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閑置資源困難項目無法落地?看平度這個街道精致做法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日訊 項目落地,土地先行。對于平度白沙河街道來說,一邊是企業項目找不到地方落地;另一邊是土地、廠房閑置,利用不起來,如何在兩者之間搭建起有效對接的橋梁,實現供需有機結合,助推項目加快落地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白沙河街道以問題為導向,把盤活閑置低效用地作為解決項目用地難題的重要工作抓手,因企制宜,多措并舉,大力推進閑置土地處置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據了解,街道成立閑置土地工作領導專班,對轄區內閑置低效土地和廠房等資源進行全面摸排,確認占地面積、閑置原因、土地權屬等詳細情況并建立園區閑置土地和廠房臺賬。截至目前,共摸排梳理閑置土地7宗,239.4畝;閑置廠房4800平方米,為下步有效整合盤活利用閑置資源打下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結合摸排情況,堅持“分類處理、集約利用”原則,對每宗閑置土地、廠房逐一分析研判,研究制定有效措施,采取協議轉讓、二次開發、租賃使用等多種方式,加快盤活開發利用。
“針對因市場原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問題企業破產倒閉導致全部閑置的土地、廠房,積極溝通協調,主動對接業主和協助招商。”白沙河街道招商辦負責人告訴記者,如遙凱物流公司,因經營不善于2016年破產倒閉,閑置土地32畝,經街道積極協調,引入青島馨和華榮包裝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建設復合軟包裝項目,通過購買閑置土地、二次開發,無需進行土地組件及上報等相關手續,極大地節省了項目手續辦理流程和建設時間,項目從拿地到開工僅用時不到兩個月;松德化妝品廠因資金鏈斷裂倒閉,45畝土地閑置7年,今年2月份,街道積極幫助引進青島佑福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租賃閑置土地、廠房,充分利用原有廠房和生產線等設施,投資1億元建設綠色食品加工項目,目前第一條生產線已安裝完成并進行試生產,四月份實現出口額300萬元;雙日金屬模具有限公司因機械市場不景氣于2017年停產,9畝土地閑置至今。經街道積極協調,目前該處土地和廠房被萬匯傘業租賃,用于生產遮陽棚頂和遮陽傘布等。針對部分閑置廠房,街道主動上門服務,找準供需雙方結合點,并在招商過程中進行重點推介。如青島帝博納地板廠建于2008年,因資金鏈斷裂等原因被迫停產,大部分廠房于2017年閑置,街道積極幫助引進同行業領域企業,目前4800平方米閑置廠房已全部被梵世木業租賃盤活,直接利用用于木材加工,已安裝設備23臺,正在進行設備運行調試并試生產。
今年以來,通過下大力氣挖掘存量土地潛力的方式,白沙河街道共盤活遙凱物流等4家企業閑置土地86畝、閑置廠房4800平方米,成功引入復合軟包裝等4個項目,吸引投資約3.5億元。
面對土地指標日趨緊張的現實情況,白沙河街道創新思路辦法,通過盤活閑置土地資源,首先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潛力,有效解決了“一邊項目無法落地,另一邊土地閑置不用”的用地供需矛盾,在零增地的情況下,成功破解了新增項目落地難的問題。
其次,通過改造、拆除廠房以及政府從中搭橋引線,引進新項目,實現了“騰籠換鳥”,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有效提升了園區經濟活力。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上半年街道固定資產投資3.8億元,增長率達20%。(青報全媒體記者 馬英歌 通訊員 金繼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