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跟評發帖送紅包!

打開

13億人的印度 已經到了大爆發的邊緣

2020-04-07 10:08    新周刊

疫情之下,印度人該何去何從。/《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面對開始攀登的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曲線,在祈福和堅定信心之余,印度顯然還需要拿出更有效的措施。自1月底出現第一例輸入型新冠肺炎病例以來,印度便是全球疫情發展中被重點關注的一個。

稍作預判,都能看到這里的13億人口,巨大的貧富差距,復雜的民族、宗教信仰構成,均會放大疫情防治的難度系數。

3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緊急情況計劃主任Mike Ryan表示,在某種意義上,人類對抗新冠疫情能否取得決定性勝利,未來很大程度將取決于印度控制該病毒的能力。

當天夜里,印度總理莫迪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從24日零點起,全國將進入21天的封鎖期。

截至4月6日,印度政府網站數據顯示,當地確診感染3666例,死亡109人。

對比歐洲、美國等地的疫情數字,印度的情況似乎還算可觀。但在多家媒體采訪報道中,均有專家指出印度的確診數字是被嚴重低估了,因為到目前為止,印度依然是全球范圍內進行病毒檢測最少的國家之一。

4月5日晚9點整,在總理莫迪的號召之下,正處于全國封鎖階段的印度人民啟動了為時9分鐘的點蠟燭活動。云南民族大學老師、現在德里大學讀博士的甘露婷為新周刊拍下了鄰居放孔明燈的場景。

印度新德里,點蠟燭活動中,有居民放起了孔明燈。(甘露婷 供圖)

此前,莫迪曾向全國民眾致辭:“在病毒蔓延的黑暗之中,我們必須不斷朝著光明和希望前進。”甘露婷亦向我們解釋,受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影響,當地人相信蠟燭帶來的光明可以幫助自己戰勝黑暗和困難。

雖然此舉對抗疫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但是通過星星點點暖色的燭光,似乎讓每個人一下子走出自己的孤島,回到共同的社會當中。

但面對開始攀登的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曲線,在祈福和堅定信心之余,印度顯然還需要拿出更有效的措施。

“印度或許是人類還沒為COVID-19做好準備的證明”

1月30日,印度喀拉拉邦出現了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患者是從武漢歸國的一名醫學生。據報道,武漢大概有500名印度留學生,他們大多念的是醫學專業。

由于最初確診的幾位留學生陸續治愈出院,且早期出現的病例均為境外旅行輸入,印度只是切斷了與世界上其他重災區的聯系。

2月初,印度暫停中國公民申辦印度電子簽證,后又陸續宣布所有類型的簽證暫時失效。3月份,意大利、伊朗等國家的公民也被禁止入境。

與此同時,印度還建立起24小時全球領保熱線和郵箱響應僑民,并向意大利和伊朗派出飛機和醫療隊,協助當地僑民篩查病毒并盡早撤離。

國內方面,3月10日,總理莫迪以身作則,號召大家為減少聚集,取消印度教傳統節日“灑紅節”。

3月10日至12日期間,從意大利返回旁遮普邦的Baldev Singh參加了當地錫克教舉辦的萬人慶典活動,后被確診新冠肺炎,Singh后來導致當地20個村莊4萬人被隔離,27人被感染,他亦成為印度首位超級傳播者。

同一時間,在德里南部的一個清真寺,來自印度和世界各地的教徒舉行了為期大約半個月的集會活動。有消息稱,一位印尼教徒帶來了傳播源,后來印度全國多地出現的確診病例都被證實與該集會有關。

3月13日,德里首都轄區政府宣布嚴禁任何超過200人的集聚活動。

同一天,印度衛生部門發表聲明,稱COVID-19“于印度而言并非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官員還向記者表示,“我們不必太過恐慌”。

印度媒體的官方twitter,字數越少,信息越震撼。

3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在日內瓦告訴全球媒體記者:“我們需要向所有國家傳達的只有這一條信息——測試、測試、測試。”

印度顯然沒有真正接收到這則信息。

一方面,當地衛生部門的官員持不一樣的主張。

據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稱,印度到目前為止大概只動用了38%的檢測實力。截至4月3日,當地總共給6.6萬人進行了病毒檢測。

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主管Balram Bhargava認為,世衛組織的建議對于印度來說有些過早了,一旦采取大范圍的病毒檢測,會在民眾間造成更多的恐慌。

衛生部門還給出了一份“證據”:3月上半月,從印度50所公立醫院的呼吸道疾病患者身上采集的826份樣本來看,他們均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此外,醫院也尚未向他們報告呼吸道疾病入院人數激增的消息。

一對疫情期間誕生的雙胞胎被命名為“Corona”和“Covid”(即新冠疾病)。(YouTube截圖)

另一方面,印度本身的檢測能力亦有限。

按照比例計算,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每一百萬人中只有18人進行了檢測。只有去過高風險國家,與確診病例有過接觸史,或者是收治了嚴重呼吸道疾病患者醫院的醫生,屬于“這18個人”的范疇,可以去公立醫院進行免費測試。其他前往私人醫院進行自主檢測的,必須支付4500盧比的費用。

據BBC在3月20日報道的數據顯示,印度的實驗室能夠在6個小時內提供病毒檢測結果,一間實驗室每天可以測試90份樣品。接下來,這個數字還可以翻倍,如果大概50所公立實驗室都投入到檢測工作中,印度的檢測設備將提升到122個,每天能給出約8000份結果。

前衛生部長K Sujatha Rao告訴BBC記者,“我知道大規模測試并不是一種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我們所進行測試似乎太局限了。為了限制病毒的社區傳播,加大檢測范圍是有必要的”。

于印度而言,和病毒嚴重暴發的地區相比,那些“靜悄悄”的地方,才真正讓人感到恐懼。一份由三所美國大學和德里經濟學院聯合發表的最新報告顯示,5月中旬,印度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將多達130萬例。

4月6日疫情地圖。

英國衛報評論目前全球疫情時指出,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必須親自為他們在初遇病毒時所走的錯路付出代價,印度或許就是人類還沒為COVID-19做好準備的證明。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遭病毒重創的喀拉拉邦,擁有印度最好的公共衛生系統,也是進行了最多的測試的地區之一,可以反映出相對真實的數據。

在那里,Covid-19的病死率目前僅為0.7%。

突如其來,史上最嚴的封國政策

3月24日零時,印度的21天封國政策正式生效。

街道變得空蕩,原本繁忙的鐵道和車站也安靜下來,人們都自我隔離在家中。街上每隔一段距離,便能看到警察設立的關卡,只有持相關證明或從事基礎服務的人員可以通過。

這則史上最嚴的封國政策,表明了印度抗擊病毒的決心。為此印度還起用了1897年英國殖民時期制定的《流行病法》。該法案是針對當年鼠疫設立,允許地方邦政府采取非常規手段防控,執法人員在此期間可享受法律豁免。

衛報記者毫不客氣地評論道,“封國后第一個黎明,另一場悲劇亦隨之到來”。

印度焦特布爾藍城。(圖蟲創意)

現代印度本來就不是為社會隔離功能建立起來的地方。對于當地中產及富裕的家庭來說,隔離是可能實現的,他們依然可以在自己的公寓或獨棟里,享用早就儲備好的糧食,收看電視臺放了幾百遍的《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利用科技產品實現在家辦公、上課……

但對于剩下的貧民來說,隔離卻是物理或經濟上都無法實現的事情。

以孟買為例,這個城市人口的六分之一,有七千六百萬人,都生活在貧民窟里。據CFS最新的研究,在Dharavi,孟買其中一個貧民窟,平均1440人共用一個廁所。另據孟買市政公司調查,貧民窟78%的廁所都缺乏供水。相比于人類,這樣的環境似乎更適宜病毒生存。

印度政府曾在2014年啟動過“清潔印度任務”,以改善基礎衛生設施,該項目的執行機構聲稱現在100%的印度家庭可以使用廁所。顯然居住在貧民窟里的家庭被排除在外。

印度民間的女性醫療工作人員。2014年,這里才完全消滅小兒麻痹癥。

這些居住在貧民窟里的印度人,多是從農村地區來到大城市打工的。他們用龐大的數量支撐起了一個城市的日常運行,建筑工人、手機制造工人、理發師、廚師、服務員、外賣員、廁所清理員……

天黑之后,這些分布在各行各業工作崗位上的農民工,又會回到他們在貧民窟的擁擠的家里。一天下來,他們能獲得138到449盧比(10-41元人民幣)不等的日薪。

封國政策切斷了他們的收入來源,有些人身上的存款不足100元人民幣。迫于生活的壓力,以及對病毒的恐慌,回家成為他們唯一的選擇,印度許多大城市都出現了農民工返鄉潮。一夜之間,他們又從貧民,變成了流亡者。

特里普雷什沃區的窮人。(圖蟲創意)

3月底,德里便發生了流動工人大規模返鄉的事件。大批工人聽信了“北方邦組織返鄉”的謠言后,搭乘德里指派的公交車前往北方邦境內。但工人到達后卻未見傳聞的北方邦返鄉車輛,只能選擇徒步返鄉。

Kumar便是徒步大軍中的一員,在接受外媒記者采訪時,他、妻子和10歲的女兒已經走了超過40公里路。想回到村莊,他們還有260公里需要前行。

還有人路上只能靠餅干和吸劣質的煙來充饑,“在病毒襲擊我們之前,我們可能已經走死了吧”。

這些話也并非危言聳聽,一位39歲的印度男子,在從德里回中央邦的300公里路程中,突感胸痛,而后死亡。另一名62歲的古吉拉特邦男子,在從醫院回家的途中暴斃。還有4名流動工人在夜晚從拉賈斯坦邦返回古吉拉特邦的路上,被一輛卡車撞擊身亡。

印度快報用“印度正在步行回家”為版頭,報道了這一前所未有的轟動場景。

人群的流動有可能加劇疫情的擴散,也為印度相對更加落后的農村地區帶來更多未知風險,這顯然是莫迪政府未曾預料到的。

隨著情況越來越糟糕,政府又倉促給他們安排了交通、住宿和食物。但又有人指出,這一補救措施還將進而造成一場新的噩夢——成千上萬的工人相互擁擠在德里汽車總站,等待接送他們的車輛駛來。

德里首席部長Arvind Kejriwal懇請工人不要離開首都。他要求他們,“待在原來的地方,因為聚集便意味著感染”。

孟買Jaslok醫院的院長Rajesh Parikh認為:“這是我們最黑暗的時刻。他們徒手建造我們的房屋、工廠、國家,但現在我們拋棄了他們。”

總理莫迪為封國公開道歉,但他同時表示:“要在這場戰斗中獲勝,我們必須采取強硬的措施。”

就在一個月前,莫迪政府還迅速地撤回了所有想回家的海外僑胞,但對于國內上千萬想要回家的人,他能做的不多。政府為貧民階層準備了220億美元的救助資金,并將通過現金的形式發放。

中央政府還要求地方邦政府阻止流動工人外流、向工人提供基本食宿、對返鄉工人進行14天隔離,但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中央政府在地方政府面前權威有限,他們唯一能直接掌控的只有內政部直屬的警察系統。

在嚴格的封鎖和強制隔離政策下,網絡上一時間出現了許多警察用棍棒、強制暴曬、強迫做俯臥撐等手段訓誡違令者的視頻。一些地方宗教勢力還與警方發生暴力沖突,造成了人員傷亡。

對于選擇留守城市的一些從事運輸、零售的商人來說,過于突然的封城,也讓他們頓時手足無措。

Shah兄弟是德里市郊的水果商。24日晚,他們和平時一樣批發水果來市場賣,卻遭到了警察的敲打。但僅躲了一天,兄弟倆便又跑回市場去,他們告訴BBC記者,因為自己還有家庭要養活,而隔離在家的人們也需要他們的供應。他們只想要一張被允許完成自己工作的通行證,“人不能打喂飽你的人”。

和Shah兄弟相類似的小攤販支撐起了印度小城鎮和村莊的基本物資供應,封城則意味著供應鏈的崩裂。

像亞馬遜等線上商城的配送也遭到了關卡的阻攔。一家線上食品app也反映,由于封城,他們不得不倒掉了1.5萬升牛奶和1萬公斤蔬菜。

印度拉賈斯坦邦,牛群正在一個骯臟的社區里吃垃圾。(圖蟲創意)

不少媒體報道都提出了懷疑,印度是否在傳染病災害暴發之前,率先創造出了一場人道主義危機?

BBC一名印度裔記者認為,封國可能只是為不斷發酵的混亂,套上了一件具有欺騙性的外衣。

但亦有調查顯示,如果不封國,到7月底,整個印度會有3億-5億人感染,其中3000萬-5000萬人會因此死亡。

“關鍵就在接下來的三周時間,我們能不能抓緊建起一個有針對性的檢測和治療系統,不能浪費了這次封鎖。”印度傳染病領域的權威研究員Gagandeep Kang指出。利用這段時間,追蹤隱藏的感染者,或成印度戰疫的關鍵。

面對疫情,印度的底氣何在?

對抗病毒,印度的資源是十分有限的。

CNN對比了印度貧民窟Dharavi和紐約的人口密度,這里有大量民眾生活在不衛生的環境中。這個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8萬人的貧民窟,在前段時間出現了感染病例。

在印度,平均每一千人擁有0.7張病床,在意大利這個數字是3.4,美國是2.9;印度每一萬人可擁有8位醫生,在意大利這個數字是41,韓國是71。在平日里,大多數有流感癥狀的印度人都不會去看醫生,而是自我治療或去藥店解決。

一個更夸張的數據是,整個印度的呼吸機數下來,不超過5萬臺。

曾經,這里還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但在去年,增長率放緩至4.7%,為六年來最低水平。去年的失業率也達到一個45年來的高峰。八個核心部門的工業產值下降了5.2%,為14年來最差。

印度用于醫療衛生上的支出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8%,這也意味著,如果病毒全面暴發,情況不堪設想。

接受新周刊采訪時,在印度生活了4年的甘露婷指出,“印度制藥水平較高,特別是仿制藥方面,而且印度也是早期分離了冠狀病毒的苗株的國家之一。印度整體醫療水平和設施相對有限,但也因當地目前確診數還較少,所以尚未出現醫療擠兌的問題,與此同時,印度政府也開始改裝火車以備醫療房間。”

她擔心如果未來病例持續增長,印度也會像其他國家一樣,醫療體系難以支撐運作。

英國衛報采訪了印度各地的醫生,他們均表示醫務人員缺乏適當的防護設備,甚至包括基本的口罩,“這意味著可能會有帶新冠肺炎癥狀的患者被拒收”。

加爾各答的醫生穿上了塑料雨衣來為病人做檢測,德里一家醫院則有醫生戴起了摩托車頭盔。

在偏遠的農村地區,病情雖尚未暴發。但據統計,移民勞工返鄉的主要目的地是北方邦、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拉賈斯坦邦和奧里薩邦。

這些地區的醫療基礎設施條件整體較差,比如,在比哈爾邦的政府醫院,平均每8645人擁有一張病床;在北方邦平均醫患比例高達1:3692。若疫情擴散,當地醫療機構根本無力應對。

有位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向民眾噴高壓氯水,聲稱為他們消毒。

推特上“ #NoMeat_NoCoronaVirus”成為了印度人頻頻轉發的熱門話題,發動者聲稱只有吃肉的人會受病毒感染。為了遏制謠言,并防止銷量下降,一些從事家禽業的人在海德拉巴舉辦了雞肉慶典活動,由當地高官部長親自試吃,以示支持。

包括在微博上常見的“飲用牛尿”“涂抹牛糞”抗病毒等說法,是由當地的幾位政客發起,毫無科學根據。雖然世衛組織官員痛斥了這種傳謠的做法,“牛崇拜”卻已從一種宗教文化,深入到印度當地的產業鏈當中。

比如一家銷售洗手液的企業,產品賣點是“不含酒精”,且是“從本地牛的牛尿中獲得的蒸餾水”。疫情期間,該洗手液的網購頁面上出現了“限購”“缺貨”等關鍵字。

抗病毒床墊應運而生。

據BBC報道,印度多地的醫療工作者均有出現遭到攻擊,被社區、鄰居驅逐等情況。

Twitter上的一則視頻,拍攝了印度中央邦印多爾,一名暴徒向兩位身著防護服的女醫生扔石頭的場面。

BBC記者采訪獲知,兩名醫生是在前往人口密集區域,給疑似病例進行檢查的途中,遭到了襲擊,7名相關人員被逮捕。

在印度北部的一家醫院里,被隔離的疑似病例會用難聽的語言辱罵醫務人員,“有些人還會全身赤裸地走來走去,騷擾女醫生和護士”。

德里地方政府請求警方為醫護人員提供更多的保護。

一邊是與人口基數嚴重不平衡的醫療資源,一邊是各種謠言在傳播、傷醫事件在出現,印度的病毒防治難上加難。

或許是意識到民眾態度也是務必解決的問題之一,3月22日,也就是疫情暴發初期,印度總理莫迪便通過電視講話,要求民眾在當晚5點來到各自家門、窗口或陽臺上,為奮戰在一線的醫療和基層工作者鼓掌、搖鈴5分鐘。

甘露婷亦告訴我們,下午5點,她的很多鄰居都準時鼓起了掌,或敲響了鍋碗瓢盆,“附近一時雷聲大震,持續了近1小時”。

目前,所有人都在關注,21天的全面封鎖結束后,印度會進一步采取什么行動。

會適度放松封國政策?還是會因為發現感染人數持續增加,而繼續下一階段的封鎖?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前協調員Farzad Mostashari認為,“政治、政策與數據,才將決定人們的未來走向”。

青島疫情數據

  • 確診

    --

    較昨日--

  • 境外輸入

    --

    較昨日--

  • 疑似

    --

    較昨日--

  • 治愈

    --

    較昨日--

  • 死亡

    --

    較昨日--

國外疫情數據

  • 現存確診

    --

    較昨日--

  • 累計確診

    --

    較昨日--

  • 累計死亡

    --

    較昨日--

  • 累計治愈

    --

    較昨日--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錯時錯峰就餐、老師要走班串場!青島開學安排來啦

2020-04-07    青島新聞網綜合

3次核酸檢測為陰性!青島新增美國輸入確診病例詳情

2020-04-07    青島新聞網綜合

青島多個村莊要拆遷 這里將征收土地 補償安置方案公布

2020-04-07    青島新聞網

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向張靜靜同志表示深切哀悼

2020-04-07    青島新聞網綜合

重磅! 嶗山23所幼兒園整改結果公布 10所變普惠園

2020-04-07    青島新聞網

疫情影響青島對外貿易?進口商品更難買?官方回應了

2020-04-07    青島新聞網

基層公務員一個月5200塊錢,終于狠心辭掉這份工作!

2020-04-07    青青島社區

青島科技裝備產業園首批企業將投產 預計年產值超5億

2020-04-07    青島新聞網

青島今年新增公共泊位5000個 獎補力度走在全國前列

2020-04-07    青島晚報

建9棟商業樓! 青島富力?總部基地國際港(三期)公示

2020-04-07    青島新聞網

查看更多

跟評發帖送紅包!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根河市| 东光县| 承德市| 营口市| 常山县| 凌海市| 高淳县| 石阡县| 伽师县| 陆川县| 哈巴河县| 古丈县| 肥西县| 驻马店市| 中卫市| 恭城| 繁峙县| 邯郸市| 静海县| 万源市| 东兴市| 平南县| 丰城市| 辽宁省| 神农架林区| 基隆市| 东乌| 报价| 遵义市| 九龙坡区| 衡阳市| 临高县| 尤溪县| 营口市| 开远市| 铜梁县| 凉城县| 宁乡县| 探索| 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