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這個小區給居民發“紅包”,每戶200元!律師:值得借鑒推廣
“過年了,這紅包收得讓人心里舒服。”“我很激動,口罩都掩飾不了我內心的喜悅。”“業主委員會辛苦了,我們今后一定會更加支持他們的工作。”……2月1日上午,四季景園小區物業辦公室前,洋溢著一片喜慶氛圍,小區1885戶居民每戶都能領到一份“新春紅包”——來自業主委員會派發的由小區公共收益資金支撐的200元現金。此前,該小區貼出公告要給業主發錢的消息,經報道后引起了一眾網友的“羨慕”。市政協常委、山東正航律師事務所主任李秋航表示,業委會給業主發錢事件雖小,卻具有標本意義,值得借鑒推廣。
四季景園小區居民王女士領到現金紅包。徐美中 攝
提前備下20萬元現金
1日上午8時許,離著通知發錢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記者來到四季景園小區物業辦公室時,小區業委會主任王文孟拎著20萬元現金趕來。“昨天剛從銀行取出來的新鈔,交由物業人員代發。”王文孟告訴記者,小區新一屆業委會成立4年來,此前也曾用收益資金給小區業主發放過花生油等禮品。今年,小區公共收益資金有盈余,討論后決定給每戶業主發放現金。這些收益資金,包括外來車輛等收取的費用。業委會用收益資金“打扮”了一番家園,讓原本敞開的小區實現了封閉管理。
為今后更好地提升小區品質,啟動小區公共收益資金發放2022年業主禮金,每戶人民幣200元。四季景園小區共1885戶,此次發放總計377000元。發放范圍為小區住宅樓業主,每戶為一個單位(以產權證為準,每一個產權證為一戶)。為讓大家感受到新年的喜慶氛圍,小區物業提前準備了紅包,現金都被裝了進去。物業工作人員提前根據住戶情況,制作好了表單,業主拿著房產證和身份證前來,核對信息無誤后,即可前往財務室領取紅包。
考慮到發放時間一直到4月31日,持續時間較長,且現金存放起來不太方便,王文孟為首期發放只取出來20萬元現金。“根據發放進度,隨時可以到銀行提取。”王文孟說。“我們大家都是沒有工資的,全都是憑借著對小區的熱情來為大家服務。”此次業主委員將公共收益資金讓所有業主共享,讓小區紅利看得見、摸得著。
拿到紅包居民笑開顏
“特別驚喜,錢是一回事,心情又是另外一回事。”發放現場,業主們有序排隊領取。居民趙先生表示,發放嶄新現金,很有儀式感。“錢雖然不多,但我們很開心。”走訪中,多名業主表示,此前只聽說給物業繳納物業費,沒想到現在業委會卻主動為大家發錢,此舉增加了鄰里之間的感情。
“提前張貼了通知,并利用小區物業公眾號發布消息,早晨上班我又發布了一遍。”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雖然發放工作增加了不小工作量,但看著業主們高興,他們干起來也有勁。不僅業主開心,業主委員會成員也感到很自豪。王文孟告訴記者,業委會賬號每筆支出都有記錄,“這次公共收益發放完,也會公示明細。”“小區每一筆錢都應該用在實處,除了必要開支外,還有結余,我們討論決定,沒有必要留在賬戶上,既然是業主的錢就還給業主。”王文孟相信今年還會有更多收益,將根據業主意愿使用。
別樣紅包引來一眾艷羨
“為啥發錢的都是別人家小區?我們小區怎么沒有?”“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啊。”“這個可以推廣!”……四季景園小區業委會給業主發錢的消息,本報1月19日報道后,引來了一眾艷羨,眾多網友紛紛表達了對小區業委會做法的支持。與此同時,也有小區業主低調“曬”出了所在小區業委會的“豪橫”做法:香山美墅小區業主稱業委會給每戶發放了500元。
近年來,在物業繳費中業主和物業長期存在爭執,多有業主對于某項物業款項收取不合理的控訴,尤其是公共區域的費用及收益是業主最為關心,也是矛盾最為集中的地方。畢竟對于業主來說,公共區域的公攤費是一分不少地在繳納著,但收益大多數時候卻半分都看不清。對于公共區域的收益都是屬于全體業主的共同收益,但大多數業主卻只能看到自己交出去的責任,而看不到收回來的權益。
■專家點評
事件雖小卻值得借鑒推廣
“業委會給業主發錢事件雖小,卻具有標本意義,值得借鑒推廣!”四季景園小區業委會給業主發錢的事情,也引起了市政協常委、山東正航律師事務所主任李秋航的關注。李秋航此前在市兩會上也提交了一些有關物業管理問題的提案。
李秋航表示,公共收益是建立在物權基礎上的一項法定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小區業主除了對自己持有的不動產權屬證書中登記面積享有權利外,還共同對其他業主共有的面積,如小區道路、綠地(附著物)以及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享有支配和收益的權利。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屬于業主共有。
李秋航表示,成立業主委員會是權利的體現,建議并支持廣大業主成立組織業委會以保障權利。對于業主而言,公共收益帶來的福利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獲得感。在李秋航看來,業委會之所以能夠給業主發放紅包,原因便在于業委會盡職履責。但現實情況卻是,小區業委會經常“缺位”。有些小區即便成立了業委會,也沒有成熟化、專業化的能力,很難對小區物業管理進行監督。在這種情況下,四季景園小區能出現這樣一件具有正向激勵意義的事情,自然就火遍全網了。此舉無疑可以喚醒業主作為小區主人翁的意識,激發他們共同搞好小區管理的熱情。而當業主和業委會、物業同心同力,小區也將變得越來越好。
從目前來看,對于業主的公共收益權來說,雖說并不缺上位法律的賦權,但現實生活中這些公共區域收益往往都是由小區物業代收,如果小區物業不主動公示就很難監管。就此而言,相關部門要主動作為,盡職履責。“業委會向業主發錢”原本不應是一件稀罕事,希望這樣的“小事”隨著小區業主意識的增強而越來越多。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徐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