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實現“500米入園”目標更近一步!中山公園:“拆墻透綠”增設入口
中山公園:“拆墻透綠”增設入口
岞山路及沿線公園外墻、護欄已全部拆除,同步新建、改造出入口9個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近日,在中山公園西南角,岞山路與延安一路路口處,兩座頗有歷史感的石柱門垛亮相,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拍照留念。“我之前就看到這里在改造,當時就挺期待的,現在不僅出入更方便,還更有韻味了。”市民張先生家住附近,每月都會來中山公園逛逛,在他眼里,近一年來,中山公園“月月都有新變化”。
作為太平山公園建設整治的重要節點之一,中山公園的升級改造一直備受市民關注。按照太平山公園建設整治關于“拆墻透綠、還綠于民”的有關要求,目前,岞山路及沿線的公園外墻、護欄已全部拆除,在此基礎上,正陸續開展修建綠道、布置照明設施等工作,打造突出“智慧、生態”的太平山生態綠道示范段。
截至目前,太平山區域累計拆除圍墻(圍欄)1590余米,其中僅中山公園就拆除圍墻(圍欄)760余米。同時,中山公園增加、改造出入口9個,石柱門垛所在的西南角就是新增出入口之一。據了解,公園建于20世紀初,1929年更名中山公園,并建了兩座門垛。如今門垛保存完好,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中山公園西南角與街區“無界”相融。
工作人員介紹,以公園城市建設為引領,對城區市級公園開展“拆墻透綠”改造,實現公園的全方位開放,使公園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形成公園與城市公共空間、城市綠地系統的一體化,能夠推動公共資源全民共享,讓公園真正回歸公益性質,有效改善城市景觀,提升城市品質及形象。“拆墻透綠”改造實施過程中,突出“整體性、便捷性、生態性、舒適性、易管護”原則,打造生活生態空間相宜、景觀優美的開放型城市綠色生態空間。此外,“拆墻透綠”還有效解決了公園出入口不足、市民進入公園不便、可達性不足等問題,距離實現“500米入園”的目標更近一步。
“拆墻透綠”、增加出入口的同時,必然也為管理帶來了相應壓力。為此,市太平山、浮山建設整治指揮部在改造提升的設計之初,對公園內功能布局及游人使用功能需求展開分析,力圖最大限度滿足游人使用需求及習慣;通過加強公園日常管理、強化市民游園勸導、在外圍設計綠籬等軟隔離形式,對游客展開引導、分流,提高游客文明游園意識。同時,堅持科技賦能,助力園區智慧化管理,預計今年9月份將完成青島市5G+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區頭雁工程智慧景區項目(太平山中央公園智慧園區項目)建設,屆時,可通過運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公園園區打造成為態勢可視化、安全防控主動化、游客服務便捷化的智慧公園。(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