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藺君妍
本報7月20日訊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各部門單位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把學習和調研落實到完成黨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項任務中去,立足24條重點產業鏈,聚焦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以主題教育實際成效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青島是全國三大家電產業基地之一,同時正在布局工業互聯網、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產業,集成電路應用端市場空間巨大,期待各位企業家來青投資興業”。近日,市發展改革委主要領導帶隊到成都,詳細了解集成電路領域相關企業及科研機構在企業研發創新、產品類型、市場前景等方面的情況,向企業家們發出“青島之約”。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發展改革委建立產業鏈重點企業日常聯系服務機制,統籌推進24條重點產業鏈發展,聚力推進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截至5月底,園區已累計引進世界500強企業項目12個、行業領軍企業及產業鏈引擎性項目96個,已開工項目84個,累計完成投資498億元。
市檢察院創新落實“產業鏈長+鏈主+檢察長”制度,建立院領導定點聯系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機制。在走訪某人工智能產業鏈鏈主企業時,企業向檢察院工作人員反映,在企業準備科創板IPO上市的關鍵時刻被惡意起訴,嚴重影響了公司上市進程。得知情況后,市檢察院黨組高度重視,充分發揮介入偵查引導取證的積極作用,抽調業務骨干組成專門辦案組指導黃島區檢察院開展工作。在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批準逮捕后,市檢察院進一步發揮作用,圍繞下一步工作提出具體指導意見。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查中。
海爾集團充分發揮智能家電產業鏈鏈主企業作用,聚焦打造全球最先進、規模最大的高端智能家電產業集群,以持續創新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牽頭建設了國創中心,一方面“補短板”,聚焦國產芯片替代,保障供應鏈安全;另一方面“鍛長板”,聚力解決“高端芯片及傳感定制、泛終端操作系統與安全、家庭數字大腦”等行業痛點,打造智慧家庭數字技術底座,搶占國際智能家電定義權。此外,海爾積極打造科技創新生態,構建了涵蓋HOPE、卡奧斯、海創匯等平臺的開放賦能生態,賦能中小企業成長,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
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各部門單位搶抓近年來會展業蓬勃發展機遇,堅持以會展活動溝通產業鏈上下游,加快生產要素流動、集聚產業資源。
7月13日,2023第二屆中國(青島)國際物流博覽會暨全市現代物流產業鏈“益企賦能強企固鏈”供需對接會在青開幕,倡議全市交通物流企業相互開放場景、提供支持,充分發揮市場資源對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會上,部分貨運企業與重點用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成功實現供需對接。市交通運輸局把推進全市現代物流產業鏈作為積蓄發展新動能的第一要務,重點聚焦主導產業、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在“短鏈”延長、“斷鏈”連通、“細鏈”增粗、“弱鏈”變強上攻堅突破,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物流業增加值440億元,同比增長6.3%,占GDP比重達到12.5%。
市貿促會聚焦優勢產業鏈,形成產展融合發展的新支點。前不久舉行的電博會吸引了300余家海內外知名企業參展,為智能家電、人工智能、虛擬現實、軟件和信息服務、集成電路等7條產業鏈精準招商搭建起交流平臺;2023第二十二屆青島春季國際車展6天共成交車輛1.27萬臺,成交金額達20.5億元;全國藥品交易會匯聚2000多家醫藥大健康優秀企業參展,吸引15萬專業觀眾前來參觀采購、洽商合作,為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鏈和產業園發展帶來積極助力。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制造業發展能級,離不開技能人才。各部門單位堅持以人才鏈賦能產業鏈,加強校企合作,為加快建設重點產業鏈項目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今年“五一”前夕,青島實華原油碼頭有限公司的職工王兆軍、劉信杰憑借在“第十三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流體裝卸工職業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上第一名的佳績,被同時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些重量級獎項,撥動著“人才強青”戰略的強勁脈搏。市總工會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導全市企業廣泛開展常態化、實戰化的崗位練兵、技能培訓、師徒幫教、創新創效等活動,以人才培養賦能產業鏈健康發展。
“我們公司主營的是能源行業,但現在的高校教育和實際應用還存在著一些差異,很多剛畢業的學生來到公司,還是要從頭學起。”在一次調研中,青島熱電集團有限公司向市教育局工作人員提出了問題。隨后,市教育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系青島科技大學,向企業輸送了一批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的優秀學生開展實訓,在實際工作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此外,市教育局圍繞青島24條重點產業鏈,面向在青高校遴選了50個產教融合示范學科專業群,推動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關系,形成長效機制。
青島工程職業學院以深入開展“百家企業大走訪”調研活動不斷探索校企合作。在與精密儀器儀表產業鏈鏈主企業??怂箍抵圃熘悄芗夹g(青島)有限公司的交流中,企業負責人提到:“結合企業目前的發展定位,我們對高科技制造業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熟練掌握生產制造加工工藝及檢測技術的高技能人才有較大的需求量,希望能夠和學校合作,共同打造人才平臺,賦能先進制造業?!彪S后,青島工程職業學院智能制造學院以共建“海克斯康產業學院”為平臺,共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組織學院師生到海克斯康公司開展企業實踐項目,在提升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持續推動科教融匯工作健康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