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老城六街口停車場完工亮相!預計年內投入使用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宋波鴻)
近日,位于青島老城區的六街口智能停車場正式完工,并進入緊張的后期調試階段,預計年內投入使用。困擾青島老城區多年的停車難以及擁堵等交通問題,隨著今年市南區增添的多個停車場,或將得到明顯改善。
六條老街交匯處變身智能停車場 車位升至200個
六街口智能停車場位于泰安路、濟南路、北京路、天津路、大沽路和肥城路六條道路的圍合區域。改造前,這里地面上有一處街心公園和50個停車位。改造之后,街心公園將得到全面提升,而停車位則從地上拓展到地下。
六街口智能停車場入口處。
來到現在的六街口會眼前一亮:地面部分增添了綠化帶,變成了一個全新的口袋公園,花壇、樹叢以及休閑空間一應俱全,輻射老城區里的六條老街之外,還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一個可供游玩放松以及停車的綠地空間。
據六街口智能停車場的施工方以及運營方,青島華通石川島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六街口智能停車場將徹底改造為智能機械停車庫,地下部分占地1594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279.4平方米。此外,該停車場設地下車庫一層,采用SSP(人工智能停車機器人)全自動立體停車庫。地下施工部分采用大空間框架結構,層高14米左右,內部設置4層鋼結構停車位,投入使用后可為周邊地區提供200個車位。
六街口智能停車場效果圖。
采用“華容道”運行原理 出入口分開兩端
來到這個全新落成的智能停車場,能夠明顯看到停車場的出入口分別設置在了南側和北側兩端。入口以及出口分別有兩個車位的空間,同時中間地帶還設有停車操作臺等設備。智能化的停車機器人,除了在方便居民游客的出行和停車之外,人車分流也使得這座停車場更加人性、安全,同時也為青島老城區的停車場增添了全新的智能化樣板。
據介紹,目前這套人工智能停車機器人系統,是世界領先的第四代人工智能機器人立體車庫,采用的是“華容道”運行原理,充分運用人工智能調度軟件系統,從而避免了不少傳統停車場車道堵塞占用的現象。此外,這個停車系統還能夠通過深度學習,掌握了解用戶的存取車習慣,并能夠預判用戶的存取車需求,進而提供更優質的停車體驗。
這個停車場的創新之處還在于,不同于傳統停車場需要司機將車開進停車場,僅僅只需要在入口處將車駛入停車房內,之后按下存車鍵,系統便會自動通過傳感器進行檢測,剩下的停車過程則由停車系統操作完成。幾乎完全實現了人車分流,存車過程大概只需要一分半鐘,而取車步驟同樣如此高效便捷。
青島老城區停車場版圖進一步擴大
據介紹,目前六街口智能停車場已經進入最后的調試階段,并預計年內投入使用。這個全新的停車場將以停放私家車、轎車為主,無論是車型稍大一些的SUV,還是小型轎車都可被“收藏”其中。
投入使用后,六街口智能停車場將成為周邊地區規模較大的停車場。從停車場步行至寧陽路銀魚巷只需要五分鐘,步行至中山路只需要十多分鐘,極大方便了周邊老城區的居民和游客。這座智能停車場的建成和使用,也將有效解決青島老城區的停車難問題,提升老城區的功能。
今年以來,隨著龍山人防停車場的投入使用,六街口智能停車場的完工,老城區的交通擁堵以及停車難問題將得到極大的緩解。除此之外,禹城路人防停車場、中山商城人防停車場的相繼開工建設,將進一步擴大老城區的停車場版圖,持續帶動青島老城區的活力與人氣。
今年3月,六街口智能停車場建設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