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山東省關于支持中小企業的決策部署,以園聚產,為中小企業精準賦能,促進園區運營轉型升級,推動國企民企協同發展,在市民營經濟局和華通集團精心策劃籌備下,6月17日,青島市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專項小組辦公室、市民營經濟局、市委金融辦、市稅務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國資委、市行政審批局、青島海關、華通集團等聯合舉辦2025青島市“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暨中小企業服務月——“聚力華通、融匯園區”活動。華通集團所屬園區優質入園企業代表參加活動。活動由華通集團所屬華通都市產業園、青島企服集團全程協辦。
華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亮在歡迎辭中指出,華通集團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資本運營與產融服務、園區開發運營三大主業,作為全市唯一一個以產業園區開發運營為主業的市屬國企,深度融入青島市“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率先探索出“園區+數字+資本”三位一體的創新模式,全力構建服務中小企業的全鏈條生態。本次活動以華通產業園區為“試驗田”,創新打造“政府+國企+銀行+融擔”四方協同機制,精準破解園區企業融資痛點,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專屬金融服務。華通集團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構建園區金融服務生態,高效破解企業融資難題,通過服務升級賦能企業運營,推動園區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市民營經濟局黨組書記楊超在致辭中表示,今年以來,市民營經濟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會同24個部門和各區市,從政策惠企、環境活企、創新強企、人才興企、法律護企五方面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線上搭建企業通、政策通、數據駕駛艙三大平臺,線下從服務隊伍、服務基地、服務活動三方面拓展服務。線上線下協同構建起高效服務網絡,提升服務質效,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市民營經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曉峰介紹了中小企業服務月服務情況并發布了“青企會客廳”工作方案。
“青企會客廳”正式落戶
為深化營商環境改革,破解企業發展痛點,市民營經濟局立足青島產業生態,打造“青企會客廳”。會客廳旨在整合青島優質服務資源,聚焦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痛點,以“政企協同、資源融通、數智賦能”為核心,構建覆蓋政策落地、財稅優化、法律風控、融資對接、數字化轉型等企業生命周期內所需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打造企業“進一扇門、解萬件事”的標桿式服務平臺,為企業成長保駕護航。“青企會客廳”將落戶華通集團產業園等園區。市民營經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曉峰為華通集團頒牌。
華通都市產業園公司作為華通集團園區開發運營板塊的公司,主動承擔集團落實市委市政府城市更新戰略、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城市能級的工作任務,聚焦低效資產盤活工作。近年來承接了全市22宗低效資產盤活任務中的10宗,盤活昌邑路4號的青島火柴廠、永平路4號的青島第二印染廠、延安三路109號的海珊制衣廠、哈爾濱路46號的東方襯衫廠等房產土地資源,涵蓋李滄、市北、城陽三區,打造了數字經濟、文化產業、健康醫療等都市主題產業園區。
華通都市產業園公司董事長邵艷濤詳細介紹了產業園區運營情況,表示將通過打造專業型、創新型、引領型產業園區投資運營平臺,搭建“現代產業園區體系、智能化產業集群體系、金融資本賦能體系”3大體系,持續通過產業鏈賦能、金融資本賦能、數據要素賦能推動園區企業高質量發展,深化模式創新,提升專業化運營能力,實現戰略性轉型升級,致力于成長為國內知名的輕資產運營服務商。
“園區信用貸”精準滴灌
會上還發布了“園區信用貸”產品,現場給八戶優質入園企業預授信6885萬。該產品是“政府+國企+銀行+融擔”四方協同聯動,在華通集團通過大數據為園區企業精準畫像的基礎上,引入青島融資擔保集團擔保增信、與青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一款創新型金融產品,將以華通集團產業園區為試驗田,首發落地后在全市推廣。產品采用“預審+綠色通道”審批機制,當日提報當日審批,最快可2個工作日放款。
首批獲得授信的青島創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璇表示,“園區信用貸”為小微企業注入了“源頭活水”。作為華通集團產業園區在園企業,創亞酒店受益于該融資服務,有效解決了企業在住宿、餐飲、零售等多元經營中的資金周轉需求。
會上,來自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島)、上海錦天城(青島)律師事務所、市稅務局、市行政審批局、青島融擔集團的專家還就企業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讀和答疑。
下一步,華通集團將秉持“共生共贏”理念,通過“園區載體賦能、產融服務創新、政企聯合服務、國企民企協同”四維驅動模式,在政府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在合作伙伴的協同下,凝聚服務共識、匯聚服務合力、營造服務氛圍、聚能企業發展,共同激發民營企業的市場主體活力,構建國企民企協同發展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