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好人 滿滿正能量!8月青島文明市民名單發布
9月1日,青島市文明辦發布了8月份文明市民名單,其中,助人為樂5人,見義勇為1人,敬業奉獻3人,孝老愛親1人。他們中,有的是發起愛心素食餐廳,為周邊獨居孤寡老人提供免費餐的社區大姨;有的是每天忙著公益理發、愛心助學的二孩媽媽……他們真情奉獻、不計回報,為青島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增添了一抹美麗的景色,也用實際行動為創城“加一分”。
發起愛心素食餐廳,成了老人的“歡樂屋”
1968年出生的劉星冶是市南區八大峽街道八大峽社區居民、祥和愛心素食餐廳發起人,2019年9月底,劉星冶決定利用自己承包的青年旅社的門頭房辦一個愛心餐廳,邀請社區的老年人,特別是孤寡老人來這里免費吃午餐,所有的費用由她出,不讓老人們掏一分錢。2019年10月17日,祥和愛心餐廳正式開門,每天為周邊80歲以上的獨居、孤寡老人提供免費的素食午餐,三菜一湯,米飯、饅頭管飽。愛心餐廳成立之初,知道的人并不多,過來吃飯的老人比較少,50平米左右的場地足夠容納老人。
此后,在社區的幫助下,劉星冶了解到僅八大峽社區就有260名孤寡、獨居老人,她和志愿者們挨個給老人打電話,邀請他們來餐廳吃飯。慢慢地,愛心餐廳從僅有五六位老人發展到近六十位老人就餐。每天中午十一點左右,大家便相聚在這里,一起吃飯聊天。劉星冶說,“看著大家把飯菜吃得干干凈凈,我打心里高興。”有的老人行動不便,劉星冶便帶領社區志愿服務小分隊,每天中午送餐上門。
餐廳剛成立時,人手不足,劉星冶就萌生了組建志愿者隊伍的想法。目前,愛心餐廳已組建起一支志愿服務隊,隊員們的年齡橫跨18歲至72歲,約有100人,志愿者們都有共同的心愿,那就是照顧好社區的老年朋友,讓他們開心快樂的生活。劉星冶說,正是越來越多像林濱一樣的人給了她堅持下去的動力,她會一直堅持辦好餐廳。為了辦好愛心餐廳,劉星冶一年投入資金十多萬元,在她的帶動下,女兒也把自己工資的一部分用于愛心餐廳的運轉。“看到老人們在餐廳里吃得開心,我感到很幸福,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劉星冶用愛心餐廳為社區老年人搭建起一個充滿愛與陪伴的“歡樂屋”,她孝老愛老的舉動也被居民稱贊。
愛心助學公益理發,80后的她每天都很忙
1983年出生的侯蘇珊是青島西海岸公用事業集團市政管理公司督查考核處副處長,自垃圾分類活動開展以來,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侯蘇珊想到了“通過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甚至更多的家庭”的宣傳模式,2018年4月,侯蘇珊牽頭組建了“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宣講團,深入到新區各個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大學等學校進行義務宣講活動。兩年多來,宣講團共組織宣講320場,受眾學生3萬余人。
為了讓新區環衛工人感受到關懷和溫暖,2019年,侯蘇珊組織成立了“市政愛公益”志愿理發服務隊,帶領7名隊員拿起了剪刀,為新區環衛工人進行愛心理發,一年多來共為6000名環衛工人和9000名社區和敬老院老人進行公益理發23000余人次。今年疫情防控期間,理發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不小的難題,侯蘇珊就帶領著隊員走進疫情防控保障企業和社區進行志愿理發。
2006年,侯蘇珊通過網絡了解到,在云南偏遠山區的很多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不能完成學業,她很快便籌集愛心捐款4萬余元,通過云南團省委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送到了40余名孩子手中,對云南偏遠山區孩子的愛心助學活動一直持續到2012年,累計籌集善款35萬元,共為35名孩子完成學業提供幫助。
2016年開始,侯蘇珊每年在新區組織發起一場“秋季助學會”,以政府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學生為資助對象,走進每一名貧困學生家里了解學生的真實家境,按小學每人600元/年、中學800元/年、高中生1200元/年的基準,對需要幫助的貧困學生進行幫扶關愛,四年來,共為新區100余名特困家庭學生籌集善款11萬元。在侯蘇珊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同事、朋友和社會愛心人士加入到了愛心助學活動中。
8月份文明市民名單
市北區合肥路街道勁松一路社區居民 王國建(助人為樂)
青島真情巴士集團有限公司K1路駕駛員 盧振華(助人為樂)
市南區八大峽街道八大峽社區居民 劉星冶(助人為樂)
西海岸公用事業集團市政管理公司督查考核處副處長 侯蘇珊(助人為樂)
青島城陽城建集團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 路梅(助人為樂)
膠州市膠西街道小行村村民 薛永照(見義勇為)
嶗山區王哥莊街道西山社區居委會委員 魯春蘋(敬業奉獻)
山東青島第四十九中學教職工 唐君(敬業奉獻)
青島響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帶頭人 張國強(敬業奉獻)
平度市李園街道西河洼村村民 崔春梅、徐研秋(孝老愛親)
(記者 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