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公安局網安大隊在工作中發現,一篇內容為“古藺下橋買的嫩南瓜。蒸出來全是塑料......”的視頻在網上流傳。
抖音內容截圖
經核查,蔡某為了吸引眼球,在家中通過抖音平臺發布南瓜里面流出塑料物體的虛假言論視頻,視頻獲得點贊共計4000余個,轉發達7800余次,引起社會輿論,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目前,蔡某因虛構事實、散布謠言被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法制同行,安全駐心
我國法律關于網絡謠言的責任,根據行為的情節嚴重程度可能會承擔民事責任、行政違法責任和刑事責任。
下面,帶你快速了解我國法律關于處理網絡謠言的相關規定,幫助你在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保持清醒的頭腦,遠離網絡謠言虛幻和誘惑的陷阱。
網絡并非“法外之地”,在發布言論或者視頻時應遵守法律、尊重事實,不可逾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情節嚴重的還將承擔刑事責任。
對利用網絡編造傳播謠言,發布違規內容、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