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蹲點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主線隧道合計開挖掘進1251米 施工已進入海平面以下90米
青島要扛起“強龍頭”重任,首先要在項目建設上“走在前”。作為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同時也是“五大世界之最”的百年工程、民生工程,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自開工以來就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目前,記者了解到,該項目主體工程正全面快速推進,主線隧道累計開挖掘進1251米,隧道施工多點開花。
黃島端海域段:施工進入海平面以下90米
日前,記者來到了位于海平面以下90米處的膠州灣第二隧道項目黃島端海域段施工現場。轟隆隆、轟隆隆......大型機械不斷作業,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們正在對主線隧道洞身進行噴漿支護。中鐵隧道局集團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土建3標質檢工程師劉欣介紹,自去年9月份開工以來,隧道南線主線工程已掘進630米,施工已進入海平面以下90米,二次襯砌施工推進40米,項目正有條不紊地推進中。
為了確保項目的加速進展,自元旦過后,項目新引進了一批技術人才和一批大型先進機械。劉欣告訴記者,“這些大型設備包括拱架安裝機、自行式仰拱棧橋、濕噴機械手、三臂鑿巖車,對于工程施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蓖瑫r春節期間,建設者們選擇堅守在崗位,確保項目如期推進。
百年民生工程有“五大世界之最”
膠州灣第二隧道作為具有“五大世界之最”的百年工程、民生工程,面臨國內水壓“最高”的海底隧道暗挖施工、青島直徑“最大”的盾構以及青島“最深”的豎井等難度挑戰,風險程度極高、風險失控危害極大、管理協調難度極大。
“從隧道開挖到建設完成,要經過鉆孔爆破開挖、初期支護、防水施工、二次襯砌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等工序,其中最難的就是鉆孔爆破開挖這個工序。”中鐵隧道局集團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土建3標項目總工程師石全強說,膠州灣海底地質十分復雜,有微風化花崗巖、中風化凝灰巖等多種地質,隧道穿越多條斷層破碎帶。
回到青島端盾構始發井基坑工程施工現場,數臺巨大的履帶吊正在分工開展吊裝作業,基坑內,管道林立,只見基坑的深度已達30多米,數十名工人正在基坑內忙碌地安裝桁架。目前,青島端盾構始發井基坑工程,克服了港口拋填區域地質條件復雜多變的難題,已完成基坑開挖,為后續關鍵線路上的盾構按期始發創造有利條件。
分擔跨膠州灣通道交通壓力帶動區域發展
膠州灣第二隧道西起青島西海岸新區淮河東路,向東沿劉公島路下方敷設,穿越膠州灣,至青島港附近登陸,在海泊河河口以高架橋梁形式銜接青島東岸城區。工程主線全長17.48公里,其中隧道長14.37公里(海域段9.95公里),采用雙洞雙向六車道的主隧道加中間服務隧道的布置方式,最深點距海平面115米。整體工程計劃于2027年12月份完工并通車運營。項目建成后,對于緩解西海岸新區與青島主城區之間的交通壓力,帶動和提升新區北部區域及向西延伸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了解到,二隧項目分別在市北端青島港八號碼頭和黃島端海域段進洞口、陸域段主洞口區域設置了三處施工工區。其中,黃島陸域段工程已完成管線遷改和主線洞口明挖及拱蓋施工,已進入暗挖段主洞開挖施工;海域鉆爆段南北主線隧道和服務隧道三條隧道并駕齊驅,施工已進入海平面以下90米,其中服務隧道已完成掘進開挖與支護360米,主線隧道合計開挖掘進1251米。下一步,項目將實行“對向掘進、三管齊下、長隧道多點分段短打”的施工組織,進一步增加工作面,提高施工速度。
重大項目助推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1月份,山東省政府公布2023年省重大項目名單,青島共有41個項目入選。其中,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等34個項目入選省重大實施類項目,京滬高鐵輔助通道濰坊至宿遷段及至青島連接線項目等7個項目入選省重大準備類項目,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基礎設施、民生等多個領域。
2022年,青島項目建設步伐加快,發展后勁不斷增強,380個實施類省、市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建設。2023年青島市級重點項目520個,總投資1.38萬億元,數量多,投資大,領域新、后勁大。這些省市重大項目、重點項目的推進實施,無疑對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從膠州灣跨海大橋、膠州灣隧道,再到如今的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城市與灣區同頻發展的故事還在繼續。打破空間限制,進一步壓縮通勤半徑,讓東西兩岸多了一份選擇,已成為青島的未來,攜手帶動區域經濟延伸發展,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徐徐展開。一個重大項目帶動一片,多個重大項目影響一方,青島在項目建設上持續發力,不斷創新路數打法,推動項目落地見效,用項目建設打開發展新局面,共同描繪出青島大灣區新藍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毛道光 楊立超 青島報道