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城市級品牌日、“工賦青島”……2022年青島工信領域十大亮點出爐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9日訊 記者9日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2022年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十大亮點出爐。過去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青島工業經濟加壓奮進,仍然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績。10大亮點從穩大盤、產業創新、數字化賦能、服務企業等多個維度展示了青島工業領域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和突破。(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
附:
2022年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十大亮點
1、我市連續兩年躋身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十強
2022年,我市緊緊圍繞迎接黨的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全面打響了“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城市品牌,推動企業創新、品牌培育、兩化融合、集群建設等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和全國前列,多項經驗做法被工信部推廣,連續兩年名列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第7位。
2、制造業大盤保持穩定
堅決扛牢防疫物資儲備供應保障責任,及時高效完成各類物資的生產、儲備、調撥等艱巨任務。統籌抓好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打出工業穩增長的系列“組合拳”。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6%),增速居 15個副省級城市第 7位,較 2021年提升 1位。其中,制造業增長3.8%,高于全國(3%)、全省(2.9%),百戶倍增培育企業實現產值增長15.1%,增長貢獻率近65%。
3、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
金能化學、虛擬現實產業園、誠志新材料、濰柴(青島)智慧重工、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等重大項目簽約落地,歌爾微電子、京東方移動顯示模組、融合光電一期等項目竣工投產,奇瑞青島超級工廠僅用17個月落成,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青島速度”“奇瑞速度”。一批在全省具有引領性的重大項目密集簽約或投產,帶動全市制造業投資增長13.2%,高于全省2個百分點;技改投資增長10.1%,高于全省1.9個百分點。
4、3個產業基地獲評五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聚焦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一鏈一策”牽頭編制實施13條重點產業鏈發展方案,出臺全省首個支持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發展的專項政策,發布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等補鏈強鏈政策,發布第一批“鏈主”企業47家。“一園一業”統籌規劃建設新興產業園區,創新出臺了全國首個市、區一體化支持虛擬現實產業園發展的專項政策,牽頭推進的虛擬現實產業園在全市15個園區中率先掛牌。我市家電及電子信息、軟件和信息服務、船舶與海工裝備3個產業基地獲評五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數量與北京、上海、江蘇、深圳等省市并列第一。
5、創新開展“鏈萬企”供需對接活動
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安全性和自主可控性,梳理鏈主企業在青供需“四張清單”,開發“鏈萬企”供需對接公共服務平臺,累計注冊用戶超過2000家,推動青島智能家電、廣佛惠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無錫物聯網等3家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簽署跨集群、跨區域的戰略合作協議,促成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等2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共建協同創新聯合體,推動海爾、海信、澳柯瑪等鏈主企業與數十家核心配套企業共建產業鏈穩定配套聯合體。
6、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掛牌
2022年10月26日,工信部批復由南昌牽頭青島聯合組建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11月12日,工信部徐曉蘭副部長、省政府凌文副省長共同為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揭牌,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出席儀式。我市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達到2家,居全省首位(山東省共3家),在全國城市中與上海、武漢市并列第3。
7、“工賦青島”再次創工業互聯網賦能新模式
“工賦山東”寫入省黨代會報告,作為全市唯一案例獲評全省改革品牌,卡奧斯四度問鼎全國雙跨平臺榜首,海爾再度入選全球“燈塔工廠”,在全國42個、全省4個全球“燈塔工廠”中,青島占據3席,海爾智家、賽輪、中車四方3家企業入選國家首批“數字領航”企業,數量占全國1/10,濟南、青島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成開通,我省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擁有2個國家級直聯點的“雙樞紐”省份,全市新建5G基站1萬個、總數突破3萬個,數量全省第一、質量全國領先。
8、全球首艘10萬噸級大型養殖工船等重大裝備成功交付
2022年,我市成功交付多個全球、全國“首個”重大裝備,推進我市海洋裝備產業邁向高端。中國船舶集團青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交付全球首艘10萬噸級大型養殖工船,被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點贊。中國船柴交付全球首臺高壓雙燃料主機,青島雙瑞成功研發全球首個環境友好型微鋅型鋁合金犧牲陽極、自主研發的船用氨燃料供給系統全球首獲船級社原理性認可。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交付我國海上首個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設備、我國建造的最大最智能的“企鵝”圓筒型FPSO,青島造船廠建造交付我國首艘自主航行集裝箱商船“智飛號”。
9、我市設立全國首個城市級品牌日
我市將每年7月17日設立為“青島品牌日”,成為全國首個以城市之名、以人大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形式設立品牌日的城市。首屆“青島品牌日”舉辦系列活動70余場,全網傳播覆蓋3億人次,直接拉動企業增收7.6億元。聯合媒體推出8期《工賦青島》、6期《四新領航》、35期《鈺艨看青島制造》,成功打造“工賦青島”城市級傳播IP。借助“青島品牌日”,遴選38家制造業“新金花”重點培育,推動22個品牌入選2022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其中海爾、青啤、海信等5個品牌躋身100強,賽輪、雷神等新一代“青島金花”入圍。
10、工業和信息化局打造“做企業貼心人”服務品牌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精心打造“做企業貼心人”服務品牌,堅持“送政策、搭平臺、解難題”多維發力,以“保姆式”貼心服務紓解企業痛點難點,先后解決企業在信貸融資、市場開拓、兩化融合、品牌推廣等方面的難題千余件。2022年以來,“點菜單”式制定“18條政策”配套實施細則,推動16項認定類政策免申即享,占全市50%以上,惠企政策實現“一網通辦”為企業兌現國家和省級專項資金接近4億元、市級專項資金超過17億元,我市制造業政策“三化”改革創新做法入選全省“點菜單”改革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