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第一會,連續開4年!山東牛年“七個突破”奮蹄開局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
辛丑牛年第一個工作日,山東就吹響了進軍號。
2月18日(正月初七)上午,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2021年工作動員大會,動員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乘勢而上求突破、發奮圖強開新局,在新征程中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一年之計在于春!自2018年以來,山東連續四年在春節后召開全省動員大會,對全年重點工作進行部署,起到了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凝聚力量的作用。
2018年2月22日,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吹響了山東向高質量發展的進軍號。
這一年,山東確立了“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總體部署。今年的動員大會正值“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的關鍵節點,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正所謂,“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三年來,山東經受住了經濟負重轉型的陣痛、多重矛盾交織疊加的壓力、各種重大風險的挑戰、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沖擊,如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穩中向好、后勁增強。
2020年,山東GDP達到73129億元,在全國僅次于廣東和江蘇,連續第12年穩居全國第三位。
目前,山東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前進中的風險挑戰也很大、困難矛盾還很多,還遠不是歇腳的時候。
劉家義在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絕不能因取得一點成績而止步歇腳,絕不能因發展開始向好而驕傲松懈,絕不能因外部環境復雜多變而動搖,絕不能因困難矛盾而走回頭路。我們沒有絲毫止步歇腳、驕傲松懈的資本,更沒有半點動搖、回頭的資格。”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在實現了“三年初見成效”這一階段性目標后,如何實現“五年取得突破”這個更高遠的目標,并為“十年塑成優勢”打下堅實基礎?
“現在就要倒計時、沖刺跑。要以更大力度堅決淘汰落后動能,以更大力度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以更大力度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劉家義從“七個突破”進行了部署動員——
一要以落實重大國家戰略求突破;二要以強化科技創新求突破;三要以暢通經濟循環求突破;四要以深化改革開放求突破;五要以優化法治環境求突破;六要以堅守底線求突破;七要以提升能力改進作風求突破。
三年的實踐證明,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風雨無阻勇攀登,山東就可以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創造新的輝煌!
山東的未來,值得期待!
01
堅持了四年的開春第一會
2018年2月22日上午,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大會上的講話振聾發聵:“如果我們的發展方式濤聲依舊,產業結構還是那張舊船票,就永遠登不上高質量發展的巨輪,對全國經濟增長、節能減排、區域協調發展等,都是一個大拖累。”
劉家義直面山東的尷尬處境:“長期以來,山東在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一直處于優勢地位,既是人家謀求合作的伙伴,又是人家努力追趕的目標。但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現在,山東在全國區域競爭大棋局中,已經不那么耀眼。產業結構不優,新動能成長不快,發展活力不足,經濟效益不高,拉低了山東的區域競爭優勢,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陷入了由別人追著跑到追著別人跑的尷尬境地。”
標兵漸行漸遠,追兵越來越近,發展形勢逼人,競爭態勢逼人,全省上下憋足一口氣、鉚足一股勁、希望山東重塑輝煌的呼聲逼人。
以這次動員大會為起點,山東走上了一條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之路,一個全新的山東一步步走來。
2019年2月11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山東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
“山東在變,在向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全省人民期盼的方向變。”這是此次大會對山東過去一年工作的評價。
在這次大會上,劉家義指出,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擔當作為、狠抓落實,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讓藍圖成為現實。
“如果甩不掉低端產能的‘壇壇罐罐’,就無法讓優質資源向高端產業和項目集中,就邁不開高質量發展的大步子。”
“希望大家記住這樣一句話:只有一個時間是重要的,那就是現在!它所以重要,因為它是我們有所作為的時間。”
因為疫情的原因,2020年的山東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推遲到了3月17日(農歷二月二十四)。
這次會議對兩年來山東工作的評價是:呈現趨勢性、關鍵性深刻變化。
經過兩年的實踐,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上已經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成績,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最大障礙就是體制機制束縛,破難攻堅最硬核的舉措就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因此,山東把2020年確定為“重點工作攻堅年”,發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流程再造、人才制度改革、科教改革、財稅金融改革、資源環境領域改革、企業改革、開放倒逼改革、優化法治環境等九大改革攻堅行動。
劉家義在這次會議上指出,要旗幟鮮明選拔重用改革者,大張旗鼓褒獎激勵改革者,理直氣壯支持保護改革者,對耽誤、阻撓、遲滯改革的,不換思想就換人、不負責就問責、不擔當就挪位、不作為就撤職。
02
三年見成效了嗎?來看“戰報”
今年的動員大會正值“三年初見成效”這一承上啟下的關鍵時點。
復盤這三年,山東到底干得怎么樣?成績有目共睹。
作為中國經濟極具代表性的省份,山東緊緊扭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牛鼻子”,把建設好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歷史性發展機遇,按照“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總體部署,保持定力,穩扎穩打。
從2017年確立戰略構想,2018年全面謀篇布局,到2019年狠抓工作落實,2020年推進改革攻堅,漸次推進、環環相扣、年年遞進。
到底騰了什么“籠”?換來什么“鳥”?
“十三五”期間,山東堅決淘汰落后動能,全省壓減粗鋼產能2110萬噸,關閉退出煤炭產能3767萬噸,化工園區由199家壓減到84家;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滾動實施“萬項技改”“萬企轉型”,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技改項目超過7萬個;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加快賦能實體經濟,2017年以來新一代信息制造業、高端裝備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8.9%、25.7%和34%。
三年來,山東發展呈現由“量”到“質”、由“形”到“勢”的根本性轉變,經濟質量持續提升,鄉村振興扎實推進,科技創新提速趕超,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生態環境全面好轉,改革攻堅縱深突破,對外開放深化拓展,法治保障明顯增強,民生福祉日益增進,干部隊伍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三年來,山東抓住了歷史機遇,擔起了歷史責任,攻克了很多新的老的發展難題,破解了很多有形無形的瓶頸制約,積累了很多點上面上的有益經驗,塑造了很多顯在潛在的比較優勢,收獲了非常的發展成果,鋪設了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未來之路。
三年來,山東經濟正在發生脫胎換骨的系統性重塑,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悄然改變。2020年,全省“四新”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0.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5.1%,比2015年提高12.6個百分點,經濟結構顯著優化;全省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萬家,是2015年的3.5倍。
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已經實現。“新的征途上,只要我們咬定青山不放松、風雨無阻勇攀登,就一定能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03
如何實現“五年取得突破”?關鍵是“七個突破”
從“三年初見成效”向“五年取得突破”過渡,必須咬緊牙關、乘勢而上。
“實現‘五年取得突破’,現在就要倒計時、沖刺跑。要以更大力度堅決淘汰落后動能,以更大力度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以更大力度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
劉家義指出,我們沒有絲毫止步歇腳、驕傲松懈的資本,更沒有半點動搖、回頭的資格。唯有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三去一降一補”,頭拱地、往前沖,鉚足勁、抓落實,乘勢而上求突破、發奮圖強開新局。
劉家義從七個方面進行部署安排:
一要以落實重大國家戰略求突破。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努力將山東打造成黃河流域綠色生態大廊道、改革開放先行區、科技創新策源地、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二要以強化科技創新求突破。要把科技創新作為衡量部門行業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財政投入要與高校院所創新能力掛鉤。要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匯聚更多創新人才。
三要以暢通經濟循環求突破。要突出產業基礎再造,重點圍繞“十強”產業建鏈強鏈補鏈。要突出培育優良產業生態,營造既有參天大樹、又有森林,既有灌木、又有小草的“熱帶雨林”。要突出“數字賦能”,用數字化重新定義傳統產業。
四要以深化改革開放求突破。要推動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取得更大成效。要更深層次推動觀念變革,更大力度向市場放權,更高水平擴大開放。
五要以優化法治環境求突破。要建立法治山東指標體系,把法治環境評價縱向延伸到縣、橫向拓展到各行各業,該嚴的堅決嚴,該容的合理容,該快的加速快,該清的徹底清。
六要以堅守底線求突破。要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抓好各領域安全。
七要以提升能力改進作風求突破。要增強政治能力,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增強系統觀念,統籌好改革發展穩定。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正處在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關鍵時期,行動是唯一能反映干部精神狀態的鏡子。“只要我們人人爭當新時代泰山‘挑山工’,一肩擔子挑到底,就一定能翻過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書寫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絢麗篇章。”
作者|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