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膠東”大型融媒體采訪團走進濰坊 | 賦能高水平開放 邁向高質量發展
賦能高水平開放邁向高質量發展
“潮起膠東”大型融媒體采訪團第五站走進濰坊(二)
生于改革、興于開放。山東最早對外開放的商埠,賦予了濰坊開放的基因。也正是源于開放,濰坊以砥礪奮進的姿態,不斷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開放的時代孕育了濰坊綜合保稅區,這片9.58平方公里的土地,北靠國家一類口岸濰坊港,實現“區港聯動”功能,見證著濰坊開放發展的足跡。
濰坊綜合保稅區企業服務中心。
2003年12月,國務院批準設立濰坊出口加工區,為濰坊打開了外向型經濟的新窗口。2011年1月,濰坊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成為全國第14個、山東省首個綜合保稅區。2017年7月,濰坊綜合保稅區北區再次獲國務院批準設立,成為全國首個轉型升級之后獲批“一區兩片”的綜合保稅區。
越是風險挑戰,越能檢驗成色、底色。今年以來,濰坊綜合保稅區堅持“開放立區、產業強區、服務興區”發展導向,統籌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面對多重壓力依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8月29日,“潮起膠東”大型融媒體采訪團來到濰坊綜合保稅區,在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聯東U谷·濰坊國際企業港、歌爾科技園等地,捕捉濰坊開放的“氣息”。
開放的政策:推動更高水平開放不止步
綜合保稅區是國家級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具有“免稅、保稅、退稅”等優惠政策,以及口岸服務、貿易服務、物流服務、便利通關等服務功能,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試點政策優先在綜合保稅區復制推廣,2019年國務院3號文件專門出臺高含金量的21條政策支持綜合保稅區發展。
今年受疫情影響,加上傳統外貿的不景氣,讓很多人看到了跨境電商的機會。為緩解疫情沖擊,濰坊綜合保稅區搶抓機遇、改革創新,全力培育跨境電商新業態。
——1月17日,經國務院同意,商務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的通知,濰坊市以擁有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及綜合保稅區的優勢被納入此次試點。
——4月3日,濰坊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零售1210進口業務首單成功落地。這是今年全國獲批的50多個試點城市中率先完成首單業務的試點城市之一。
——4月27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在包括濰坊市在內的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第五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濰坊綜合保稅區納入跨境電商綜試區核心區。
——8月25日,濰坊綜合保稅區開展濟南關區首票跨境電商1210出口業務。跨境電商新政策讓企業享受到了無票免稅、應稅所得率統一按4%征收等諸多優惠政策。
今年以來,濰坊綜合保稅區引進了日本夜市、韓國郵政購等跨境電商企業。讓企業享受政策紅利的同時,便捷的購物和物流服務,也讓本地消費者實現了進口商品“當日購、當天達”。
“下一步,將重點結合濰坊優勢產業,服務本地外貿企業‘走出去’,助力更多濰坊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濰坊綜合保稅區貿易發展局局長陳曉介紹。
開放的環境:擦亮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太快了,只用一部手機,按照系統提示完成資料填報,提交完了幾秒內完成審批,比網購還方便。”作為濰坊綜合保稅區首張微信秒批營業執照的現場體驗者,濰坊鑫璇辦公用品銷售中心的李先生激動地說。
保稅e秒批。
7月8日,濰坊綜合保稅區在全省率先開發覆蓋四大市場主體類型的“微信秒批”智能登記系統,實現“跨區域、全天候、免預約、不見面、零干預、無紙化”智能秒批登記。上線僅1個月,就有120余家企業直接受益,平均每家企業可節省成本770元。
“微信秒批”只是綜合保稅區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營商環境比金子還珍貴。這兩年,濰坊綜合保稅區在打造最優營商環境上下足了功夫。從去年5月1日起,企業注冊免費提供注冊席位或辦公場所,免費刻制4枚公章,免費快遞到門,打造企業注冊“無費區”。設立“免費幫辦”服務隊,變“企業跑”為“幫辦員跑”“數據跑”,專心當好“店小二”,讓企業騰出精力專注發展。占地191畝的佩特來新能源動力產業園實現了“拿地即開工”,從奠基開工,到綜合樓主體建成封頂,僅用了90天時間。
在外貿綜合服務方面,設立外匯服務窗口,提供報關報檢、退稅結匯、便利通關等一站式、全鏈條服務。創新全省首個外匯軋差結算模式,通過債務債權相抵、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等方式,為企業節省成本700多萬元。幫助區內企業申請關區內首個AEO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全國審核通過率僅5‰,通關效率提速30%。推行“保稅+供應鏈金融+外貿”模式,發揮金融杠桿作用,助力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擴大進口,累計開展進口棉花、木材、天然橡膠等大宗商品近10億元。
一組數據,就能看出濰坊綜合保稅區營商環境的可喜變化:2019年前5個月,綜合保稅區政務服務熱線辦理工作排名全市靠后。從2019年6月起至今,綜合保稅區政務服務熱線受理群眾訴求響應率100%、滿意率100%,綜合考核連續14個月居濰坊第一。
開放的產業:培育開放型產業鏈
開放發展需要開放產業支撐。濰坊綜合保稅區將培育開放型產業鏈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著力培育虛擬/增強現實、新能源動力、保稅物流、大宗商品貿易4大主導產業。四大支柱產業加速崛起,正繪就濰坊綜合保稅區“產業強區”發展新藍圖。
記者在濰坊綜合保稅區采訪。
總投資18億元的全球VR智能制造基地6月底交付使用,8月份開始量產。企業可以利用綜合保稅區“保稅、免稅、退稅”政策,加工后復出口到歐美、日韓等國際市場。目前,區內VR/AR產能已占全球高端市場的60%以上,明年將形成百億級規模的產業集群。目前,長三角、珠三角等地VR/AR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紛紛落戶,“拎包入住”電子信息產業園、聯東U谷·國際企業港等產業配套園區。
總投資7億元的新能源動力產業園已于5月底全面投用。其中,傳統車用電機占全國6米以上客車市場的85%,是名副其實的“隱形冠軍”,正對接俄羅斯GAZ集團、印度TATA集團,擴大海外市場。德納公司是美國500強企業,世界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之一,總投資8億元的德納商用車新能源電驅動項目年底建成,致力打造高端電動車電驅動及控制系統的北方生產基地。
在保稅物流方面,DHL國際快運項目一期、德國德鐵信克物流分撥中心項目均已投產,運用VMI智能管理系統,電子元器件實現2小時配送到生產線,實現企業生產“零庫存”,1-7月份保稅物流進出口增長618%,朝著區域性保稅物流分撥中心的方向加速邁進。大宗商品貿易方面,已逐步形成10萬噸進口棉花、百萬噸進口糧食和天然橡膠、木材、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規模,打造進口大宗商品加工貿易基地。
產業發展離不開完善的配套,綜合保稅區聚焦企業職工、產業發展需求,新規劃建設總投資近10億元的歌爾生活廣場、融智國際金融中心、企業服務中心、醫療服務社區、人力資源產業園等一批配套項目,有力提升了區域吸引力。
濰坊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揮綜合保稅區功能作用,支持建設現代化保稅港區”。眼下,綜合保稅區在功能定位、戰略布局、體制創新、項目建設等方面發力,全面拉開現代化保稅港區建設的序幕。一個高度開放、充滿活力的濰坊“準自貿區”,正主動融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在開放中擁抱新的未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本版攝影 柳棟)
潮起膠東·記者感言
打通開放“主動脈”
是什么,賦予濰坊由農業大市轉向農業強市乃至開放高地的底氣?兩天時間,我隨采訪團先后走進臨朐薰衣草小鎮、保稅區與農綜區等地。在一宗宗創造“濰坊速度”的物流訂單里,或許可以窺見這一問題的答案。
濰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
坐落于山東半島東西之間,又是半島南北陸上通道的匯合點,濰坊的地理位置堪稱“左右逢源”。當壽光蔬菜、濰柴發動機等產品源源不斷從這里運往世界各地時,世界各地的目光也紛紛投落于此,寶能集團、綠地集團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戶。
物暢其流,才能活力涌動。讓濰坊形成發展的“磁場效應”的關鍵,正是不斷提升的互聯互通大通道。作為我省“四橫六縱”高速鐵路網布局中濟青高鐵通道的重要節點,濰坊還規劃建設了連接煙臺方向的濰煙鐵路,建成后不僅實現昌邑高鐵站點“零”的突破,更將成為連接濰萊鐵路、濰煙鐵路的樞紐站點,進一步縮短與沿線城市的時空距離,極大程度方便市民出行,提高昌邑人民的幸福指數,為濰坊打開一扇開放發展的大門。
一定意義上,沒有大門戶大通道,大開放大合作就無從談起。濰坊交通的變遷,不僅引領著行業的發展,也見證著城市開放程度的擴大。作為農綜區所在地,濟青高鐵通車以來,濰坊市寒亭區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被投資者看好,人才、資金等各種優質要素資源加快集聚,重大項目落地數量、投資進度有較大增長,質量明顯提高。今年,寒亭區共確定175個投資過千萬的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48億元,為全區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就在不久前,一項重大政策機遇再次為濰坊市指明前進的方向。根據中共山東省委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公報,山東將“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培育國際航空樞紐,優化提升歐亞班列,創新發展多式聯運,大力發展轉口貿易,暢通國際互聯互通大通道。”
眼下,濰萊高鐵正加緊聯調聯試,年底正式通車。就在鐵路建設如火如荼的同時,“濰坊-煙臺”“濰坊-日照”“濰坊-錦州”“濰坊-福建”4條內貿集裝箱新航線也實現首航,進一步加強了濰坊港與國內港口的互動互聯。計劃年內開工的17號泊位工程建設完成后,將進一步提升濰坊港的作業能力。
新航線不斷拓展,碼頭、航道不斷加快建設,加速推進濰坊港成為內貿集裝箱樞紐港和客貨滾裝樞紐港的建設步伐,也助推了城市的繁榮發展。而伴隨“空鐵陸海”交通的迅速發展,也悄然改變豐富著市民的生活,
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性高鐵樞紐,未來3到5年,是濰坊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黃金期、機遇期、高峰期,濰坊高速、高鐵、港口、機場、軌道交通等重點項目投資將達到1500億元,進一步織密海陸空鐵四位一體交通網,加強互聯互通,打造濰坊開放大通道,將集中建設一批鞏固提升交通樞紐地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性交通重點項目。我們相信,隨著濰坊物流大通道不斷完善,一定能為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提供有力交通支撐,助力城市實現開放發展新跨越。(威海日報記者 初佳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