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女孩三天花上萬元買盲盒!店家給其備注:膠州小土豪
你永遠不知道平淡無奇的日子里
孩子會給你帶來
多大的驚喜(xia)
青島膠州市的崔女士女兒今年12歲,正上六年級,因為家庭原因,也就周末的時候,女兒能陪陪自己,平時并不經常帶著女兒。
“當時女兒只是說用我的手機玩玩,我也沒想到她竟然用我的手機轉了賬,而且把聊天記錄都給刪除了!”崔女士說。
直到快過年用錢時
她發現手機里的錢不見了
“我當時才反應過來
應該是女兒用我的手機
把錢轉走了”
這些錢用來干什么了?
崔女士說 她當即找到女兒
并從床底下翻出一書包小玩具
“這些東西就是所謂的盲盒,每一個都很貴,而經過消費記錄查詢,女兒購買這些盲盒花了12547元!”
發現此事后
崔女士第一時間報了警
但警方表示
這不屬于詐騙
建議她直接聯系商家
“女兒完全是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
偷偷轉的錢
這種消費怎么能算數呢!”
崔女士表示,發生這樣的事,作為商家應該第一時間聯系孩子的監護人。
尤其是短短的三天時間里,發生了12547元的消費,更應該聯系到家長,但是她壓根就沒接到對方的任何一個電話。
崔女士女兒的消費轉賬記錄。
對于崔女士的訴求,店里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經盡到了提示核實的義務,但女孩一直表示“家里有礦”“不差錢”。
對這個說法
崔女士并不認同
“她還是個孩子
說家里有礦
那就有礦嗎?”
崔女士說,因為疫情,自己本來維持生計的小生意入不敷出,如今只能靠抄水表掙點錢為生,這一萬多塊錢,對有的家庭來說可能不算什么,但對她來講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說起這件事 店家感覺也很委屈
“我們也是受害方!”
記者聯系到商店負責處理此事的相關負責人,其表示,最早一次是去年12月15日左右,看到小姑娘出手非常闊綽,他們多次詢問其家長是否知情,并詢問其家庭信息。
為了讓小姑娘省一部分錢
店員還表示
可注冊會員享受折扣
但均被其拒絕
與小姑娘進一步交流核實中
對方均表示
自己每個周零花錢都是上萬塊
還出示了其母給自己零花錢的轉賬截圖
崔女士女兒展示給店員的其母親轉賬記錄截圖。
兩次轉賬金額分別為6800元及10000元,而在購買盲盒過程中,她還把重復版送給同行小伙伴,十分大氣。 后來小姑娘還專門加店長微信,要預留盲盒新款。
店長微信提醒她花錢多,小姑娘表示:“自己零花錢多,花幾千跟花一元一樣,沒感覺!”
崔女士女兒與店員的聊天記錄。
“我們和當時圍觀的消費者都以為這是個‘富二代’,如果知道她是偷偷轉的其母親的錢,而且說了這么多謊話,說什么也不會賣給她!”該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說
盲盒購買者以學生群體居多
很多消費者買到隱藏款及驚喜款
轉手可以賣個高價 小姑娘購買這些盲盒后已經拆了包裝,
產品本身也已磨損嚴重,
完全不能二次銷售了。
采訪時
該負責人表示
他們畢竟不是公安機關
作為店家
他們已經盡到了相應的提醒核實義務
出現這樣的事情,把責任全部歸于店方顯然并不公平,作為孩子的家長也應該承擔相應的監管責任。
該負責人表示,小姑娘所購盲盒是去年的事兒,事件跨度將近半年,沒有購物小票且均不能二次銷售。在膠州市場監管部門告知其家庭經濟情況后,他們出于人道主義同情,同意退還部分款項。
而根據崔女士所提供的購物金額,需退店203個盲盒。但對方所能退還盲盒數量遠遠不夠,但考慮其家庭情況,公司最終還是退還6000元。
刷直播、充值游戲、買盲盒…
孩子們“坑”家長的例子不勝枚舉
除了平臺和商家做好監管外
咱們家長也該好好反思下
怎么樣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