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意滿滿“上不封頂”!青島19項措施為“兩區”人才集聚賦能
青島日報2020年6月1日1版
青島19項措施為“兩區”人才集聚賦能
誠意滿滿“上不封頂”服務多多“讀得懂你”
●全職引進上合組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優勢領域的尖端科研人才,可獲500萬元安家費
●“兩區”認定的外籍及港澳臺高端人才可按照上年度在青納稅總額30%的標準發放生活補助
●專業性較強的職位或重大項目,可采取聘任制引進公務員
●設立首期1億元人才賦能基金,對優質初創期人才項目進行股權投資
●人才住房產權型銷售價格,最低可放寬至同區域住房售價的60%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近日,我市出臺了《關于加快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人才集聚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試行)》,圍繞創新市場化人才評價機制、重點領域人才激勵機制、外籍及港澳臺人才集聚機制和人才服務保障機制四個方面出臺19項具體措施,為人才集聚賦予新動能。
創新市場化人才評價機制。“兩區”5G、人工智能等“四新”領域高成長性機構,可自主推薦“新銳”人才,納入“未來之星”工程,2年培養期內,最高可獲100萬元培養經費補助。為“兩區”產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可自主推薦人選,擇優納入青島“拔尖人才”管理。對獲得國家、省、市級大賽一定獎項且在“兩區”落地的優質人才項目,可納入市創業創新領軍人才計劃,給予100萬元創業創新研發補助和30萬元安家費。對年薪酬50萬元以上的人才,可認定為青島市高層次人才并發放“服務綠卡”,在全市范圍內享受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37項“綠色通道”服務。
創新重點領域人才激勵機制。“兩區”全職引進上合組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優勢領域的尖端科研人才,可獲500萬元安家費;柔性引進的可連續3年享受在青納稅勞動收入30%的獎勵,上不封頂。尖端人才領銜的團隊項目,可獲最高1億元的綜合資助。貢獻突出的外事、外語和外經貿人才,可作為單獨系列參加市級拔尖人才選拔;急需緊缺的可按照“一事一議”政策給予支持。“兩區”支持發展且具有一定規模的外資金融機構領辦人,與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機構合作的金融機構領辦人或入選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工程人才,最高可獲20萬元補助。高層次涉外法律人才可按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標準給予30萬元獎勵資助。賦予“兩區”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事業單位選人用人自主權,可采取備案制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專業性較強的職位或重大項目,可采取聘任制引進公務員。設立首期規模1億元的人才賦能基金,對符合“兩區”產業發展方向的優質初創期人才項目進行股權投資。
創新外籍及港澳臺人才集聚機制。“兩區”認定的外籍及港澳臺高端人才可按照上年度在青納稅總額30%的標準發放生活補助。“兩區”引進的外籍及港澳臺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成員,可申辦最高5年有效期的居留許可;符合認定標準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申請在華永久居留;對來青探親、洽談或參加活動的外籍華人,可以簽發5年內多次出入境有效簽證。外籍及港澳臺高校畢業生享受高校畢業生住房補貼、一次性安家費、就業創業補貼同等待遇。
創新人才服務保障機制。“兩區”建設的人才住房,租賃型租金或產權型銷售價格最低可放寬至同區域住房市場租金或住房售價的60%。打造“青年驛站”,為來“兩區”求職的應屆和畢業一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可提供7天免費住宿服務。建設國際人才社區和區域性人才服務綜合體,提升人才服務水平。探索人才項目“飛地孵化”模式,優先布局“兩區”資源,以信息化手段引導帶資金、帶技術的優質人才項目向“兩區”集聚。
(記者 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