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國際機場“凈空保護”行動啟動!青島將加速“起飛”
盼望著,盼望著,青島國際膠東機場轉場起飛的腳步越來越近!
飛行校驗,是每一座新建機場通航前的先決條件,也是對機場前期建設情況的檢驗,屬于“投產校驗”,可獲得機場通信、導航、監視等設備的全部技術參數和信息。
據膠州市交通運輸局最新消息披露,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將于12月上旬陸續開展校驗飛行、試驗飛行。為確保飛行安全,11月27日,膠州市交通運輸局組織召開膠東國際機場凈空保護工作專題調度宣傳會議,“凈空保護”行動即將啟動。
對城市而言,機場已不僅是一種交通需要,更是新的發展動力,機場量級也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在新發展格局下,每個城市都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融入、服務國家戰略的新路徑。
青島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是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經濟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既是內外循環的“雙節點”城市,又是國內東西、南北大循環的“雙節點”城市。想要發揮好“雙節點”作用,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尤其是機場等要先行。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定位為“東北亞地區重要航空樞紐”“面向日韓的重要門戶樞紐機場”,按照國際最高運行等級4F標準設計,將打造國內首個集航空、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和全領域、多業態的航空產業鏈。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伴隨著膠東國際機場不久后的起航,一張覆蓋海陸空鐵的青島“大交通網”躍然紙上,青島將成為“一帶一路”、東北亞地區的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帶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迎來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行動一:
凈空保護
千年古膠州,埠通板橋鎮。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東線起航地之一,青島膠州灣的板橋鎮曾是整個膠東半島最重要、最繁忙的古港口。如今,站在對外開放的新起點,膠州市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持續完善交通路網,為經濟發展助力。
海——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通過膠黃鐵路循環班列與青島港直接相連;
陸——青銀高速、青蘭高速、濟青中線高速等密布;
鐵——濟青高鐵、地鐵8號線等;
空——膠東國際機場……
11月27日,膠州市交通運輸局組織召開膠東國際機場凈空保護工作專題調度宣傳會議。
在11月27日舉行的膠東國際機場凈空保護工作專題調度宣傳會議上,膠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森主持,阜安、中云、三里河、九龍、膠東、膠萊、膠北街道辦事處和李哥莊鎮有關負責人;膠州市臨空區管委、市大沽河度假區管委、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含110指揮中心負責人)、市自然資源、市城鄉建設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氣象局、市教育體育局、市無線電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市供電公司、市網通公司、市移動公司有關負責人參會。會上,機場集團首先通報膠東國際機場校飛、試飛有關情況,提出需要協調解決問題;隨后各參會單位進行討論交流發言。
記者從具體執行凈空保護行動的街鎮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各鎮街正積極張貼通知及宣傳畫,進行凈空和電磁保護宣傳、發布公告,凈空保護區內禁止施放熱氣球、無人機,禁止放飛家鴿,禁止焚燒垃圾、秸稈等;超高電力、通訊及建筑塔吊需做降高處理,不能影響飛機起降等。
業內人士表示,按照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本期工程兩條3600米跑道的建設規模,投產飛行校驗預計要持續近兩個月的時間。
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例,投產飛行校驗于2019年1月22日開始,完成時間為同年2月24日,比原定計劃提前了19天。飛行校驗結束后,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區工程竣工驗收;2019年9月25日,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
不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本期的建設規模,要遠遠大于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一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建設4條跑道,70萬平方米航站樓及相應的貨運、空管、航油、市政配套、綜合交通樞紐等設施。而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一期建設用地16平方公里,航站樓面積47.8萬平方米,設97座登機廊橋;站坪共設178個機位,其中76個為近機位;跑道共兩條,均為3600米長,寬度分別為45米和60米;可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29.8萬架次的保障需求。
行動二:
提升重點住宿企業接待能力
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召開膠東國際機場與全市重點住宿企業座談交流會。
除了膠東國際機場自身籌備,作為機場的大腹地——膠州市各個相關部門也密切配合,快馬加鞭推動機場整體配套體系日趨完善。
而在不久前的11月12日,膠州市文旅局組織召開膠東國際機場與膠州市重點住宿企業座談交流會。
會上,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分管負責人介紹了全市旅游發展情況、酒店住宿業接待能力情況,強調此次座談交流會的重要意義;膠東國際機場市場開發部經理負責人介紹機場接待情況以及對航延接待酒店軟硬件的配置要求;20家重點住宿單位負責人分別就雙方合作進行簡要交流。此次會議,為膠州市住宿業打開“機場經濟”新篇章。
會議提到,膠東國際機場轉場后,年旅客吞吐量可達到5500萬人次,機組住宿和航延旅客住宿數量龐大,目前機場內部酒店無法滿足需求。為解決航延旅客等安置問題,膠州市文旅局對全市所有三星級(以上)標準飯店,包括在建及培育中中高端酒店進行摸底和調研,并組織召開座談交流會,搭建機場與膠州市重點住宿企業溝通橋梁。同時,指導幫助膠東國際機場打造高標準的旅游信息咨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樹立行業標桿,確保機場內旅游服務設施切實符合并滿足旅客需求,為膠東國際機場順利轉場運營做好行業服務。
機場轉場后,航延旅客市場將成為膠州市住宿行業的一劑強心針。目前,膠東國際機場已與膠州市重點住宿企業的順利對接,初步洽談。下一步,機場將對膠州市重點住宿企業進行“一對一”走訪,將具備一定接待能力的酒店納入合作范圍,簽訂合作協議。
行動三:
膠州千億級臨空產業鏈加速集聚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隨著全球“大交通”時代的到來,機場已經從單純的航空運輸樞紐,變為城市經濟綜合體。國內重慶、上海、廣州等許多城市更將空港經濟區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而上海“大虹橋”商務區已經成為比肩陸家嘴的超級CBD,被稱為“通向世界的登機口”。
作為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全國首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正加速建設腳步。隨著膠東機場轉場之日越來越近,青島也將正式步入臨空經濟新時代。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位于青島膠州灣北岸,總規劃面積14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位于膠州市域,面積139平方公里。根據國家發改委、民航局復函要求,明確了臨空區四大發展定位:區域性航空樞紐、高端臨空產業基地、對外開放引領區、現代化生態智慧空港城。
獲批以來,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與膠東機場同步規劃建設,以“建設世界一流智慧航空城”為目標,樹牢“畝均論英雄”理念,堅持“向地下要空間,向空中要效益”,整合要素資源助力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以現代物流、航空工業、高科技制造、休閑會展等為主導產業的多元綜合型空港經濟。
打造空港新城,必須基礎設施先行。圍繞新機場轉場運營目標,全速推進機場外圍配套工程建設。對照新機場轉場制約因素清單,機場外圍配套工程共計16項目前已全部完工,為新機場轉場運營奠定基礎。牢牢把握“千億城市有機更新兩年行動”計劃,加快園區路網建設,完善綜合交通體系。開工建設綜保區“四橫兩縱一環”7條配套道路,總長度11.64公里,總投資約5.59億元;啟動濰藍路改擴建工程,總投資約9.1億元;實施膠州北站片區的道路和明暗渠建設工程,投資4億元;實施泰能燃氣遷改、空鐵小鎮片區自來水管線遷改、綜保區電力線路遷改入地等管線遷改工程,總投資約1.96億元。
目前,臨空經濟區規劃體系初步形成,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招商引資勢頭強勁,產業發展漸入佳境,已釋放出強大的輻射帶動效應。據悉,今年1-8月份,臨空區周邊區域項目建設全面提速增效,“三證”(土地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齊全的項目用地達到222宗,規劃建設面積846.8萬平方米,占到青島市總規劃建設面積的13.55%;已辦理施工許可證的項目用地達到176宗,規劃建設面積675.6萬平方米,占到青島市總規劃建設面積的15.55%;累計已有新開工項目215個,投資總額達到1158.4億元,正在加速集聚形成航空業、物流業、電力設備和機械加工三個千億級產業鏈。
“只爭朝夕,決戰臨空!”一座氣勢磅礴、生機勃發的空港新城正強勢崛起于新機場周邊。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將繼續奮蹄爭先,盡銳出戰,正推動項目早完工、早投產、早見效,全力以赴把臨空經濟區規劃好、建設好、運營好,不辜負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展望未來,隨著膠東國際機場正式啟用,青島將全面提升航線的全球通達性,在機場轉場2年內扭轉國際航線及全貨機航線不足的局面。到2025年,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29.8萬架次的保障需求。
屆時,膠東國際機場的國際功能和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面向世界的東北亞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基本確立,成為航線網絡通達全球、中轉銜接便捷高效、服務保障功能健全、市場競爭能力突出的國際化樞紐機場。
未來,膠東國際機場還將規劃再建設2條近距跑道,航站樓面積達70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終端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45.2萬架次的保障需求,拉動區域發展的“新動力源”作用將進一步凸顯,提升青島乃至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全球影響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