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超過50萬只次候鳥光臨,青島鳥類“朋友圈”再添新成員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3日訊 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青島市內鳥類的“出鏡率”越來越高。今年,青島鳥類記錄再添2位新成員,分別是1月于小珠山發現的孤沙錐、2月于膠州灣發現的草地鷚。
孤沙錐。(市觀鳥協會供圖)
自2016年以來,青島市觀鳥協會在青島市共記錄到鳥類421種、267萬只次。其中,青島市鳥類新紀錄52種、山東省鳥類新紀錄27種、中國鳥類新紀錄1種。記錄到全球極度瀕危鳥類5種,全球瀕危鳥類8種。記錄到的鳥類種數占全國鳥類種數的29%,占山東鳥類種數的83%。
“其中,中華鳳頭燕鷗是青島鳥類記錄中十分有代表性的一種,IUCN紅色名錄極危(CR)、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是我們長期觀測和保護的對象。”市觀鳥協會秘書長于濤介紹,中華鳳頭燕鷗是世界上最為稀少的鳥類之一,曾一度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長達63年,全球數量僅160只左右,有“神話之鳥”的美譽。2016年,4只中華鳳頭燕鷗在大沽河入海口附近被觀測到,這也是中華鳳頭燕鷗時隔79年在它的歷史繁殖地青島被重新記錄到。去年,市觀鳥協會在膠州灣記錄到124只中華鳳頭燕鷗,創造了中華鳳頭燕鷗全球非繁殖季的最大數量記錄,占該物種全球總數的80%以上。
據介紹,目前,每年超過50萬只次候鳥光臨青島。2021年開始,市觀鳥協會在青島大公島島嶼生態系統省級自然保護區針對具有指示功能的海洋性鳥類開展研究工作。通過對白額鹱安裝GPS跟蹤器,獲取到該鳥類遷徙策略、遷徙路線、覓食區等相關數據,為海洋性鳥類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