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在青島又有大動作,國際一流能源科技創新中心將在這里崛起!
當蔚來市值超過寶馬,比亞迪市值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寧德時代股價超過260元,當新能源產業越來越多地在生活中被提及,是否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能源產業?
能源是什么?煤炭、石油是能源,風能、水能也是能源。就像萬物生長靠太陽,經濟發展離不開“能源”?,F在,伴著產業結構升級的呼喚,我們對這個“助推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推動發展,還得要清潔、低碳、節約、高效地推動經濟發展。
這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兒,但青島已經在全國率先動起來了——11月11日,在嶗山景區、小島灣畔,一個嘹亮的聲音擲地有聲:山東能源研究院奠基開建。
這是一所依托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在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青島)基礎上,由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三方共同出資建設的研究院。扎根青島、立足山東、面向全國,可以預見,山東能源研究院在黃海之濱快速崛起,將引領國內能源發展大勢,搶占國際能源科技競爭制高點,讓全國乃至全球看到山東這個能源消費大省的能源科技創新能力。
山東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并落戶青島,這是山東省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青島市的巨大榮幸。
因此,青島不僅為山東能源研究院的建設做好了資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的堅強支撐保障,更在資源稟賦上與研究院“情投意合”,將實現“同頻共振”,攜手發展。
1、為什么要建?有需求,更有底氣
2019年6月17日,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三方簽署山東能源研究院共建協議,標志著山東能源研究院建設正式啟動。
2020年1月9日,中國科學院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在濟南舉行山東能源研究院成立座談會,標志著山東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0年11月11日,山東能源研究院奠基開建。
合作的步調像鼓點一般密集又有節奏,這既是青島、山東產業升級發展的需求所使,也是能源產業發展的底氣所致。
不管是從生產力還是消費力上看,山東都是我國的能源大省。但是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能源的消費也快速增加,能源消費總量已經超過能源生產總量,能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山東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
《山東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透露的數字描繪了山東這個能源大省的“困境”:雖然2013年以來全國煤炭消費呈現逐步下降趨勢,但山東卻同期繼續小幅微漲;2015年山東煤炭消費總量達到4.09億噸,位居全國首位,煤炭在能源消費總量中比重達到80%左右;山東省電力供應結構也不合理,火電占82.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1個百分點;截至2016年中國地方煉廠煉油總產能25790萬噸,這其中,山東地煉產能11265萬噸/年,占了近一半……
所以某種角度上講,山東省要升級產業結構、優化能源配置、發展循環經濟的需求背后,就是要優化能源問題。
打造國際一流能源科技創新中心,山東有需求,更有底氣。
位于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山東風能、光能等新能源資源十分豐富:據測算,風能資源可開發規模超過3000萬千瓦;山東大部分地區為Ⅲ類太陽能資源區,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積年日照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山東東部沿海地區也擁有適合發展核電的廠址,其中煙臺海陽、威海榮成已啟動相關項目建設。
而山東能源研究院落地在青島,更是恰逢其時、恰如其分。
青島有雄厚的能源產業研究基礎。青島能源所是全國能源研究的“先鋒梯隊”,在人才培養、產業合作、平臺搭建、成果產出等領域表現出色。
一組數據可以佐證:截止去年底,青島能源所擁有兩個博士后流動站,三個一級學科博士培養點,形成了涵蓋生物、化學、化工、材料等領域的學科培養體系,博士后流動站連續多年引進博士后人數位居駐青科研機構第一名;目前建有中科院生物燃料重點實驗室、中科院生物基材料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等16個省部級平臺;與波音、寶潔、殼牌、道達爾等世界500強企業及牛津大學、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香港大學等知名科研機構/大學建立科技合作,共建8個合作研發平臺;在全固態鋰電池產業化系統、新一代HN材料生物合成技術、生物質廢棄物先進能源轉化技術、特色生物資源開發與高值利用等方面產出了一批重大成果;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800余項,申請專利1088件……
有研究基礎、有產業“出口”、有人才梯隊、有重點平臺,青島能源所為青島能源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科研基礎。
不久前,青島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壓實專班責任統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重點任務落地落實的工作方案》更是“頂格推進”,建立起了一套嚴密、有效的產業推進機制,成立了13個產業專班,壓實責任,推動13個“中流砥柱”產業發展。新能源產業赫然在列,從產業發展方向、企業培育以及集群培育等等領域,被青島拿出“最高待遇”助力發展。
有能力,更有“誠意”,對于能源產業的發展,青島也已經站在了新時期的新起點上,等待著與山東能源研究院共同攜手,加快實現山東能源產業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2、怎么建?立足青島、面向山東,搶占全球制高點
雖然建在青島,但這不是一個只屬于青島的研究院,甚至也不是一個只屬于山東的研究院。立足青島,面向山東,輻射全國——這才是山東能源研究院的出發點。
山東能源研究院要面向國家能源戰略需求和世界能源科技前沿,立足山東能源產業發展重大需求,開展潔凈能源科技基礎性、前瞻性和重大關鍵技術的創新研究,創新“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形成集前沿技術研發、人才集聚培育、優勢產業育成和科技創新服務為一體的國際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持續為山東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青島能源所發布的內容顯示,山東能源研究院的近期目標是,2023年,將集聚以院士、杰青、長江學者等牽頭的1600人左右的高水平人才團隊,建成先進光源等大科學裝置,搭建5個以上功能實驗室,在山東落地轉化60項以上重大成果,孵化企業50家以上,爭創1個以上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撐生物能、太陽能、氫能與燃料電池等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服務煤、石油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這不是一個小目標,但卻“切實可行”、可以期待。怎么實現?
爭取國家支持。開展先進光源、能源大數據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和建設,未來爭取獲得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立項。
找到合作伙伴。聯合省內外研究機構和高校,先期建設化石能源、太陽能、生物能源、先進儲能、氫能與燃料電池等功能實驗室;聯合國家能源集團、神華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兗礦集團、濰柴集團、北京新能源汽車青島公司、青島國軒電池公司等能源龍頭骨干企業共建10個左右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借助“智庫”力量。加強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建立以培養碩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為主的人才培養體系,聯合企業培養高水平技術人才和工程化人才。
依靠基金的推動。成立百億級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基金、建設一批產業化示范基地,落地轉化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
體制創新“松綁”。探索構建靈活高效開放的引人用人和科研組織模式,實施更加靈活的分配和激勵機制,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推動重大成果產出與轉化。
當然,背靠中科院這樣的“智庫”,山東能源研究院也將得到中科院將更多優勢資源傾斜,得到院士專家親力親為的指導。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說,山東能源研究院未來發展要不斷深入學習領會習總書記關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論述;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以能源技術革命推動能源革命;要積極探索體制機制創新。
李玉良院士說,科技創新要加強與地方的協同發展,要從傳統的知識技術和單方面的轉移到多層次互動,針對性地深層次地推進基礎研究成果向工程技術轉化。
謝克昌院士說,山東能源研究院建設要立足于學科的交叉,立足于能源的多樣性,能源產業鏈條,立足化學能源和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時也要加強與生態環境尤其是霧霾的污染防治、社會經濟等相關學科的交叉,為能源創新發展提供無限的源泉。
向海平總工程師說,要將山東能源研究院著力打造成為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服務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希望研究院早日建成我國能源技術的創新高地,為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清潔能源做出自己的努力。
匯聚人才、匯聚平臺、匯聚成果,山東能源研究院要做的,事聯合省內外能源領域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完善技術方向和機構設置,探索新型研發體制機制,構建起平臺、人才、項目、成果等高度集聚、相互協同的創新體系。根據預期目標,山東能源研究院 2023年全面建成;爭取到 2028年,成為國際一流能源科技創新中心并爭創能源國家實驗室,為山東省能源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核心技術與關鍵人才支撐。
立足山東能源產業發展實際,面向國家能源戰略需求和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著力打造人才匯聚的凹地,科技創新的高地,成果轉化的基地,交流合作的平臺和機制創新的樣板,可以期待的是,在不遠的未來,一個集科研、教育、創新創業于一體的新型科研園區將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能源產業轉型,增添強勁的動力。
3、青島魅力:國家級科研機構紛至沓來
山東能源研究院開建,意味著中科系在青島又有了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對于青島來說,這是榮譽但并不“稀奇”,因為談及吸引全國頂級“大院大所”,青島的“魅力”放眼全國也不遜色。
除海洋所、青能所兩個整建制的院所之外,中科系還有光電院、蘭化所、聲學所、軟件所、長春應化所、自動化所、工程熱物理所等多家院所已經紛紛在青設立了十多個研發基地和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大等一批雙一流高校也不甘落后,紛紛在青扎根;“國際系”迅速在青擴張,以日東電工青島研究院、德國史太白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為代表的國際知名企業、研發機構也已把青島當成創新創業的沃土。
大院大所紛紛落地,帶來了人才,帶來了項目,也帶起了產業的騰飛。青島借力進行前瞻性布局更顯得順理成章。當下的青島,以需求為導向,城市發展呼喚更多前沿科技;以前沿科技發展為引領,城市的產業升級也迎來了新的機遇。
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而現在,青島創業城市的氣質愈發凸顯?!蛾P于加快建設創業城市的十條意見》提出打通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打造“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的“4+1”發展生態,構建“政、產、學、研、才;金、服、用、獎、賽”十個方面政策支持體系。通過為各類創新創業主體提供豐富的產業應用場景、完善的資本市場服務、專業的創業輔導、精準的扶持政策、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青島正在形成“喬木”參天、“灌木”茁壯、“小草”蔥郁的“熱帶雨林”,在青島創業也將變得越來越簡單。
山東能源研究院開建,一座創業城市迎來了新的研發和產業機遇。期待青島與山東能源研究院步調一致,在黃海之濱,為山東乃至全國樹立起能源研究的新“標桿”!
作者|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