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專項資金花落“北方第一高島”!靈山島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成功獲批
記者12日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日前組織專家開展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競爭性評審工作。經過激烈競爭,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島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在全國28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
靈山島是我國北方第一高島,青島市最大的海島,與全國首批四大“美麗海灣”靈山灣隔海相望,是我國三大候鳥遷徙路線東線主干線的重要節點。2021年獲全國首個自主負碳海島權威認證,是全國首批“地質文化島”、首批十個“齊魯美麗海島”,島北部分布有皺紋盤鮑刺參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森林覆蓋率超過80%,擁有6種復雜地貌、423種植物,區域生態功能十分重要。
本項目以修復海岸帶生態環境為目標,做到生態與減災協同,共實施6項工程,包括開展植被群落修復和鳥類、野生動物保護,島體和島岸穩定性防護,海島岸線保護修復,牡蠣礁修復,海島入海污染物治理,海島保護修復管理平臺建設等。共實施海岸帶植被生態提升補植16.07公頃,清除外來入侵植物29.11公頃,清除后復綠19.22公頃;開展島體和島岸不穩定邊坡和危巖體防護21處,護岸生態化改造1975米,修復牡蠣礁8公頃;改擴建垃圾處理廠1座,對2個村實施污水治理;開發建設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管理平臺1套。項目計劃實施期2年,中央專項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總預算5.15億元。
項目實施后,將使靈山島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加強,生態系統質量有效改善,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海洋碳匯能力持續提高,防御自然災害能力有效增強,對于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推動靈山島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徐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