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東方伊甸園項目建設加速推進 預計2022年底完工
“東方伊甸園”的兩個主要場館建筑已“沖出地面”。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在結束了與英國伊甸園團隊專家的視頻會議后,東方伊甸園項目負責人王永剛透過辦公室的窗戶,遠眺不遠處的項目建設工地——1200畝項目場地平整施工全部結束,兩個主要場館建筑已“沖出地面”。在過去的幾個月里,這片位于膠州灣畔的鹽堿地上,呈現出一派火熱的建設場面,“別看現在植被荒蕪,再過兩年,這里將是一片生機盎然的‘熱帶雨林’。”王永剛說。
春節將至,在東方伊甸園項目先行動工建設的入口場館和風暴森林場館,全副武裝的上百名建筑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鋼筋綁扎作業。“最近氣溫回暖,趕上了好天氣,春節前大家都決定加把勁干活兒。”一位鋼筋工笑著說。
據東方伊甸園項目工程負責人朱廣會介紹,項目內的建筑形態各異,造型復雜。“難度最大的是風暴森林場館的大跨度鋼結構吊裝和拼接,整個場館的外形神似賽車手的頭盔,圓形穹頂長約195米,寬約135米,高約55米,單片鋼結構最大重量達到76噸。”他告訴記者,為了滿足室內植物的采光條件,該館穹頂全部采用輕盈的ETFE膜覆蓋,“三膜兩腔”的膜結構充氣后就像一個巨大的泡泡,通過充氣量的多少來調節室內溫度,從而營造一個節能、環保、可持續的熱帶植物“成長樂園”。
早在20年前,全球首個“伊甸園”項目在英格蘭西南部康沃爾郡的一處廢棄粘土礦區落成。如今它每年吸引游客100多萬人次,為當地經濟創收17億英鎊。面對成功先例,東方伊甸園是“復制”還是“迭代”?伊甸園概念創始人蒂姆·斯米特曾表達過對該項目的期待,他表示,“我們不想復制康沃爾郡的伊甸園,而是會結合中國傳統、當地環境和伊甸園工程的教育意義,建設獨具特色的東方伊甸園。”
2019年10月完成土地招拍掛、2020年5月奠基開工……王永剛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國際化項目,即使有疫情影響,團隊也一直與外籍專家保持著密切的視頻溝通,不斷完善產品定位策劃。結合青島的自然底蘊和本地市場,最終確定以“水”為主題,在沉浸式游玩的過程中加深游客對水資源的理解和共鳴。
記者在效果圖上看到,該項目核心園區包括入口區、質量區、風暴森林區、極端區等四處主題區域。其中,質量區向人們展示的是水資源豐富的狀態,通過有趣的故事表演展現與水相關的各類科學知識;風暴森林區則為整個項目的標志形象,這里將建設總建筑面積超過3.4萬平方米的熱帶雨林溫室,以高山源地瀑布落水為視覺中心,游客通過高空步道可以縱覽整個雨林;極端區則展示了一個資源枯竭的世界,讓人們感受水的稀缺和珍貴。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園區將呈現來自世界各地的超千種熱帶植物,打造集教育、科研、產業和旅游價值于一體的生態型主題公園。
相比建設的難度,項目最大的棘手難題在于,如何在鹽堿地上培育熱帶植被。為此,項目團隊與國內外頂尖的專家學者合作,通過“物理措施+生態措施+化學措施”的方法解決鹽堿對生物的不利影響,增加植被多樣性。“盡管挑戰性很大,但我們相信用情懷做項目,所呈現的產品一定是有質感和溫度的。”據王永剛透露,東方伊甸園項目預計于2022年底完工,并于2023年開門納客。
作為一座旅游城市,青島的旅游產業發展不僅要依托于山海資源,還要構建在文娛項目所帶來的龐大消費之上。放眼國內,大唐不夜城、西塘古鎮、上海油罐……一批新文旅項目成為城市更新的典范,帶動了區域消費升級。如今,青島也有東方伊甸園、藏馬山度假區等在內的不少新文旅項目加速落地和啟動,相信它們的加入,將帶動我市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為青島城市發展賦予全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