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紀檢監察機關服務保障黨和國家大局的重要切入點、著力點。紀檢監察機關要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保護市場主體、穩定發展預期,以正風肅紀反腐新成效護航優化營商環境。
堅持“系統思維”,以統籌協作增強工作合力。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各級各部門合力攻堅的系統工程,發揮好紀檢監察機關的系統優勢和組織作用尤為重要。對內,把護航優化營商環境納入政治監督,壓緊壓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推動“四項監督”統籌銜接,深化“室組”聯動、“組組”協同、“室組地”聯合,構建“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提出建議、推動整改,深化改革、提升效能”的全鏈條監督閉環;對外,以開展“護航營商環境、打造親清島城”專項工作為抓手,探索加強協同監督的方法路徑,推動紀檢監察監督與人大監督、政協監督、輿論監督等監督方式貫通協同,提升監督效能。注重與職能部門協作配合,形成“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工作格局。
堅持“創新思維”,以精準定位提升護航質效。強化凝心鑄魂、守正創新,持續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開展“商(協)會時間”“親清茶座”等活動,傾聽市場主體意見建議。強化監督執紀,用好“深學習、實調研、抓落實”工作方法,擦亮監督探頭,善于發現擾亂市場秩序、破壞公平競爭的問題,督促整改落實。加大對公職人員服務企業中存在的“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問題的查處力度。強化警示震懾,持續加大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例通報力度。把“親”“清”作為優化政治生態的重要內容、路徑和目標,加強對政商交往正面宣傳,引導企業樹立“清廉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和生命力”的經營理念,倡樹清廉政商文化。持續加大容錯糾錯、澄清正名力度等。
堅持“有解思維”,以點上破題推動面上治理。樹立“問題導向”,堅持以企業訴求為工作出發點,圍繞企業最關心的投資融資、減稅降費、許可審批等問題開展聯合督導、專項督查,防止涉企惠企政策空轉、措施虛化,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深化以案促改促治,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問題,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等方式,督促案發單位和地區補齊短板、堵塞漏洞,推動建立長效機制。以點帶面、舉一反三,推動行業性、領域性的系統治理,從源頭解決影響營商環境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及制度性漏洞,以精準有效處置問題、整改問題,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于學江 作者單位:青島市紀委監委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紀檢監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