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承擔7項先行先試任務,青島要這樣打造“國家試點”……

2020-11-28 06:27    青報觀象山

進一步深度“嵌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青島,將探索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青島市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日正式出爐,將開展7項試驗任務先行先試。

獲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近一年以來,在試驗區先行先試和突破平度萊西攻勢、鄉村振興攻勢協同作用下,青島城鄉融合成效初顯。

而《方案》的出路,勾畫了城鄉融合“青島樣板”的“路線圖”,將為這座城市未來的發展深度挖潛。 

1、新發展格局下城鄉壁壘急需突破

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城鄉”一詞出現了20次,足見處理好城鄉關系在經濟社會現代化發展中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牢牢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把城鄉融合發展作為我國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國內大循環的重要路徑,更是正當其時。

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一問題,就擺在眼前。從收入上看,2019年,青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84元;青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73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41:1。城鄉之間在收入、醫療、教育、就業、衛生、基礎設施等方面仍存在較明顯差距。

在協調發展的指引下,在問題導向的引領下,青島一直在思量和探索如何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合理配置,城鄉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局面良好。

青島清醒地認識到,城鄉發展不平衡已經成為制約經濟均衡發展的重要因素,若不盡快構建更加平衡的發展環境,城鄉差距潛存“代際傳遞”的風險。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是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

在此背景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既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助于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活內需巨大潛力,成為形成“雙循環”的源泉和動力。

2、勇擔責任承擔7項改革試點

打破城鄉二元分割的體制藩籬,是城鄉融合的要義。

2019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要求建立健全有利于城鄉要素合理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等五大體制機制。

2019年12月,國家發改委等18單位聯合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提出在全國選擇11個試驗區,開展11項試驗任務先行先試,率先建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到2025年,充分釋放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體制機制改革措施。

涵蓋濟南、淄博、青島三個片區的山東濟青局部片區是11個片區之一,總面積約12846平方公里。其中青島片區包括即墨、平度、萊西“一區兩市”,面積6665平方公里,占山東濟青片區一半以上。

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獲批,對于青島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助推突破平度萊西攻勢,縮小南北區域和城鄉發展差距,構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引領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根據國家要求,濟青片區重點開展5項試驗任務,分別是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愿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制度、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臺、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和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貫徹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戰略,青島勇擔責任,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首創結合,從國家11項試驗任務中,又自選增加了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2項試驗任務。

也就是說,在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建設中,青島將就7項改革任務開啟先行先試。

3、城鄉融合效果初顯

過去一年里,試驗區建設成效已經有所顯現。

試驗區建設與鄉村振興、突破平度萊西等攻勢相得益彰,形成一盤棋、一股勁兒,描繪出青島城鄉融合的新色彩。

制度創新激活城鄉發展動力。6月4日,萊西市率先出臺了《萊西市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和《萊西市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攻堅作戰方案》。在體制機制上,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市級領導包鎮包村等上下聯動、協同推進機制;在實際工作推進中,實行掛圖作戰,逐項分解任務,確保路徑清晰、目標明確、任務到人。

破解城鄉要素流動障礙,推動城鄉要素合理配置,是推進城鄉融合的的必答題。

激活土地要素流轉,萊西建立了“1+12”經營體系,即在市級成立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在12個鎮街成立分公司,推行“黨組織+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模式,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5萬畝,把農民帶到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去,有力促進了村集體、農民“雙增收”。對于不愿流轉土地的農民,萊西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托管服務,新增托管土地2萬畝,獲評全省社會化服務規范化建設試點縣。

即墨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已完成確權村莊710個,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17.3萬本。截至10月底,平度“四區八園”完成土地供應3549畝,盤活低效閑置用地1760畝。

要流動起來的,不僅是土地。推進城鄉融合,要促進更多要素向鄉村流動,形成人才、資金、產業、信息匯聚的良性循環。

即墨規劃建設鰲山灣等四大人才綜合體,打造高端引才聚才平臺,上半年引進各類人才5700余人,靈山養生谷社區等6個鄉村人才振興示范點加快打造。金融支農助農作用不斷增強,涉農銀行達到7家,與青島農業金融擔保公司合作開展超過1.5億元農業信貸擔保業務。平度城鄉小額貸款“政銀保(擔)”業務累計放款19筆、3274萬元,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累計放貸26.9億元。

在突破平度萊西攻勢開展以來,青島全市上下與平度萊西兩市一起,用攻勢作為統領兩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軸主線,大企業和“飛地經濟”推動優質要素向兩地聚攏,“炸”開了投資的“泉眼”,打開了招商引資的風口。

在平度,海信、青啤、海灣等13家在青大企業規劃項目32個。其中,青啤平度智慧產業示范園100萬千升啤酒擴建項目已竣工投產,青啤三廠成為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生產效率最高的世界級智慧化工廠。在萊西,城投集團投資150億元助力打造“產、城、人”融合發展的姜山新城;華通、青啤、旅游集團、地鐵集團、國投集團、市政空間集團等也紛紛落子。

今年前三季度,突破平度萊西攻勢、鄉村振興攻勢投資分別增長32.8%和14.8%。其中,萊西和平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0%和21.1%,在青島十區市中列前兩位,兩地成為受到資本追捧的投資熱點地區。

隨著連接兩地的濰萊高鐵通車,平度、萊西“跑步”進入高鐵圈,現有的城市格局和產業格局將被重塑優化,推動兩地不斷擴大對優質資源要素的虹吸效應。

更多的戰略機遇正在向“一區兩市”傾斜。

今年3月,山東省出臺了《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5年)》,落子“一區兩市”,瞄準世界500強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招引,打造具備“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青島優勢”的產業集聚高地。

在國際招商產業園的九個片區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即墨片區6.3平方公里,萊西片區15平方公里,將加快引進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全面突破動力電池、電控系統、輕量化材料等關鍵部件設備研制,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電器等汽車及零部件配套產業,建設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位于平度的智能家電產業集聚區,凈地11.5平方公里,將重點發展白色家電整機、智能家居、智能終端、數據傳輸和處理模塊,全面提高智能家電產業聚集區國際競爭力。

在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進程中,“一區兩市”也當仁不讓,承擔起協同發展重任。

即墨、萊西分別與煙臺萊陽市簽訂了一體化發展重點合作事項合作備忘錄。其中,承擔先行先試任務的“雙萊”一體化先行示范區正在創建,確定了先行區“兩帶兩軸三圈”的總體布局和八個一體化協同推進舉措,總體方案正在編制。位于膠東五市陸運中心的平度,毗鄰膠東國際機場,正在依托臨空經濟區北區的區位拓展更加立體的發展空間。

可以說,當下的即墨、萊西、平度正處于機遇疊加、突破崛起的黃金發展期,在城鄉融合的助力下,更多優質資源在此產生“化學反應”,讓這里成為青島的城市產業新高地。 

4、規劃青島城鄉融合“路線圖”

推進城鄉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方案》的出臺,讓青島城鄉融合發展的未來圖景更加明晰。

堅持整體謀劃、因地制宜、農民主體、守住底線的原則,《方案》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打造高質量的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統籌推進7項改革試點,據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方案》編制過程中,青島對標先進,學習借鑒借鑒浙江、海南、成都等省市在土地入市、權益退出、生態價值實現等領域的改革經驗,圍繞“人、地、錢”等關鍵要素,聯合國家專家團隊,高水平編制試點方案;力圖補齊短板,聚焦我市城鄉差距、南北差距,結合突破平度萊西攻勢、鄉村振興攻勢等,破解北部“一區兩市”發展的難點痛點;堅持面向未來,把握未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發展趨勢,結合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謀劃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城鄉融合發展格局。

《方案》提出,到2022年,“一區兩市”初步建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到2025年,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縮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改革措施。

聚焦7項試驗任務,《方案》提出了一系列試驗舉措,規劃青島城鄉融合“路線圖”。

聚焦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沿青濰、青煙交通走廊布局建設6個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先行區,沿沽河生態中軸——大澤山大青山生態屏障布局建設產業協同特色鎮,探索產業功能區協同共建機制,完善工商資本投資激勵機制,促進城鄉生產要素跨界流動和高效配置。

聚焦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市場交易制度,明確入市范圍和途徑,合理分配土地入市收益,創新用地使用方式,加快實現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聚焦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愿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制度,開展農村產權確權登記頒證,深化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推動農村承包地有序流轉,保障權益退出農民利益,引導農村宅基地、承包地、集體資產股權自愿有償退出,有效釋放農村土地價值。

聚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臺,探索在政府引導下工商資本與農民集體合作共贏模式,統籌規劃城中村改造,探索多元化改造模式,改善村(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壯大城中村集體經濟,補齊城市高質量發展短板。

聚焦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建立生態產品市場化機制,探索具有生態價值的產業發展新路徑,帶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保護發展。

聚焦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完善戶籍政策體系,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建立鄉村振興人才激勵機制,促進城鄉人口雙向自由流動。

聚焦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和農村金融產品、服務方式創新,開展農村產權抵押擔保融資,盤活農村“沉睡”資產。

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先行先試,打好城鄉融合發展這一硬仗,青島城鄉發展差距將進一步縮小,不僅將為青島城鄉融合打開巨大發展空間,更是為青島未來城市發展打開無限想象空間。

作者|沈默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梁振英一行來青考察,推進青港全面深入合作,共同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

2020-11-27    青島日報

市委海洋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提出:專業化“雙招雙引”,強壯起海洋產業

2020-11-27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趙豪志任青島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

2020-11-27    青島日報

青島榮獲2020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和最佳促進就業城市

2020-11-28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市委政法委書記宋永祥已任濱州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

2020-11-27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因為“創業”越走越近!深圳企業組團來青:“我們不是沖著優惠政策來的!”

2020-11-28    青報觀象山

效果圖搶先看!兩大重點項目落子青島開發區

2020-11-27    大眾日報

周末出門多穿衣!青島近日氣溫持續低迷,陸上陣風可達7級

2020-11-27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庆市| 紫阳县| 怀来县| 五河县| 会昌县| 巴南区| 安宁市| 紫云| 江门市| 富锦市| 望城县| 郁南县| 丹寨县| 遵义市| 昭通市| 尼玛县| 岐山县| 江口县| 光泽县| 绍兴市| 左云县| 长阳| 景东| 中超| 灵武市| 金川县| 乌恰县| 赤水市| 赣州市| 平山县| 博乐市| 寿光市| 邢台市| 澄江县| 安阳市| 西丰县| 类乌齐县| 宣汉县| 安庆市| 名山县| 阳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