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位市長要求“全面對標”青島,他看中了什么?
3月21日,安徽銅陵全市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集中培訓班結業式在市委黨校舉行。會上,銅陵市長胡啟生圖文并茂的PPT引起廣泛關注。其勾勒的銅陵市“十四五”藍圖中多處可見“全面對標青島”的戰略設想——
在銅陵打造長三角工業互聯網發展聚集區方面,胡啟生以“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為借鑒對象:青島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體系,全力推動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
2020年,青島全市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3.4%,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7.4%,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54.6%,企業運營成本平均下降27%,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6%。
據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數據,截至目前青島已有各類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43個。其中11個已上線運行,涉及橡膠輪胎、新能源汽車、紡織服裝、裝備制造、消費電子、能源環保、供應鏈管理等行業和領域。
在培育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方面,胡啟生提到了青島海爾。
海爾推出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COSMOPlat,率先推廣以“人單合一”為核心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已覆蓋60個細分行業,聚集3.5億用戶和400萬家生態資源,連接各類智能終端2600多萬臺、超過2000個工業APP,服務企業4.3萬家,為用戶提供從交互到體驗迭代全流程服務。
根據最新數據,6萬多家企業在用卡奧斯工業互聯網,青島2993家企業平均提效30%,增加產值117億。
而且,卡奧斯模式復制到海外,尤其是在海爾投資并購的國外企業,以美國通用家電為例,在整個行業下降情況,收入和利潤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以“青島大力發展創投風投”為例,胡啟生強調尊重和強化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尊重和利用企業逐利動機。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9年以來,青島市圍繞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的戰略目標,運用平臺思維、生態思維,成功舉辦全球創投風投大會,出臺全國最優行業支持政策,全方位營造良好發展生態,不斷優化創投風投發展路徑,以聚攏世界一流創投風投資源。
截至2019年底,青島共有注冊在地的基金808支,注冊基金的總目標規模為3787.73億元人民幣。各類基金落地成果也十分顯著,政府引導基金參股基金投資287個項目,總規模超460億,本地項目數量和投資額超過了一半。優惠的政策環境和良好的創業氛圍吸引了眾多資本的關注。
胡啟生以青島將11月1日作為“青島企業家日”,致敬每一位城市“創業者、合伙人”作為例子,強調青島建立為民營企業站臺服務制度。
青島市建立領導干部為企業站臺制度,2019年市四大班子領導累計為民營企業站臺達2600多次。在支持民營企業創意創新發展中,青島實行“頂格傾聽”,由企業唱“主角”,專家和部門給企業當“場務”的舉措,在全國率先出臺推進民營企業創意創新工作實施方案。
在首場民營經濟創意會上,通過路演的方式,傾聽易邦生物工程、云路先進材料、山東領軍科技集團等4家企業新項目創意方案,總投資額達64億元,激發了民營企業創意創新創業創造的積極性。
在“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方面,胡啟生以“青島雙招雙引‘核聚變’”為例。
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清憲在青島任職期間曾多次強調,樹立平臺思維,尊重企業主體地位,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決策水平,推動15個攻勢落地落實。PPT的第三部分引用了王清憲的講話:要聚焦打造“三地一區”目標任務,更加善于用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干事、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用生態思維優發展環境,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據2020年12月17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十三五”成就巡禮發布會,自2019年青島發起“雙招雙引”攻勢以來,全市實際使用外資108.5億美元,內資3600億元;新引進世界500強項目52個、中國500強項目93個;簽約5億元以上重點項目589個,已注冊落地442個、注冊率75%。
時至今日,青島經濟領域出現了很多新現象、新思路、新辦法,也有一直在堅持、豐富與優化的想法與主張。工業互聯網的持續加力,創投風投異軍突起,最佳引才城市的榮譽加持,是青島穩住經濟大盤的產業基礎和底氣。銅陵的產業、企業加之青島式的工業互聯網新動能助推,將更快融入長三角“大家庭”,這也是銅陵對標青島的邏輯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