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月11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劉文研)日前,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工作暨第二批基層典型案例相關情況,選取12個案例,向全市復制推廣。其中,《高新區:推行工業項目全生命周期“用地一件事”》入選基層改革創新典型案例。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青島高新區堅持學用結合、以學促干,把主題教育與全區主要工作結合起來,持續推進“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以企業用地需求為改革出發點,以用地前、用地中、用地后三個階段為著力點,在全市首推工業項目“用地一件事”改革,為工業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發展賦能助力。
青島國藥科技城項目是青島高新區在全市首次推行的“用地一件事”改革項目。在前期的項目推進會上,青島高新區“項目管家”提前介入,根據項目推進情況為項目制定階段性“用地一件事”定制化審批清單。“這份審批清單詳細提供了3階段7大類集成審批全生命周期服務事項內容,一目了然,為我們項目后續開展相關審批提供了有力的指導。”青島國藥項目負責人拿到《青島高新區工業項目“用地一件事”集成服務清單》后,高興地說。
工業項目“用地一件事”改革涉及青島高新區經濟發展部、建設部、行政審批服務部、稅務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區分局、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區分局,水電氣暖專營單位等多個部門單位,部門多、事項多,審批流程十分繁瑣。
為破除阻礙營商環境發展的痛點、難點,青島高新區學習借鑒先進地區改革工作經驗,由行政審批服務部牽頭聯合相關部門,全面梳理工業項目用地各階段涉及的事項,將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有機串聯起來,整合為7大類53小類服務清單,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鏈條式”集成審批服務。
同時,為有效提升審批效率,青島高新區項目落地辦公室充分利用“用地一件事”集成服務清單,全程提供工業項目從簽約落地、開工建設、建成啟用等各環節的服務咨詢。為企業提供項目備案、土地招拍掛、項目規劃設計申報、開工建設、工程竣工驗收等幫辦代辦服務。解決項目引進、建設、啟用中存在的多頭管理、交叉管理問題,工程建設開工時間提前30多天,“全鏈條”審批效率提高30%以上。
今年以來,青島高新區大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審批質效。在全市率先啟用數字開標直播間,將開標環節現場畫面和網頁操作界面同步在線直播,實現遠程開標場景全程動態呈現。直播間上線運行以來,已完成數字開標直播14場次,參與企業100余家,交易總額1.76億元。此外,高新區上線建筑工程施工許可數字化場景,項目用地手續、工程規劃許可證等8項申請材料通過工改平臺共享信息一鍵抓取,實現施工許可業務全程“無紙化”申報、“零跑腿”辦理。
下一步,青島高新區將持續深化作風能力建設,聚焦主責主業,創新工作路數打法,不斷提升服務企業群眾的能力和水平,以高水平創新和高標準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