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人物】嶗山城管副局長孫宏偉 保姆式服務扮靚這座城
孫宏偉(右)在檢查環衛工體溫檢測情況。
記者/ 朱穎 徐斌 寧冠宇
一場“疫情”,考驗了一群人,更考驗著一座城。
醫護人員一線抗“疫”,民眾居家抗“毒”,而城市美容師們則夜以繼日的守護著城市的潔凈安全!
整潔靚麗的市容環境,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更是展現城市形象的窗口。嶗山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孫宏偉一直以高規格、高標準、精細化管理扮靚嶗山。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孫宏偉更是將城市“消、殺”工作嚴格落實到實處。
用“雙百分”標準要求,護十萬余戶家庭環??到?!
“環境衛生無小事,容不得半點馬虎!”用孫宏偉的話說,疫情之前,滿分要求;疫情到來,“雙百分”答卷,才能給轄區的226個小區、10.4萬戶家庭安全衛生保障。
正是他的“嚴苛”要求,不但確保了奮戰在消毒、殺菌一線的3000余名環衛工“0”感染,更是讓所管轄區的生活垃圾清運和醫療廢棄物得到及時處置,有效阻斷了病毒傳播源,確保了嶗山區環衛行業持續安全無事故運行。
孫宏偉檢查小區衛生垃圾清運情況。
每天驅車百余公里,“暗訪”垃圾清運、消殺點!
“疫情突發時無經驗借鑒,只得摸索前行!”孫宏偉說,環衛工屬戶外工作工種,工作中會接觸各類人群,只有保障環衛工的人身安全,才能切斷病毒傳播。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前期,醫療物質緊張,如何保3000余名環衛工“安全上崗”成了擺在他面前的頭道難題。為解決消殺用品,他連夜向主管部門申請,并多方聯系愛心機構,協調爭取到9400個口罩、6大桶和60小桶消毒劑、150個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下發到環衛基層,給一線的環衛工們吃了上崗“定心丸”。
“米”解決了,能否順利下“鍋”成了孫宏偉接下來擔心的問題。“就怕有人安全意識不夠,圖省事,不戴口罩!”孫宏偉說,有的環衛工個人安全防范意識欠缺,作為他們的“家長”,有責任監督到位。
為檢查環衛工上崗情況,孫宏偉每天自己開車百余公里,深入到垃圾清運點“暗訪”,碰到不量體溫、不戴口罩的行為,嚴格問責落實,樹立基層安全防范意識,有效阻斷了病毒傳播渠道。
孫宏偉在廢棄物循環利用點巡查。
“扼殺病毒!不放過一個衛生死角”
“疫情發生后,最先的就是做好人員調度,加大衛生清掃力度、督促衛生死角的清理。”孫宏偉告訴記者,對于全年無休的環衛工來講,疫情后,除了平時的衛生清掃、垃圾分類清運等工作,還擔負起了小區衛生消殺、清運。
“特殊時期,堅決不能讓小區垃圾長時間堆積!”巡查中,孫宏偉發現,金嶺美地小區有大量生活垃圾積存,因小區物業春節放假,一時半會無人清理,如果長時間堆放很容易形成安全隱患,同時也容易滋生細菌,對小區居民健康產生一定威脅。為了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孫宏偉立即聯系協調相關單位進行清理,由于垃圾堆放量比較大,清理難度比較大,時間也比較長,他一直在現場指揮調度,晚上9點才徹底清理干凈。
在公共衛生間播放安全衛生小知識。
深入一線消殺,他樂觀自嘲雙手腫成了“茄子”!
由于長時間接觸環衛消殺消毒水,孫宏偉的雙手產生了強烈的過敏反應。“火辣辣的疼,腫的跟個茄子似的?!睘榱瞬挥绊懝ぷ?他兜里偷偷備了瓶蘆薈膠,痛癢難忍時,緩解腫癢。
“基本是早七點出門,晚十點回家,其余時間都泡在檢查現場了!”孫宏偉告訴記者,除夕以來,嶗山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共組織中心城區出動生活垃圾清運工人 7.7萬余人次,生活垃圾清運車輛 4700余車次,清理垃圾衛生死角290處,共清運生活垃圾 3.5萬噸。
另外,還督促檢查小區、單位單獨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桶,調度城區和農村社區共增設10條廢棄口罩清運專用線路,對于有疑似患者的小區單獨開設垃圾清運線路。對于垃圾收集、運輸作業、中轉站、公廁是否按要求進行消殺重點檢查。還組織相關科室下發明確消殺標準和相關制度,落實工作登記,帶隊到五個街道明察暗訪檢查現場效果。
研究落實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牽線幫扶,助企業復工復產!
城市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有效運行。2月份,是企業復工復產的時期。孫宏偉第一時間走訪座談了4家企業,落實復工以及經營情況和困難。在了解到青島國標環保公司有相關防腐試劑和污水處理藥劑等環保用品以后,孫宏偉立即落實嶗山區濱海步行道欄桿及污水處理廠需求。
可喜的是,經過溝通洽談,雙方已經洽談約定,新型油漆到貨后,將在海邊及內陸提供兩段護欄進行現場測試。為企業復工復產牽線,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