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康照建
本報7月18日訊 青島海事局黨委按照主題教育要求,將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與檢視整改貫通起來,全力護航海上通航安全,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青島海事局轄區旅客到達發送量218.6萬人次,同比增長436.7%。貨物到達發送量1.9億噸,同比增長2.1%。轄區進出港船舶18.3萬艘次,同比增長59%。
圍繞能力本領、擔當作為、工作作風等方面突出問題,青島海事局黨委聚焦口岸營商環境優化、海上通航安全、基層群眾“急難愁盼”等問題,研究制定10項重點調研選題。針對船舶進出港故障頻發現象,青島海事局黨員干部深入船舶所有人、經營人及相關管理方開展深入調研,主動摸排安全生產全鏈條,對船方責任履行、船員教育培訓、船舶維護保養等各環節全面了解掌握,發現突出問題30余項,圍繞問題抓整改,逐步提煉出“動靜結合”監管模式和“延伸監管”工作措施,有效降低了進出港船舶發生事故險情概率,確保轄區海上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暢通安全的通航環境是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青島海事局充分發揮海上交通安全專業委員會作用,推動解決海上交通安全領域重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青島市海上搜救應急演練,提升海上風險管控能力。聯合青島市海洋發展局開展“商漁共治”專項行動,聯合執法4次、巡航190海里、宣傳教育20余場次,聯合多部門查扣認定“三無”船舶53艘。
前不久,青島海事局組織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商漁船船長“面對面”活動。20多名商船船長受邀登上漁船,實地參觀了大、小型漁船的通導和航行設備。商船船長們大多數是第一次上漁船,感慨頗深。“在6000噸的中型科考船上,看漁船是很小的,航行途中經常會遇到漁船呼叫不上或者在附近突然沖出來的情況,處理不當就容易發生碰撞。”大洋一號船長趙勇建表示,此次活動非常好,讓我們切身感受到漁船的船況和視野,加深了對避碰規則的理解,在防范商漁船碰撞實踐中很有意義。
針對旅游旺季青島前海一線游客云集的情況,青島海事局黨員干部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種十分接地氣的“沙灘課堂”宣講模式:海事執法人員與游艇所有人、駕駛員圍坐在沙灘上,聚焦駕駛員安全實操、船舶故障救援、乘客海上緊急撤離等,通過主題宣講、案例分析等形式,提升游艇經營者和駕駛員責任意識和安全技能。“我參加了兩次‘沙灘課堂’,這種方式看似隨意,但相比在會議室里開會的方式,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一位游艇駕駛員說。
以主題教育為契機,青島海事局在服務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中持續展現新作為。落實《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青島行動方案(2022-2025)》,服務國際樞紐海港推進行動和深化港產城融合發展三年行動,推進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任務。與山東港口青島港簽訂框架協議,共同打造面向船舶全面感知、智能管控、安全高效、綠色環保的港口“一體化”通航服務保障平臺,優化海事查驗流程,不斷提升港口發展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