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編、剪紙、木板年畫…高鐵來了 平度非遺產品"火"了
平度剪紙。
青島新聞網11月27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張仰運 楊曉平)11月26日,濰萊高鐵通車。平度高鐵站、站前廣場一片歡騰。嶄新的候車大廳內熙熙攘攘、氣氛熱烈,“平度元素”滿滿。在大廳東南側,平度非遺產品展吸引了若干旅客和媒體的聚焦、熱捧。新河草編、平度剪紙、宗家莊木板年畫以及國家地標產品馬家溝芹菜、大澤山葡萄等,和新開通的高鐵一樣“備受矚目”。
“這是平度新河草編,是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6日上午10時30分許,到平度出席濰萊高鐵通車儀式的山東省副省長凌文一行,來到平度市非遺產品展臺前,他饒有興致地拿起一個草編包邊聽解說邊欣賞,仔細詢問非遺產品的選材與制作技藝,不時微笑點頭予以肯定。
“省領導對新河草編非遺產品非常認可,現場通過微信掃碼購買了一個小包,我想這是對我們平度非遺產品一次極好的‘代言’和宣傳。”新河草編解說員馬曉萌回想起來,難掩心中激動。
平度非遺產品。
新河鎮有“中國草編工藝品之鄉”美譽,是江北地區最大的草編工藝品加工出口基地,草制工藝品產業成為支撐當地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為提升新河草編品牌知名度,新河鎮申請注冊了“指間大象”商標,走品牌化、集群化發展之路。目前,全鎮從事草編工藝品的企業有90余家,103個村莊中有80個村建立了草編工藝品加工點,從業人員2萬余人,年產值達24億元,產品遠銷日韓、美國、歐洲、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陽光四射,喜燕飛舞,高鐵通車,百姓有福。”由平度市民間藝術家鄭峰雷創作的“濰萊高鐵平度站”剪紙作品,以圓形構圖勾勒高鐵開通盛況,比例勻稱、形態飽滿、刀工精美,生動詮釋了百萬平度人民高鐵圓夢、意氣風發的昂揚精神風貌。
平度泥塑、平度烙畫、宗家莊木板年畫、店子火燒等非遺產品一一展示,在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同時,微信朋友圈也一時刷爆,本地抖音、快手、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一度霸屏。
在隨后從平度站始發的首班“復興號”G9928次列車6號車廂上,新河草編、平度剪紙以及大澤山葡萄、馬家溝芹菜等作為“代表”首次在平度“踏上”高鐵。各級媒體和乘客爭相拍照、采訪、留念,原本寬敞的車廂過道一時變得擁堵。從平度站到濰坊北站僅21分鐘車程里,各路媒體緊張采訪,但仍有部分媒體臨近到站還未結束,只能“遺憾”地直言:“實在跑的太快了,下次找個節點再來平度采訪拍攝。”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平度百姓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孕育出了絢麗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被列入省級項目2個、青島市級項目9個、平度市級項目60余個,建立了省、市、縣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體系和非遺項目數據庫。“高鐵的開通為平度非遺文化的推介和非遺產品的銷售插上了‘翅膀’,我們將抓住機遇、創新形式,推動平度非遺走向全國。”平度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