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兵總指揮宋普選是山東人
在以往的閱兵中,一般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主持。而此次,恰恰打破慣例,由國務院總理來主持。而閱兵總指揮卻仍延續了由北京軍區司令員擔任的慣例。 [詳情]
- 閱兵中的“神秘數字”
56門禮炮交替鳴放70響,由200人組成的升旗儀式護衛方隊護送國旗走向升旗臺……這些出現在閱兵上的“神秘數字”,到底有啥講究? [詳情]
- 習近平簽署通令嘉獎參閱官兵
嘉獎令號召,全軍指戰員要向閱兵部隊學習,用好這次閱兵取得的成功經驗,把閱兵煥發出的愛國熱情、強軍壯志,轉化為牢記使命擔當、投身強軍實踐的自覺行動。 [詳情]
- 專家詳解84%的裝備是新面孔
勝利日閱兵中,27個裝備方隊和10個空中梯隊,動用了40多種型號裝備500多件、20多種型號飛機近200架。這些裝備有哪些亮點?向外界透露哪些信息? [詳情]
- 殲15艦載機首秀出動70架直升機
隨著由5架殲15戰機編成的艦載機梯隊呼嘯而來,我國自主研制的殲15艦載機完成了閱兵場上的首秀。這個型號的飛機實現了我軍固定翼飛機從岸基到艦基零的突破。 [詳情]
- 五千青島港人駐足看閱兵
青島作為中國唯一一座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城市,到處洋溢著激動的心情,無論是商業步行街,還是大街小巷,無論是在單位、學校,還是在家里、商場里、街上公交車站大屏幕前,人們紛紛駐足觀看。 [詳情]
- 孫永志老人參加受閱心情激動
“心情非常激動,閱兵非常成功,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經過天安門城樓的那一刻。”昨天中午,參加完閱兵儀式從長安街回到住地,孫永志老人的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復。 [詳情]
- 老兵看閱兵:歷史沒有忘記我們
“我要是年輕50歲,這架飛機我也能開起來。”昨天上午,88歲的抗戰老兵、中國第一代空軍飛行員董成森,看著天空飛過的各種新式飛機,忍不住向身邊的老戰友們炫耀起來。 [詳情]
- 88歲老兵觀禮前激動睡不著
對于88歲的抗戰老兵李修山來說,這次進京是他生平第一次,也是這輩子最難忘的一次,因為他有幸受邀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觀禮,親眼見證祖國的強大和富強。 [詳情]
- 島城數百抗戰老兵獲抗戰紀念章
島城數百名抗戰老戰士獲得國家頒發的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記者走訪5位獲得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的抗戰老兵,聽他們講述當年保家衛國的往事。他1944年就參軍打日本鬼子... [詳情]
- 弘揚抗戰精神開創美好未來
我們向在14年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特別是8年全面抗戰的艱苦歲月中,不畏犧牲救亡圖存的民族英雄致敬!抗戰英雄身上展現的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和必勝信念,念之令人動容。 [詳情]
- 社論:凝聚和平與正義磅礴力量
7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鏗鏘的步履、雄壯的樂曲,將人們的思緒拉回到那段家國破碎的歲月。 [詳情]
- 21萬名抗戰英雄獲頒紀念章
正如習近平同志講話時強調的那樣,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21萬枚紀念章背后,有無數個充滿熱血和心酸的的抗戰故事。 [詳情]
- 最年輕將軍領銜殲10戰機編隊
此次閱兵最年輕的將軍,殲-10梯隊將軍領隊、沈空參謀長常丁求作為帶隊訓練的長機飛行員,將領銜戰機編隊飛向天安門。48歲的他即將達到空軍殲擊機飛行員的最高飛行年限。可他卻精神得像個小伙子。 [詳情]
- 受閱殲15戰機陸上集結
艦載機是以航空母艦或其它水面艦船為活動基地的飛機、直升機的統稱。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時,仍有殲-7、殲-8等二代機型參加檢閱,而9.3閱兵式,受閱的殲擊機均為第三代戰斗機。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