活環境衛生品質明顯提升。在白云山學校打造全市首家校園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安排課表、建立授課機制,促進垃圾分類宣教融入基礎教育體系。招募沿街單位、商家建立環衛工人“愛心驛站”30余家,開展“走訪慰問”“員工生日會”“優秀班組獎金激勵”等系列活動20余次,不斷提升環衛工人的幸福指數。
從“實”處出發 打好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
啟動“華二”“華三”等12個老舊小區整治改造,鳳凰山路、山水路等7條市政道路建成通車,28個完成舊村改造社區生活污水全部進入污水管網,整治57條市政道路和35個農村社區路面破損河空中飛線,巡查并修復路燈線纜3300米,更換破損燈泡340余個;投資300余萬元,對銀盛泰足球運動公園健身步道,新青威路運動長廊網球場、門球場,北部生態運動長廊籃球場進行全面改造更新;投資1000余萬元,因地制宜在“荒廢綠地、閑置橋底、裸露土堆”等問題區域新建口袋公園3處,新增綠化面積20余萬平方米,居民生活硬環境品質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