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如今石門村,與往年不一般

2020-07-06 08:13    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2020年7月6日2版

如今石門村,與往年不一般

土地流轉可帶動村民家庭年收入增長上萬元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王萌 通訊員 耀澤 成臣 李倩

“我們家有兩畝地,原來自己出力種麥子、玉米、花生,辛苦且收入也少。現在土地流轉給村黨支部領辦的茶葉合作社后,每年不但有保底還有分紅,我也能在家門口的茶園上班。土地流轉收益加上打工收入,總體算下來,我們家庭年收入比之前能增加上萬元。”即墨區龍泉街道石門村村民王嫻告訴記者。

近年來,即墨區龍泉街道通過大力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針對部分村集體經濟薄弱、農民組織化程度較低、群眾與村集體經濟紐帶斷裂等現實問題,以“抱團發展”理念構建村集體與群眾的利益共同體,實現“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集體增收入、群眾得實惠”,蹚出了一條強村富民、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以王嫻所在的石門村為例,該村共有320戶村民,其中三分之一的家庭早已外出經商,還有三分之一的常住村民年紀在50歲以上。由于個人種地取得的經濟收入不多,部分土地荒置多年。2016年7月,該村領辦青島石門茶葉專業合作社,村民以延包土地入股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一畝折一股,保底流轉收益每年每股1000元,保底分紅每年每股200元。村莊以60畝集體林地入股,集體股份收益扣除管理費后歸全體經濟合作社社員所有,即入股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社員在享受保底收益和分紅的同時,還可參與經濟合作社的股份分紅。用抱團發展化解土地資源碎片化、分散化的問題,讓該村山林土地煥發出新生機。

▲茶葉合作社內,茶藝師們正在加工新茶。王萌 攝

土地統一經營當年,青島瑞草園茶葉科技有限公司落戶石門村,企業依托黨支部領辦的茶葉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農業新品種研發、茶文化科普教育、農業休閑旅游、萌寵賽事等項目,不斷強化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村莊鄉村振興之路愈走愈寬。

現在,石門村原本的荒地上陸續種植了茶葉、蔬果,搭建了加工車間、品茗樓等,在銷售茶葉蔬果的同時還賣上了“風景”,曾經的荒地儼然成了現在的“香餑餑”。據悉,石門村每年接待科普、采摘等各類旅游團體近萬人次,年收入達400余萬元,僅盤活60畝集體地一項,就可增加集體收入7.2萬余元。

“我們還以黨支部名義跟村莊落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企業用工優先使用本村村民,技術好的村民每年能多賺上萬元。”石門村黨支部書記王孝一介紹,由于村里有了旅游業,一些沿街家庭還開起飯店、超市等,成了“小老板”,并且隨著落戶村鎮企業增多,用工量增加,村民打工的薪資也在增長。

獨木不成林,一花不成春。在即墨龍泉街道,像石門村黨支部領辦的茶葉專業合作社這樣的發展路子不在少數:村書記帶動村民種茶的青島青浦綠茶專業合作社每畝地收入1.2萬元;梁家屯村青島鮮潤有機蔬菜專業合作社鼓勵村民種植蔬菜,黨支部負責銷售,年均增收近2萬元;俞家屯村青島大屯生態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村干部帶頭種植蔬果聯動銷售,每個社員年收入3萬余元……遍地開花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正讓龍泉的土地步步生金。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四大品牌”:一座“卓越城市”的成長邏輯

2020-07-06    青島日報

@青島高考生 除考試科目外 今年高考還有這些新變化

2020-07-06    青島新聞網

一圖讀懂|市政協“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主題履職行動方案

2020-07-06    青島新聞網

送現金紅包|手寫祝福,為高考學子加油助力!

2020-07-06    青青島社區

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表白青島第三季:愛青島的100個理由

2020-07-06    青青島社區

青島早知道|青島地鐵8號線北段實現“三通”!青島184273名學生參加中考,四區考場均有空調

2020-07-06    青島新聞網

青島日報每周一評|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2020-07-06    青島日報

【區市觀察】先行先試 萊西探索特色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2020-07-06    青島新聞網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隆县| 宜城市| 平顶山市| 南木林县| 博白县| 田东县| 莒南县| 乌拉特前旗| 军事| 龙岩市| 右玉县| 广南县| 松江区| 安化县| 措美县| 东乡| 太仆寺旗| 阜新市| 临海市| 东乌珠穆沁旗| 车险| 合水县| 洪雅县| 石首市| 绥芬河市| 樟树市| 九江市| 宽城| 东源县| 淮北市| 西畴县| 融水| 阳信县| 黄龙县| 章丘市| 宜宾市| 浪卡子县| 富平县| 宕昌县| 梓潼县| 聂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