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一所發布千年全球海浪數據 可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
海洋一所發布千年全球海浪數據
可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日前,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對外公開發布了千年全球海浪數據。該數據來源于海洋一所自主發展的包含海浪的第二代氣候系統模式FIO-ESM v2.0,是國際上首套來自于完整氣候模式的長時間海浪數據,其空間可覆蓋全球海洋,時間可覆蓋過去百年、現在和未來百年。
據海洋一所物理海洋室宋振亞介紹,該套全球海浪數據由月平均和3小時高時間分辨率的有效波高、波向、譜峰周期和跨零周期等4個海浪要素組成,包括了700年的工業革命前試驗、165年(1850年-2014年)的歷史模擬試驗、86年(2015年-2100年)的未來情景試驗以及150年的1%二氧化碳增加和4倍二氧化碳突增試驗數據。
海浪是海洋中最為常見的物理現象,也是全球海洋中含能最高的運動。但以往的國際研究對海浪在大尺度海洋和氣候系統中的作用未給予重視。海洋一所創建了全球首個包含海浪的氣候系統模式,因此可以直接得到工業革命前、歷史模擬、不同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以及二氧化碳敏感試驗條件下的海浪參數。該套系統可以用于研究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長時間全球海浪數據,將極大彌補當前海浪研究及海浪應用中數據的不足,特別是工業革命前千年的數據有望加深對海浪這一物理過程的科學理解,通過歷史試驗數據能夠進一步厘清過去百年海浪變化的科學事實,未來氣候變化情景試驗數據能夠在海岸工程、海岸侵蝕研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基于二氧化碳敏感試驗數據能夠深入理解海浪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總體來說,這些數據最終將在氣候變化科學研究、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記者 王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