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項目落地,青島十區市“忙年正酣”
以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狠抓項目落地,十區市“忙年正酣”
重點項目具有牽引性、示范性、支撐性作用。只有盯上、靠上、豁上、拼上,讓一大批項目落了地、開了花、結了果,才會收獲高質量發展的十足成色。
2021年是青島市的“項目落地年”,也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青島十區市圍繞市委市政府“項目落地年”的戰略部署,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用項目建設挺起高質量發展“硬脊梁”。
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遠望,四棟“披著綠衣”的高樓整齊排布;內部,施工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在西海岸新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島國際校區一期項目正在加速推進,預計今年9月投入使用。作為市區兩級重點工程,項目由黃發集團于去年5月投資建設,在抓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確保項目建設進度,提前2個月完成2020年度進度目標,提前3個月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項目提前完成預期目標,得益于“抓落實”。日前,西海岸新區印發“攻堅突破年”項目調度督導工作方案,加強調度督導全區項目推進,跟蹤協調問題解決。其中,新區對100個重點項目實行頂格推進,每日現場督導、每周視頻調度、每月管委主任辦公會議(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每季度工委區委常委會會議報告,加快項目建設和投資釋放。據介紹,今年,西海岸新區將聚焦引領型、支撐型大項目,將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70個,世界500強項目20個,不斷提高“雙招雙引”質效。
在李滄區信聯天地項目9-2-2辦公地塊建設現場,建設高度186米的3號樓已完成主體封頂,正在進行二次結構施工、設備安裝等工作,這里將成為李滄區的第一高樓。與此同時,1、2、4、5號樓基本完成各項建設內容,200余名工人放棄春節休假,全力向竣工沖刺。
“信聯天地項目是山東省重點項目,也是青島國際院士港的產業協同平臺和‘雙招雙引’的產業落地載體。其中,9-2-2辦公地塊建筑面積共計38.4萬平方米,計劃今年12月底竣工。”項目開發方、金水控股集團副總經理黃鵬說。
李滄區院士創新特區。
李滄區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戰場,充分發揮項目當前促投資穩增長,長遠調結構穩預期的支撐作用,實現永平路76號等36個項目竣工運營,智能制造板塊等52個項目加快施工,世園綜合服務中心、大棗園公園地下空間等39個項目開工建設。
“加快中興通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寫入今年的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在位于城陽區的中興通青島軌道交通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占地15畝的一期廠房已經建設完畢,正在進行設備安裝。“一期廠房預計4月正式投產,這里生產的產品主要為軌道交通尤其是動車組和地鐵配套車體透明件,年產量可達到6000-8000片,投產后可極大提升本地配套率。”青島中興通軌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梅湘涵告訴記者。
軌道交通是青島市13條重點產業鏈之一,也是城陽區的優勢產業。今年,城陽區將持續壯大軌道交通產業,力爭簽約落地大項目20個、總投資200億元以上。在這個基礎上,城陽區將持續擴大產業投資,加快推進總投資1370億元的108個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用足用好上級財政資金和政府專項債券,積極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全力推進總投資1578億元的369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建設中的青島藍谷藥業海洋科技谷。
今年,即墨區將全力推進總投資2656億元的227個重點產業項目、總投資240億元的149個基本建設類項目建設。重點打好“海洋牌”,推動即墨與藍谷協同發展,促進大洋鉆探船北部碼頭基地等創新平臺加快建設,發揮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作用,為青島打造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提供支撐。持續壯大海洋產業,依托海洋科技產業園等平臺,促進華賽伯曼、中德生物醫藥等項目創新發展。依托華錄總部基地、深信服創新基地等項目,建設海洋大數據與智能超算創新園,構建海洋產業工業互聯網生態圈。加快中船重工725所、智能航運、海上風電等平臺建設,發揮海洋能源產業聯盟作用,推動船舶制造、海工裝備加速產業化。
以新思路、新打法、新算法發力攻堅
2021年,市南區將推動總投資1239.59億元的76個項目加快建設,湛山廣場等12個項目竣工。在項目推進中,針對閑置地塊、老舊樓宇等謀劃一批城市更新和新基建項目,市南完善“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項目調度機制,實施月度清單式管理,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堅持“每周二進現場”,情況在現場了解、問題在現場解決、決策在現場落實。
“今年,市南區將組建企業服務中心,打通部門間服務鏈條,選派專業化團隊,統籌政策制定、宣傳、兌現等各個環節,統一政府對接企業的‘出口’和‘入口’,打造成就企業的為企服務品牌,搭建新型為企服務工作體系。”市南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2021年,市北區將以“作風建設年”為抓手,突出“十個方面”,建立“1+6+N”協調調度機制,以組織力提升執行力,狠抓項目落地、督促工作落實,全速建設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打造以大港區域為核心、歷史片區為產業先行承載區、市北全域為港區協同區的發展格局。以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為契機,用大項目支撐大產業、大平臺承載大發展,加快國際郵輪港區建設,加速六個千畝園區產業集聚,牢牢把握5大賽場17條賽道,通過錯位發展、差異競爭、優勢互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上實超高層雙子塔項目封頂。
今年,嶗山區以推動“戰略北進”、實施再次創業為總抓手,圍繞總投資1800億元的200個重點項目,全力以赴抓落地、抓開工、抓投資,力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為此,嶗山區將堅持高效協同,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堅持優化服務,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實施“無人審批”、容缺受理、掌上辦、好差評等服務模式,推動行政審批效率提速50%以上,用好工程建設審批服務16條提速措施,創新實施“多測合一”、拿地即拿證、拿地即開工等舉措,確保新建項目快開工、快納統。
膠州市以750個固投支撐項目為抓手,推動經濟發展、指標增長。為此,膠州市下發2021年度膠州市關鍵發展指標考核指導意見,結合往年上級考核重點和當前全市新發展要求,推出全新的關鍵發展指標考核要求,用新算法推動項目落地、工作落實。“比如,針對鎮、街道考核,重點突出高質量發展、項目建設推進、特色產業發展,不搞‘一刀切’,縱向考提升、橫向比貢獻。針對項目建設推進指標考核,以產業項目招引落地建設成效作為體現鎮街工作實績、拉開績效差距的關鍵點,主要考核項目招引、項目建設等內容,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支撐。”膠州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此督促各功能區、鎮街、部門緊在前、快在前、干在前,抓項目落地,促經濟發展。
突破平度萊西,項目落地“挑大梁”
日前,在位于平度市經濟開發區的中冶新型有色金屬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建設現場,工人正在進行車間內設備安裝調試。這個項目于去年簽約落地并開工建設,預計今年8月正式投產運營。
突破平度萊西攻勢是青島市發起的15個攻勢之一,旨在補齊區域發展短板,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全域高質量發展。
如何實現“突破”?引來項目很關鍵,而項目最終落地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今年,平度市計劃投資38.2億元,重點推進21個總投資116.7億元的高端裝備、家電電子、化工橡膠和食品飲料四大重點產業投資項目,產值規模將達350億元。為此,平度將繼續把項目落地作為“全面突破年”硬仗中的硬仗,對簽約的每一個項目壓實部門、鎮街及具體責任人責任;對投資較大的項目,實行專員負責制,全程跟蹤服務。建立重點項目審批核準快速通道,涉及的立項、規劃等各項手續,相關部門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強化資源要素統籌,提速項目落地開工建設。
北汽制造車間。
2月1日,萊西市再簽大單——投資75億元的北汽整車制造總部基地項目二期簽約萊西,將北京汽車制造廠有限公司黃驊公司注冊地及河北黃驊基地傳統燃油商用車+新能源商用車資質、傳統燃油乘用車+新能源乘用車資質、傳統燃油客車+新能源客車資質、傳統燃油專用車+新能源專用車資質、二類軍車生產資質及黃驊基地總部年產3萬輛整車產能轉移至萊西市。
萊西市將努力打造青島北部高端制造業高地,今年著力推進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食品加工、綠色建材和裝配式建筑四大重點產業投資項目23個,總投資410億元。為了實現目標,萊西緊盯用地組卷、土地報批、征收清障等關鍵環節,明確時限、倒排工期,壓茬推進,確保項目在用地批復后盡早開工建設,建立全市在談、簽約、在建重點項目包聯調度制度,每個重點項目組成工作專班,明確項目關鍵節點,細化服務工作流程,實施好“呼應聯動”機制,以項目化管理,加快推動包括一季度擬簽約、擬開工項目及今年確定的省、青島市和萊西重點項目的落地建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錫復春 王凱 王萌 余瑞新 霍璟祎 周偉 馬英歌)
青島日報每周一評
找準突破口,鉚足勁抓落實
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奮斗者的步履亦愈加鏗鏘有力。
2021年,“落實”成為青島這座城市沉甸甸的關鍵詞——從城市到農村,從部門到企業,從項目工地到田間地頭,抓落實讓初春的青島涌現出一派催人奮進的勃勃生機。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崇尚實干、狠抓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指出“抓落實是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領導干部黨性和政績觀的重要標志”,強調“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要求“拿出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實”。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青島在新起點上把重大機遇轉化為發展優勢和勝勢,實現高質量進位趕超的關鍵時期。不久前,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兩會,擘畫了“十四五”時期和2021年青島發展的美好藍圖,吹響了新一年開局起步的進軍號。
省兩會期間,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在參加青島代表團審議時表示,今年,青島將重點在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擴大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等四個方面實現突破,乘勢而上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
邁步新征程、實現新跨越,良好的開端必須以筑夢的實干來支撐。抓落實這個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顯得更為重要。我們清醒地看到,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實踐,青島發展的思路已經清晰,“穴位”已經找準,路數打法已經明確,關鍵要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一切往實處抓,一切往實里干。市委、市政府將今年確定為“項目落地年”,實際上就是工作落實年、成效凸顯年,強調用抓項目的方式推動工作落地,真正解決好“怎么落實”“誰來落實”“落實得怎么樣”問題,瞄準關鍵領域、關鍵問題,聚力攻堅、攻出實效。
“項目落地年”要在項目建設上體現落實。西海岸新區印發“攻堅突破年”項目調度督導工作方案,加強調度督導全區項目推進,跟蹤協調問題解決;嶗山區圍繞總投資1800億元的200個重點項目,全力以赴抓落地、抓開工、抓投資,力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平度市對簽約的每一個項目壓實部門、鎮街及具體責任人責任,對事關長遠的重大項目,繼續做實“頂格交辦”“頂格推進”“頂格調度”常態化體系,由平度市級領導帶隊定向聯系服務、包掛推進、解決問題,加快項目落地開工……當我們把一個個區市、一項項舉措連在一起,一條狠抓落實的主線清晰可見。
“項目落地年”要在作風建設上體現落實。狠抓落實本身就是作風。藍圖能不能實現,工作能不能落地,關鍵看狀態、看干勁、看作風。今天的青島,新優勢加速增創,新動能加速生成,美譽度持續提升,展現出更具創新力和成長性的城市氣質,但這僅僅是開始。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在深入一線抓落實上出實招,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以更開放的思維、更創新的打法、更扎實的作風,推動開放創新改革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讓我們拿出“起跑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奮發姿態,以夢想為舟、奮斗作槳,在狠抓落實的扎實行動中,奮力書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的新篇章。(青島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