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青島港客運站今起啟動拆遷,曾是青島人北上南下重要通道,將要和市民說再見
隨著樓體圍上腳手架,
曾承載了眾多青島人記憶的
青島港客運站,
即將跟市民說“再見”。
位于新疆路6號的青島港客運站開始拆除。徐常青 攝
這座建設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建筑,見證了百年老港的變遷,也留存著老青島人難忘的航運記憶。
后續,這里將成為市北區打造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整體規劃當中。
現場
樓體圍上了腳手架
3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新疆路6號的青島港客運站,施工人員正在做著拆除前的準備工作,樓體外墻已設上了腳手架。“馬上就開始了,預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拆完。”施工人員告訴記者,拆除作業即將正式開始,考慮到緊鄰超高層建筑,青島港客運站的拆除工作,沒有使用爆破等手段,取而代之的是較為傳統的人工拆除方法。好在,青島港客運站大樓并不大。施工期間,工人們按照要求,設立了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影響到行人通行。大樓外墻已設上了圍欄,避免拆除過程中建筑物掉落。在記者采訪過程中,過往行人看見施工人員和機械后,都會忍不住上前詢問。得知要拆除,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青島港客運站外已拉起圍擋、搭好腳手架。徐常青 攝
講述
曾是南下重要通道
一張張發黃的舊船票,講述著市民與青島港客運站之間所發生的故事。據了解,新中國成立前,大港沒有專用客運碼頭。1952年,新建客運站在大港入口處,可容300人候船。不過,隨著航運業的迅速崛起,這個客運站已經能適應當時的需要,因為那時候的青島沒有專門的客運碼頭,青滬之間也沒有專門的客運航線,客運站離碼頭1000米左右,很不方便。人們上船都需要從貨運碼頭堆放的貨物中穿行。
1973年,青島港對碼頭進行總體改造,建成2個7500噸級的客運專用泊位,結束了沒有客運泊位的歷史。
1975年4月29日,和六號碼頭總體改造配套的客運站開工建設,1976年12月25日竣工。新建客運站總面積800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00人候船。
1977年10月1日,新建的青島港客運站投入營運,開通青島至上海、青島至廣州、青島至大連、青島至煙臺等多條航線,此后的數十年里,青島港客運站一直是旅客進出青島市的主要通道之一。客運站也成為青島市通往上海、大連、廣州等國內城市及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客運大樓。
彼時的青島港客運站,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青島的一座地標性建筑。
說起青島港客運站,73歲的劉先生腦海中首先泛起的便是當年徹夜買票的經歷。劉先生告訴記者,改革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毗鄰客運站的即墨路小商品批發市場等地,聚集了眾多商販。乘坐客輪到南方采購進貨的商販迅速多了起來,在鐵路、公路交通不發達的當時,去上海、廣州的船票往往一票難求。“當時從青島如果坐火車去上海,需要先到濟南,路程長不說,舒適度也不行。”為了能買到船票,不少市民在車站外通宵席地等票,能坐上去這幾個大城市的輪船,不管是幾等艙,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回來時,大家總能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資料片:2004年4月21日,在青島港客運站碼頭,青島至仁川的游客登船。徐常青 攝
變化
6年前正式告別春運
事情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變化。由于青島至上海海運時間要30個小時以上,又受到天氣等條件制約,時常會有停運情況發生。另外,自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國內高速公路的建設完善、鐵路客運不斷發展和航空網絡的日益發達,選擇海路來往的旅客逐漸減少,曾紅極一時的青島至上海客輪運輸逐漸冷清。
上世紀90年代,隨著青島對外開放的逐步深入,青島港客運站開始了第一次轉型,由國內客運班輪轉向國外客貨班輪,開發了日韓航線。為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青島港客運站開始了改造。2015年3月15日,隨著最后一班春運客船發運結束,青島港客運站告別了自己的最后一個春運。2015年5月29日,隨著青島郵輪母港正式啟用,老客運站結束了歷史使命,納入到郵輪母港城的整體規劃開發建設中。作為曾經全市唯一的國際海上長途客運企業,青島港客運站的變化,牽動著不少市民的心。
在不少市民看來,青島港客運站的變遷,也反映了我市交通設施建設近年來取得的進步。隨著青鹽鐵路的建成,我市南下多了一條快速通道。
未來
為老港騰飛續寫新篇章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時間節點上回望,港口與這座城市始終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生共榮,對城市地位的提升注入了重要助力。在多重國家戰略與發展機遇的疊加之下,肩負全新時代使命的青島,需要一個能夠承載的全新港口作為強力引擎。在今年的青島市兩會上,“加快中山路、館陶路和郵輪母港區等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積極導入新業態,推進港城聯動、老城復興。”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青島港客運站拆除后,將成為市北區重點打造的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納入整體規劃。此前其曾承接的日韓航線,早已劃轉到了郵輪母港區。客運站的拆除,不會影響到這些航線的運行。在市北區發布的規劃中,該區將以青島國際郵輪港區為“引爆點”,重點建設“五中心一所一平臺”,從而助推產業發展聚勢而強,重塑發展新生態。
據了解,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總面積約34.2平方公里,北至舞陽路,東至重慶南路—四流南路—膠濟鐵路—延安三路,南至市北區南邊界,西至膠州灣。
青島港客運站的拆除,
將為百年老港區騰飛
續寫新的篇章。
來源丨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徐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